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藍思分級閱讀體系是目前美國應用最廣泛的分級技術,它以“藍思”為單位度量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文本難度,對教材的選編、試卷的編制和測評等有重要的參考價值。本文探討了藍思閱讀分級框架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旨在探討出一種具有可推廣性的基于藍思閱讀分級框架的Achieve3000測評系統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
【關鍵詞】藍思閱讀 分級 教學模式
【基金項目】本論文為西安翻譯學院教育教學改革項目“基于藍思閱讀分級框架的Achieve3000測評系統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有效性的實證研究”(編號:J17B05)的課題結項論文。
【中圖分類號】G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03-0101-01
一、基于藍思閱讀分級框架的Achieve3000測評系統簡介
Achieve3000是依據藍思分級閱讀框架,借助藍思分級閱讀體系,通過五步:“讀前活動、閱讀文章、閱讀理解檢測、閱讀后討論、寫作練習”,為中小學生、大學生和成人提供基于互聯網的英語閱讀寫作學習課程,逐步提高他們的閱讀理解和寫作能力。Achieve3000的核心價值和特色為:1.海量分級閱讀篇章;2.定制化內容;3.定期文章推送;4.科學持續測評;5.大數據分析診斷報告。
目前,其課程已遍布全球125個國家和地區的210多萬學生和7000 多所學校。自新東方引進Achieve3000大學生及成人英語分級閱讀課程系統后,他們已在多所高校進行了試用。不久前與北京大學達成了合作,使用者為近600名大一學生,Achieve3000課程用于大學英語閱讀教學環節,課程結束后由系統對學生的整體情況進行評估。
二、基于藍思閱讀分級框架的Achieve3000測評系統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2017年4月西安翻譯學院與新東方在線外語教學平臺展開了一項基于藍思閱讀分級框架的Achieve3000測評系統在大一學生英語讀寫課程中的試用研究。此項研究涉及我院英語專業、非英語專業大一學生100人。
研究組運用實驗班、控制班對比實驗和SPSS軟件處理數據的方法,對基于藍思閱讀分級框架的Achieve3000測評系統在大一學生英語讀寫課程中的運用進行了實證研究。一個學期試用時間結束后,本項目組成員在實驗班和控制班獲得的前測、后測等數據資料并做系統整理和計量分析,概括和歸納分析結果,以邏輯和數學方法得出研究結論:實驗班利用Achieve3000測評系統進行每日英語閱讀的學生的英語能力后測成績比控制班未接觸Achieve3000測評系統的學生的英語能力后測成績有了明顯的提高,同時實驗班的英語能力后測成績比前測成績也有明顯提高,并且實驗班學生比較活躍,思維敏捷能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自主-協作-探究式的主動學習。
相對于傳統的大學英語課堂,基于藍思閱讀分級體系的Achieve3000測評系統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優勢主要體現在:該閱讀教學模式不再局限于向學生講授單詞,講解語法知識和解釋語句含義,而是更多的借助網絡平臺的特點和優勢,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合作學習能力(閱讀后討論)和英語的綜合運用的能力,并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接觸更多的西方文化知識。
三、解決的教學問題
中美學生之間英文閱讀能力存在著巨大的落差。而提高英文閱讀能力的最佳方法是增大閱讀量,但想要找到適合大學生閱讀水平的英文書籍卻不容易。基于藍思閱讀體系的Achieve3000測評系統能有效的解決以下問題:
1.用Achieve3000測評系統監測學生閱讀過程和布置作業,提高閱讀成績。教師確定閱讀材料難度是否與學生的閱讀水平相適合并且做出及時調整,從而逐步提高學生英語閱讀能力。
2.用藍思分值對學生進行分組,更好的服務于大學英語分級教學改革實踐。英語教師可以根據藍思分值和分組選擇教學內容,從而更快、更有效的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
3.基于藍思分值分組的能力細化有利于各類學生的發展。閱讀困難的學生能理解文章內容,提高自信心和閱讀技能;閱讀分值高的學生不是被要求“多讀”,而是不斷接受更有意義的挑戰。
四、結論
通過具體的教學實踐過程可以看出,基于藍思閱讀分級框架的Achieve3000測評系統在大學英語教學模式有著傳統教學無法比擬的優勢。用該模式來教授大學英語課程,對大學生英語閱讀能力以及綜合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幫助,并對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有著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付東華.基于E-Learning網絡教學平臺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實證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15.
[2]姜洪偉.美國閱讀分級方式簡評及思考[J].出版發行研究,2010(10):10-14.
作者簡介:
趙慶(1982-),女,漢族,陜西西安人,講師,文學學士,西安翻譯學院英文學院公共英語系,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語教學與翻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