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婷
摘 要:廣西是我國最早進入老齡化階段的省份之一,而南寧市作為廣西的首善之區,其為應對人口老齡化在養老服務業的發展上走在全自治區的前列。文章通過分析南寧市養老服務業發展現狀,針對目前南寧市養老服務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有利于政府決策的解決方案,如促進養老服務業發育、建立長效人才培養機制,加強養老服務隊伍建設、加大政府對養老服務業的投資力度、建立科學的行業管理規范等。
關鍵詞:養老服務業;現狀;問題;對策
背景:據人口普查顯示,南寧市于1996年就開始步入人口老齡化社會。2015年,60歲及以上人口108.38萬,占全市總人口的14.96%,其中80歲及以上老人12.2萬人,占老年人口的11.3%;90歲及以上人口1.4萬人,占老年人口的1.2%;百歲老人645人。人口老齡化為南寧市養老服務提供了廣闊的市場前景,同時也對養老服務業的發育水平和發育速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養老服務業是指為老年人提供服務的各行業、部門的總稱,隸屬于第三產業。
1 南寧市養老服務業發展現狀
作為全國養老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地區,南寧市政府制定了《南寧市老齡十二五規劃》,總結了“十一五”期間養老服務業的發展情況,提出“十二五”期間養老服務業發展的目標、原則與任務,具體闡述了促進養老服務業發展的各項政策并成立了南寧市養老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工作領導小組。
在土地建設方面,南寧市政府提出“除規定按照國務院和自治區必須按照人均(常住人口)用地面積不少于0.1平方米的標準,分區分級規劃設置養老服務設施外,明確規定市本級在2016年前規劃兩宗養老用地,每宗不低于2000張床位的養老用地向社會招商引資;同時要求在2015年底每千位老人擁有床位數不足25張的縣區、開發區。”
在資金投入方面,除繼續保持第二福利院(2000萬元)、農村養老服務中心(2000萬元)、城市養老服務中心(1000萬元)、社區日間照料中心(400萬元)等養老基礎設施投入外,加大隊民辦養老服務機構的扶持力度,市、縣區兩級財政每年安排2300萬元資金用于養老服務機構建設及運營等相關補貼。
在養老機構規模方面,南寧市各類養老機構有990個(含自治區公辦養老機構和在自治區登記注冊的2家養老機構),養老機構床位數17021張,與全市老年人口之比為15.7:1000。其中,國辦福利機構12家(床位2205張)、集體辦敬老院108家(床位2617張)、農村五保村818家(床位6484張)、民辦養老院45家(床位5558張)、光榮院7家(床位157張)。民辦養老院機構床位數在全部養老機構總床位數中占比32.65%,社會力量參與養老服務業的程度較低。2014年開始南寧市不斷推動居家養老社會化運營,目前已在每個城區設置2-4個試點開展社會化運營服務,7家實力較強的企業組織單位進入14個日間照料中心開展居家養老服務。南寧市居家養老服務的方式以上門服務和提供日托為主要形式;根據服務對象的不同情況分為無償服務、低償服務和有償服務三種。
2 南寧市養老服務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2.1 養老服務業發育不足
一個地區養老服務業的發育情況可以從這個地區養老服務業中養老機構的數量、規模、分布和資本構成來看。在養老機構數量上,全市各類養老機構總量僅990家,全市養老床位僅17021張,平均每個縣級行政區域僅14.3家養老機構。養老機構數量過少難以滿足老年人養老服務需求。在養老機構規模上,南寧現有的養老機構主要是小型的養老機構,每家養老機構床位數從幾十到幾百人不等。在分布上呈現不均衡現象,南寧市六個城區中只有邕寧區和江南區有區級養老院,而其他四個城區沒有公辦養老機構。在投資結構上,以公有制養老機構為主,民營養老機構數量僅約占26%,床位數僅占32.65%。
2.2 養老服務業人才匱乏
目前,南寧市養老服務專業人才嚴重不足,素質良莠不齊,有知識、懂技術、會管理的專業人才稀缺。而現有的護理人員,基本上沒有執業證書,缺乏專業的護理知識,民辦養老機構內的護理人員多是農村進城打工人員;護理人員工資福利待遇偏低,基本在每月一千五百元左右,招工難,專業人才匱乏是公辦和民辦養老福利機構都面臨的困難。
2.3 養老服務業政府投資不足
南寧市對民辦養老機構床位的補貼為床位規模在50-100張的,每張床位資助2000元;床位在101-149張的,每張床位資助2500元;床位達到150張以上的,每張床位給予資助3000元。2015年6月1號起南寧市才提供僅100元的養老機構運營補貼補貼。截至目前,南寧市內僅有一所公辦養老福利機構,其養老床位只有350張;六個城區中建有城區級公辦養老機構的只有兩個,養老床位分別只有50張和56張,其他四個城區公辦養老機構仍是空白。
2.4 缺乏行業管理規范
南寧市政府成立的養老服務工作領導機構,存在各部門利益沖突,很難友好協調,發展養老服務仍是民政部門熱,其他部門冷。另外,養老扶持政策執行監督評估機制缺失。針對養老服務業發展,南寧市尚未成立專門的監督評估部門,同時也缺乏行業協會的幫助。
3 南寧市養老服務業發展對策
3.1 促進養老服務業發育
首先發展公建民營養老機構。政府直接投資設立大型養老機構,并通過財政資金的恰當的支持使其快速度過發育早期,形成自生能力和規模經濟。養老機構建成以后,政府可以通過有償或無償的方式轉讓,為養老服務業的發展引入大額資本,為養老服務業快速發展奠定了基礎。其次改善民營養老機構金融環境。賦予民營養老機構合法的貸款主體身份,時期能方便合理的取得發展所需資金;為民營養老機構設立專門的金融機構,或者由國有銀行為民營養老機構開始專門的金融業務。
3.2 建立長效人才培養機制,加強養老服務隊伍建設
首先促進養老服務相關專業與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接軌。增設養老服務相關專業,擴大人才培養規模,其次加強養老護理人員職業培訓。對未取得資格證的在職人員分期、分批進行職業培訓,保證從業人員持證上崗。最后是在養老機構和社區開發公益性崗位,吸納城鎮就業困難人員等從事養老服務業。
3.3 加大政府對養老服務業的投資力度
首先加大對民營養老機構的資助力度。在床位費補貼和經營補助應提高標準,延長補助時間,擴大補助范圍。其次是加大對國辦養老機構的投資力度。增建新的養老機構,確保每個城區、縣都至少有一家養老機構;改善已有國辦養老機構的硬件水平,提升服務能力。最后是稅收政策方面。可以對養老機構提供的養護服務收入依法免征營業稅;對非營利性養老機構自用房產、土地依法免征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等。
3.4 建立科學的行業管理規范
政府應充分發揮自身是公共資源供給者和立法者的優勢制定科學的行業管理規范。民政部門要建立和實施養老服務機構等級管理制度,引入第三方進行有效監管。行業協會要積極引導養老服務機構規范化建設,制定行業標準,進行資質評估,對全市養老服務機構實施行業自律管理。民政、財政、城鄉建委、國土、規劃等部門要定期檢查社會辦養老機構的建設和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