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03-0105-02
目前,我縣正在大力推行生本教育模式,此模式不再以教師為中心,而是把學生推到課堂學習的中央,充分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潛能。自本人積極踐行這一理念的同時,其中運用最多,得益最多的就是小組合作學習。小組合作學習就是把學生按照優中差不同的水平編排坐在一起,在課堂教學中通過合作學習、討論交流、展示質疑、激勵評價等形式,調動學生積極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提高學習的效率和能力。然而,小組合作學習在課堂上的實際操作中還是存在一些問題的,如合作對象參與不均衡,部分學生渾水摸魚,小組合作學習走形式等,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課堂的高效。那么如何科學的選擇小學英語學習內容,構建小組合作的學習模式呢?通過研究和實踐,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點著手,構建小組合作學習模式:
一、存在信息差時小組進行合作交流
由于每個學生的知識水平及個人能力不一樣,所以存在一定的信息溝。所謂信息溝就是學生之間存在的知識差距,它能促使擁有不同信息的雙方通過傳遞和交流信息,填補信息差距,達到真實交際的目的。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中一定是每個學生都參與活動,積極交流。那么怎么讓學生有參與的積極性和交流的欲望呢?存在信息溝的任務有效的解決了這個問題。在教學PEP教材五年級上冊Unit 3 Whats your favourite food?圍繞食物主題,我創設了一系列小調查,讓學生采訪小組內其他同學:Whats your favourite food?并完成調查表,學生的參與熱情非常高。還有可以通過情景對話的方式,學生通過有效的小組交流完成了手上的句子,獲得了學習的成就感,同時也操練了主要句型。
二、有難度的作業時小組合作共同完成
新課程標準要求改變過去單一的作業形式,力求作業多樣化。如聽寫單詞句子、寫英語小作文、與外國朋友通信、閱讀英文書籍、表演對話、制作英文賀卡、編輯英語小報等。在實際教學中我發現,這些作業可以學生個別完成,但小組合作完成效果更好。在小組合作過程中,既可以培養學生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又能讓他們感受到集體智慧的力量,分享到成功的喜悅,真正體驗到學習的快樂和做作業的樂趣。小組之間的競爭可以有多種形式。如單詞接龍比賽、口語朗讀比賽、問題搶答比賽、對話表演比賽、英語書法比賽等,評選出最佳小組,排出小組名次。由于以小組為單位,參與面更廣,競爭更激烈,獲勝人數也更多,后進生也有了獲獎的機會,能體會到成就感。而且,這種競賽能在小組間形成一股凝聚力,向心力,大家齊心協力為小組榮譽而努力,能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團結協作精神和集體主義意識,有利于平時小組合作學習活動的開展。
五年級的寫話練習很容易使學生覺得枯燥無味。在PEP教材五年級上冊recyle1時有一封Jack寫給Zhang Peng 的信,在教學生寫一封介紹自己的英文信時,我安排了以下小組任務:①獨立思考三分種。讓學生考慮文章的主要時態、格式,以及重要的短語,為小組討論做準備。②集體列出寫作要點。首先讓中等生確定格式和主要短語,鼓勵差生大膽參與,優生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③小組報告討論結果。選擇一二個小組口頭報告討論結果,并讓其他組評價指正。④教師介紹寫信格式、介紹自己的短語。⑤學生獨立寫作。⑥小組交換批改。然后集體交流展示。讀著自己用英語寫的信,學生感到非常自豪,學習達到預期的目標。
三、拓展任務時小組合作創新
教學中教師會設計一些拓展創新的任務,這些任務對于知識來說是一種運用和提升,對于學生來說個人完成它是具有一定難度的。這些拓展創新的任務必然需要小組合作去完成,在完成任務過程中,學生一起接受挑戰,不但能激發學生的興趣,而且能讓學生有更多的參與機會,能獲取更多的信息,學生的個人才能和個性特長也能得到發揮。學生學完一段對話后,一般要求他們角色表演。如果單純地照本宣讀,易使人感到乏味。教師可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開展競賽。進行這一活動的關鍵是教師不能布置任務后馬上進行,應讓學生有時間準備,最后從讀音是否標準、對話是否有感情、表情是否自然、表演是否得體等各方面綜合考慮,選出最佳小組。為了小組的榮譽,每個學生都不甘落后。
四、歸納規律性知識時小組進行合作討論
語法規律或語音規律的學習就可以讓學生在小組內共同討論交流總結出規則。例如在五年級教材下冊中第三單元Unit 3 When is your birthday?教學序數詞的時候,我將基數詞與序數詞列成兩列,直觀的展示出來,然后讓學生小組討論序數詞的變化規則。學生在小組內很快就總結出了規律,這樣的小組活動比老師直接告知要有效的多,學生通過自己討論出來的知識印象也更加深刻。
總之,我們不是為了合作而學習,而是為了學習而合作。因此,教師應靈活運用小組合作這個有效學習手段,更好地發揮其在英語教學中的功能和作用,不斷提高其實效性。讓學生在學到知識的同時,主體性和主動性得到充分發揮,并培養合作精神,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讓生本之花在教育這片沃土上綻放的更嬌艷!
作者簡介:
黃書蓮(1978.6-),女,漢族,大學本科,一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