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博謙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03-0077-02
為了開展“翼課網平臺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應用”研究,我作為課題總負責人帶領組長武志賢同志以及其他課題組成員,積極開展課題相關實踐探索。課題旨在提高我校初中學生的英語閱讀素養。本課題在教學常態下進行,通過課堂上有針對性地閱讀策略教學和課前、課后利用翼課網平臺豐富的閱讀資源及時地對學生進行自主閱讀訓練,使學生不斷嘗試并有效使用、鞏固課堂教學中學過的閱讀策略和技巧,親身感受、體驗語言及語言運用的魅力,從而提高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和信心進而使其養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此外,由于翼課網平臺的同步作業部分緊跟教材編排內容,涵蓋了聽、說、讀、寫各個方面,立足于課堂學習延伸到預習、課后作業、復習、自學,它既能滿足教師一對多的集體教學,又能滿足不同學生個性化的自主學習。目前實驗班學生的英語學習方式基本實現了校內拓展到校外。從2015年7月開題以來,圍繞課題研究計劃,我們進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討,并取得了階段性研究成果,現就目前的實驗研究工作,作如下報告:
一、課題的進展
課題研究進度緊跟計劃表,2015年7月—2016年1月,課題組如期完成了的啟動階段的兩項任務即實驗前的學生英語閱讀現狀問卷調查及數據分析工作;目前課題處于研究與實踐階段(2016年3月—2017年6月),在該階段,課題組特邀青海省該課題的總負責人張小海教研員到課堂觀摩指導基于翼課網平臺的英語閱讀教學模式,通過2016年5月16日這次的展示、匯報課,課題組全體成員得到了一次理論上的指導和提高。隨后,依據張小海老師的指導、建議,課題組于2016年9月14日又推出了一節英語閱讀展示課,這次展示,較上次效果更顯著,精彩,聽課教師一致認為該模式無論從教學思路設計還是從學生課堂反應來看都值得借鑒、學習。但目前該閱讀教學模式還不夠成熟完善,因此暫時還不能在本校推廣。課題組計劃再實踐一個學期,以人教版九年級英語課本十四個單元的大課文為載體,結合翼課網平臺的同步練習,設計出14節極具觀摩價值的閱讀課課型,并寫出一個詳細的實驗報告。
二、課題實驗的階段性成果
實踐性成果:
精準教學的研究發起人林斯利(O.R.Lindsley)曾說過“當把科學交到師生手里,他們將會發現:對每一個學習個體來說,哪些過程和材料會最大程度地提升學習和績效。”在實施中,林斯利強調系統教育的評價和錯誤訂正。他鼓勵師生精準確定行為、記錄行為的次數和時長、每日繪制成圖表,并堅持“嘗試、再試”,而翼課網平臺就是這樣的一個工具。它的核心功能就是實現教育資源的共享,不分地域人員,有效學校家庭和社會教育三大系統的資源共建享,也支持了移動學習混合和翻轉社會教育三大系統的資源共建享,也支持了移動學習,混合學習和翻轉課堂等新型教學方式的實施。具體表現為:
學生方面
1.學生的聽說讀寫在線學習全解決
2.學生的個性化自主訓練得以實現
3.純正外教語音一對一唾手可得
實驗教師方面
1.海量同步備課資源,全國一線名師的觀摩課隨意看
2.一站式自動化布置作業,聽說讀寫全兼顧
3.一秒鐘智能化批改作業,最大程度上幫助教師減輕負擔
4.全自動作業統計分析,每一道課后練習都進行了個性化的數據統計分析
家長方面
1.更便于家長有效配合學校教育,多維度了解孩子學習過程
2.智能化英語家教能極大地減輕部分家長的經濟壓力
3.學況反饋及時,便于家長準確掌握孩子的學習狀況
4.家長客戶端能隨時監控孩子的上網學習情況,很大程度上保證了孩子綠色安全上網,家長無憂
翼課網是專業的智能化中小學英語同步教學平臺,引領中小學英語教育教學的新革命,開創中小學生習外語的新方法新途徑,基于教、學、考的聽、說、讀、寫、測全面解決方案,提供智能口語糾錯,外教真人示范,教材課堂同步,個性化教、學、考、糾、診,綠色安全上網,家校互通伴學,讓學生開心,家長放心,教師省心。畢竟終身學習泛在化是一種趨勢。在教育云的學習支持服務環境下,非正式學習將在學習者的活動中占據越來越重要的比例,學習范圍將大大擴充;學習方式和學習界面可能會更簡化,對于學習者而言,教育云將成為一個消弭了網址的數字化學習空間,實現真正的按需學習;更易于建立學習成果認證體系,建立“學分銀行”制度,從而支撐學習型社會的創建,利用“云存儲”可以長久地、終生地保存學習成果。
理論性成果:
與此實驗同步進行的還有課題組組長武志賢開展的另一項閱讀教學模式研究即任務型閱讀教學研究,這兩項閱讀教學模式相得益彰,互為補充。
三、目前存在的問題
一年多來,我們按照課題研究進程完成了預定目標。通過案例研究和實踐總結,對“基于翼課網平臺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課堂教學模式的有效建構積累了一些經驗,但在實踐過程中,還存在著不少困難和不足:
首先,理論認識水平有待提升。
限于研究者都是一線的教師,我們比較多地關注行動研究,對課題的支撐理論學習與應用顯得相對單薄,尤其是在心理學、教育學等方面,底氣往往顯得還不夠足。
其次,學生的網上學習自覺性較差。
教師擔心萬一放手讓學生充分進行自主網上學習,就容易導致課堂容量的減縮和教學進度的放慢,教學內容無法完成。因此,部分老師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會有意無意地回歸到過去那種完全由老師牽著學生走的教學方式中去,這種“積習”的抬頭,在某種程度上必然會制約課題的進一步推進。
第三,教師實際研究能力有待提高。
在實踐過程中,對課堂教學的情景設計如何走向生活化、翼課網平臺如何走向效率化、學生對課堂的評價的研究程度尚不夠深。我們發現網上“自主探究”的尺度難以把握:自主學習失控就會“放野馬”,探究學習過頭就會“鉆牛角”。同時教師“導”的尺度也很難把握,過于擔心學生的能力就會越俎代庖,一味相信學生的能力又會天馬行空。同時,我們的研究還停留在對主課的知識傳授上。在研究的內容和環節上還需要進一步細化、優化。
另外由于該實驗校地處城東郊區,回族聚居,生源復雜,農村外來務工人員子女也較多,學生家長文化水平較低,整日疲于生計,對孩子的學習投入、關注極其有限。
總之,基于翼課網平臺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對于減輕師生的身心負擔,提高教學質量具有重要意義,作為教育工作者的我們要不斷地進行研究與探索,挖掘出更多有效課堂教學實施策略。
四、今后的設想
今后,我們將在前期實驗的基礎上,吸取經驗教訓,以飽滿的熱情完成后期實驗,以達到實驗的最終目的,讓我們的學生獲得發展,讓其主體地位得以實現,讓教師的專業素養得以全面發展,爭取在英語閱讀教學課題研究領域有更大的突破和更多的收獲,進而把本校的教育教學改革推上新的臺階,從而帶動全市教育教學的創新發展,為西寧的英語教學作出積極的貢獻!
參考文獻:
[1]丁繼紅等.大數據環境下嵌入泛在學習過程的信息服務模式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15(9).
[2]李桂英,馬力,寧玉文,李貴明.基于云教育平臺的自主移動學習模型研究[J].現代教育技術,2011(11).
[3]雷云鶴,祝智庭.基于預學習數據分析的精準教學決策[J].中國電化教育,2016(6).
[4]姚志奮.大數據時代在線教育網站雙邊網絡效應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15(6).
[5]祝智庭,沈德梅.基于大數據的教育技術研究新范式[J].電化教育研究,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