王永生
摘要:2016年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全面推開,標志著我國財稅體制的又一次深刻變革得以完成。本文將以我國企業成本管理工作出發,分析營改增稅制改革之后對這方面的影響,指出目前增值稅管理中尚存在的問題,進而提出如何加強增值稅管理、充分利用稅制改革優惠的措施以實現行業效益最大化,希望能夠為相關專業提供可以參考的理論依據。
關鍵詞:營改增;企業成本;管理;方向
將營業稅改為增值稅進行征收與當前國家經濟發展的需求相適應,是一種創新型稅制改革措施。現階段,營改增政策已經在全國范圍內推廣使用,且影響極為明顯。在落實營改增政策背景下,企業財務管理工作也受到了不同程度影響。為此,一定要對營改增予以正確地認識,并且積極探索發展的契機,進一步推動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一)營改增的概念
營改增是營業稅改成增值稅的簡稱。自2016年5月1日開始,我國已經在各行各業全面實行營改增,營改增政策的實施,確保各行各業的稅負只減不增,這對于各行各業的發展而言具有極其重要的影響。
(二)營改增的意義
1.完善稅制體制。營改增稅制改革是我國稅務制度逐步完善的表現。稅收是國家財政收入的一個重要部分,國家要實現“寬稅基、低稅率”就要逐步地對稅收制度進行完善,以優化稅收結構。縱觀世界各國發達國家,其稅收制度都是相對完整的,收稅結構較為健全。完善的稅收制度有助于國家稅收工作的開展,有助于企業的長久發展。稅收制度改革勢在必行,稅收制度完善也應當逐步進行。只有建立健全稅制體制,才能夠確保社會經濟穩步發展。營改增的施行,對完善我國稅收制度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2.消除重復征稅,減輕稅收負擔。這一政策的施行,不僅有助于企業的長久發展,而且也是我國稅制逐步完善的表現。消除重復征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減輕企業的稅負負擔,優化國家相關部門的稅負管理,提高稅務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為企業的發展真正的保駕護航。
3.有利于經濟的發展。經濟的發展離不開稅制的逐步完善,營改增的施行對企業的影響巨大。原有的增值稅和營業稅,容易出現重復征稅的現象,也就導致企業稅收的增加,這對于企業的整體效益和長久發展是極其不利的。營改增最顯著地一個效果就是消除了營業稅,杜絕了對企業重復征稅的情況,這樣一來,企業的整體效益就會增加。也就是說,營改增不僅有助于完善我國稅收制度,而且也有助于經濟的發展,有助于企業效益的提高。
(一)企業成本管理體系簡單,內容煩瑣
現如今,我國企業成本管理的相關制度還遠遠沒有達到成熟的地步,大多數的企業在這個方面的系統還比較簡單,缺乏優化、更新體系。企業使用原本煩瑣的核算環節,效率非常的低,會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作用不大。這種情況導致了這些企業逐漸被社會經濟市場的大部隊甩在身后,甚至是遭受淘汰。很多企業在這方面管理的水平上,還是有待提高的,因為陳舊的管理模式不但對企業的發展起不了什么作用,還會反過來地對企業產生不良的影響。
(二)企業成本管理體系缺乏科學性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許多先進的生產工具和生產技術被引入了市場,企業的生產水平也因此而大大進步,關鍵的問題是,由于企業成本管理方法不夠先進、不夠靈活,人力資源和市場營銷的成本往往在這時候被企業忽略,造成了更大的損失。之所以會有上面的情況,是因為企業成本核算體系的完整程度本身就不夠高,管理成本核算體系的方式也很落后,整個企業成本管理核算體系缺乏科學性。
(三)企業會計成本管理人員專業素質不高
上一小節有提到,企業成本管理體系的完整程度不盡如人意。企業在成本管理工作人員管理的制度方面,也非常不完善。相關的會計核算工作人員沒有嚴格的制度約束,變得很自由,導致了企業的很多損失。在工作中,工作人員應該細心負責,不可以因為小節而影響整個大局的操作,要保持大局觀,提高工作的效率。但是,現實中,很多的會計成本核算的工作人員專業素質都比較低,在工作的時候往往會犯很多錯誤。在人員的使用這個方面,企業必須重視,在對工作人員的管理方面,相關的規章制度也必須去完善。否則,企業會吃大虧,甚至影響企業自身在市場的生存。
(一)加強企業單位內部的管理
同營業稅不同,增值稅的出現導致成本管理變得非常復雜,因此企業應加強內部管理,以適應“營改增”的特點。具體而言,企業應當牢牢把握增值稅的特點,適當調整人事部署,以提高工作效率。增值稅是為企業謀福利的稅收制度,企業單位應當牢牢把握這一點,深入了解增值稅的特點,以提高自身的業務能力,提高辦事效率,切實做好為企業的服務工作。具體而言,企業單位主管部門應當著手優化單位內部管理層級和結構,整合優勢資源,以提高整體的運營效率。加強內部管理不僅是為了適應營改增的改革,更是為了提高企業單位的應變能力,以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提高自身的業務能力。
(二)加強成本管理人員的綜合業務能力培訓
營改增之后,增值稅的計算方式及申請程序更為復雜,對其企業成本核算人員的能力要求也更高。基于此,企業單位應當積極開展培訓學習活動,全面提高單位會計核算人員的綜合業務能力,以順應營改增政策的需要。具體而言,企業單位可以從開展培訓、加強績效考核兩個方面入手。開展培訓也就是以企業單位為主導,通過聘請專家、組織學習等活動,全面提高單位會計核算人員的綜合業務能力。而加強績效考核則是從員工層面出發,通過業務能力與績效想掛扣,使員工從思想層面意識到提升自身綜合業務能力的重要性。除此之外,企業單位內部也應當加強監管與二次核算,因為增值稅的計算方式較為復雜,所涉及的環節也較多,單單依靠某個人進行數據核算難免出現錯誤,因此應當加強二次核算和后期監管,以確保數據和相關材料的準確性和合法性。
(三)加強稅收的科學籌劃
營改增政策的實施增加了企業單位的稅負,因此企業單位在日常稅務管理中,應加強稅收的科學籌劃,盡可能的獲取補貼政策,以改善稅負增加其無進項相抵的局面。以筆者所在建筑企業為例,部分單位“營改增”的施行仍處于前期階段,在政策上還存在一種洼地效應,因此這一部分企業單位應當在合法的前提下,科學規劃自身的稅收情況,以獲得財政性補貼,降低自身的整體稅負。同樣以建筑企業為例,在“營改增”背景下可以通過低價策略來達到降低采購成本的目的,除此之外,也可以積極申請降低國家的增值稅稅率、免稅等政策,以降低自身企業的稅負。而在企業申請相關政策的過程中,應嚴格把關自身的申請材料,確保申請材料的合法性,不能妄圖鉆法律的空子,達到降低稅負的目的。
(四)建立成本明細賬,實行有效的內部監督
增值稅的計算方式和申請程序比較復雜,因此企業單位應當在日常建立增值稅的明細賬,以便于后期的整理和交納。與此同時,建立增值稅的明細賬,也有助于企業單位做好稅收管理工作,確保自身在經營過程中的賬目明了,避免呆賬、壞賬的產生。在做好增值稅明細賬的同時,應當在企業單位內部實行有效的內部監督,以提高自身的自查水平,避免違法犯罪行為的發生。
綜上所述,本文對“營改增”背景下企業成本管理問題進行了詳細的分析。首先,在開始直接提到了“營改增”的基本概念以及“營改增”對于企業發展的意義,接下來就對企業成本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三方面的分析:企業成本管理體系簡單、企業成本管理體系缺乏科學性、企業成本管理的工作人員專業素質不高。在明確了這些問題后,文章又對相關的措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即加強企業內部成本管理制度、加強成本管理人員的綜合業務能力培訓、加強企業稅收的科學籌劃以及采取相關監督措施,只有保證企業成本管理能夠得到有效落實,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經濟中獲得一席之地。
[1]2017年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編《稅法》.
[2]馬蕾.淺析全面營改增對企業成本管理的影響[J].財會學習,2016(12).
[3]解放.現代企業制度下企業成本管理問題研究[J].中外企業家,2015(12).
[4]夏敏.淺析材料成本核算管理的問題與對策[J].現代經濟信息,2015(09).
(作者單位:陜西科勝幕墻裝飾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