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
摘 要: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在金融危機爆發的大背景之下,我國商業銀行所面臨一定的經濟風險,通過對其所面臨的風險進行深入的分析,提出相對應的規避風險的應對措施就顯得極其重要。這就要求管理者要在思想方面著重改革,要勇于創新,善于創新,建立以營銷創新為核心的組織結構,還要加強銀行的職業道德建設,能夠慧眼識別潛在的有價值的商業客戶群,找出適合我國自身銀行業的發展戰略,這都是有利于加強商業銀行防范風險的措施和方法。
關鍵詞:金融危機;商業銀行;風險防范;應對措施
引言:
隨著金融危機的爆發,各大銀行逐漸暴露出了它的市場單一性,以及制度不完善的種種缺陷,從而也反映出了金融市場在資源配置、信息揭示等方面的重要性作用。但是,隨著商業銀行的“壞賬”“呆賬”的逐年增多,這一現狀造成了整個金融體系抵抗風險的能力大幅度下降,也給國際經濟帶來了損失,不利于國際經濟的發展。從營銷方面和金融運營體系來看,國內銀行和國外銀行還存在一定的差距,這一差距使得國內銀行很難實現全球資源共享的目標。鑒于此,實現商業銀行的營銷創新,加強職業道德建設,并將這兩者結合起來共同發展,對促進我國商業銀行的穩定發展和金融業的可持續發展,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一、我國商業銀行市場風險的構成
(一)利率風險
利率風險是金融市場中重要的風險之一。一是由于利率是資金的首要機會成本,商品的價格、股票和匯率都與利率有著密切的聯系。二是利率風險是商業銀行經營下將要面臨的最主要的風險,因為信貸關系是銀行與銀行客戶之間最重要的關系,沒有之一。在以前的商業銀行經營活動中,是以存貸利率為主的市場,如今雖然以存貸利率為標志的市場化進程已經推進,但是目前我國基準利率市場化還沒有開始,影響利率的市場化因素仍處于不確定階段,并且市場沒有穩定、有效的收益率曲線,利率風險將持續成為我國金融市場中最主要的市場風險。
(二)匯率風險
匯率風險是金融市場中另一個重要的風險。自2005年7月起,改革實施形成了人民幣匯率機制,自此,人民幣兌換外幣的風險大大的提升。自05年7月到06年9月中旬,人民幣升值,兌換美元已經突破8元心里價位。隨著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的進而完善,市場的因素影響在人民幣匯率形成機率中的作用也越來越大,由于市場因素的具有極其不穩定性的性質,我國銀行業的匯率風險還是金融市場中重要的風險之一,并且有逐漸增大的趨勢。這就要求銀行管理者要改革相關監管制度,銀行相關人員要勇于創新,開拓實踐,加強匯率風險管理和匯率風險監管。
二、我國商業銀行風險防范存在的問題
(一)受傳統業務的限制,產品缺乏創新性
目前我國的商業銀行大多數以低端的傳統業務為主,存款、貸款業務仍然是各大銀行的主要經營項目,并且一直居于首要地位。我國銀行傳統的業務方式和形式單一,缺乏新意和創新性,雖然有著不同層次的目標人群和客戶定位,但是辦理的業務和所需產品都大致相同,所以仍然處于傳統范疇,無新意識的突破。而相對來說比較高端的投資銀行、財務管理都處于起步階段。由于我國商業銀行的產品及業務創新都是自上而下,由總行優先實行,支行隨后為之的方法進行的,這使得分支行的自主創新空間嚴重不足,無法完成自身的創新規劃和突破傳統業務的限制,很難實現產品層次的高創新率。
(二)產品研發創新推廣機制不暢,產品開發周期長
作為一家商業銀行,其新產品的推出主要是經歷以下五個環節:需求整集一需求傳遞一需求整合一產品開發—推廣應用。在第一環節需求整集中,由于當下對于客戶經理的考核重點在于完成推銷產品的任務量,這就使得客戶經理急于將這一“任務式”的工作做完,而沒有充分考慮客戶的滿意程度和客戶的確切需求等等。鑒于這一現象,作為最親近銀行客戶和金融市場的一線客戶經理,心里想的是如何把產品更好的推銷出去,而沒有收集客戶真實需求的動力和心力,導致推廣機制不暢,產品的開發周期過長。
三、我國商業銀行風險防范的應對措施
(一)勇于創新,開拓實踐
傳統的市場營銷模式已經不能適應市場的需求,尤其是在金融危機之后,雖然各家銀行的防風險機制已經十分完善,但還是控制風險的能力卻難以過關,也沒有進行嚴格的把關,這就需要我們在營銷思路方面進行改革。對于很多大型企業和公司來說,事業部制并不陌生。但是一直以來,所有的中資銀行都是實行總行、分行、支行的塊狀管理制度,就連最小的支行內都是五臟俱全。而不同于國際上的銀行,如花旗、匯豐之類的在于,國際銀行大多都是采用業務線條垂直管理的事業部制,將以規模為核心的制度轉移為以客戶為核心的事業部制度。中國的商業銀行則應該勇于創新,像國際銀行看齊,改革制度,更好發展。
(二)能夠識別人群中的價值客戶,積極抓住潛在的價值客戶群
在金融危機大爆發的影響之下,“優勝劣汰”的市場規則使市場結構發生了嚴重的變化,企業與企業之間的并購、重組等浪潮又再一次掀起,行業的更新與興衰程度也將進一步突顯,隨之迅速崛起的是一大批朝陽企業。這些企業經歷了并購、重組之后變成了信譽度更高的企業,他們將成為銀行近幾年甚至幾十年的信貸對象,商業銀行應積極抓住這一人群中的潛在有價值的客戶群,有了他們的加入,可以提高銀行盈利和降低呆賬、死賬的機率,對整個金融行業的發展有些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影響。除此之外,還要建立有效的風險管理機制和預警系統,加強內部操作控制,規避風險。
(三)營銷創新為金融市場迎來了新生,成為風險控制的有效方法之
近兩年,隨著外界的高度關注和民生銀行自身探索,到2009年末,民生銀行的各個事業部在規模擴大、業績增長、客戶選擇和風險控制方面,都有了極大的改進和提升。從風險控制方面來看,得益于前期專業評審,分級監控和后期專業貸后管理等多層次防風險機制,雖然事業部制下,其主要的業務領域是原材料,產、成品的價格非常不穩定,隨之企業效益也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利益流失,但是事業部的資產總質量呈現上升趨勢,不良貸款率和不良貸款余額相較去年逐漸降低。
結論:
當面對金融危機發生并且不斷惡化的情況時,我國應該建立完善的相應的防風險機制和預警系統,并且在這一基礎之上,實現加強對防風險能力的嚴格把關;不再一味的堅持傳統的市場營銷模式,要善于創新、勇于創新,形成以營銷創新為核心的組織結構,還要加強商業銀行的職業道德建設;學習國外銀行的先進經驗和成功營銷形式,但要減少對外資投資者的依賴性,積極探索符合中國自身的銀行業的發展路線和戰略方法。從而有效應對全球金融危機帶來的沖擊,維護經濟和資本市場的穩定,促進我國經濟平穩高速發展。
參考文獻:
[1]葉麗英.次貸危機下商業銀行金融產品創新風險防范措施分析[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3(35):13-14.
[2]林建生.金融危機背景下我國商業銀行金融風險及其政府監管探討[J].商,2012(18):119-120.
[3]周游.世界金融危機下我國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的防范[J].經濟視角(上),2010(05):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