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宜干
(東莞理工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廣東 東莞 523808)
弗雷德里克·S·米什金是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銀行和金融研究所的阿爾弗雷德·勒納講席教授。他還是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的助理研究員。自1976 年于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獲經濟學博士學位以來,他曾先后執教于美國芝加哥大學、美國西北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他還是中國人民大學的名譽教授。1994~1997 年,他擔任過美國紐約聯邦儲備銀行研究部執行副主席和主任,是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的助理經濟學家。
米什金教授的主要研究領域為貨幣政策及貨幣政策對金融市場和總體經濟的影響。他在《美國經濟評論》《政治經濟學雜志》《經濟學季刊》《金融雜志》《貨幣經濟學雜志》等學術刊物上發表了學術論文150 余篇。他先后出版了二十幾部著作,本文主要介紹他的著作《貨幣金融學》(美國商學院版,原書第四版)。
《貨幣金融學》是美國眾多知名商學院最為暢銷的教科書,也是貨幣金融學領域的一本經典著作,自引入中國以來一直暢銷。本版較前一版做了較大的改動,增加了很多新的內容、應用和專欄。本書共6 篇25 章,通過建立一個統一的分析框架,用基本經濟學理論幫助讀者理解金融市場、金融機構管理、中央銀行和貨幣政策以及國際金融、貨幣理論等問題。
(1)第一篇《導論》,共三章。第一章“為什么要研究貨幣、銀行和金融市場”,對本書的脈絡做了概括并研究了學習貨幣、銀行及金融市場的重要性。第二章“金融體系概覽”,提供了金融體系的概覽。第三章“什么是貨幣”,解釋了什么是貨幣及貨幣的計量。本書強調使用經濟學的思維方式研究問題,為了使用一些基本的經濟理論對貨幣、銀行和金融市場進行研究,本書發展出一個一般性的分析框架。同時,強調理論分析和實證數據之間的相互印證。
(2)第二篇《金融市場》,共四章。第四章“理解利率”,介紹了利率含義及利率與債券價格、回報率之間的聯系。第五章“利率行為”,分析了利率總體水平的決定機制。第六章“利率的風險與期限結構”,將分析延伸到債券市場,旨在解釋信用利差的變動及長、短期利率之間的關系。第七章“股票市場、理性預期理論和有效市場假設”,介紹了預期在股票市場中的作用,分析了股票價格變動的原因。利率期限結構的四種理論:預期理論、市場分割理論、流動性溢價理論和期限優先理論,解釋了具有不同期限債券利率的運行機制。
(3)第三篇《金融機構》,共八章。第八章“金融機構的經濟學分析”,將分析美國和世界其他地區的金融機構。第九章“銀行業與金融機構管理”,將關注銀行的業務和運行。第十章“金融監管的經濟學分析”,將把第八章得到的經濟分析進行擴展,以期理解進行銀行監管的原因,進而考察監管過程中的種種缺點和不足。第十一章“銀行業:結構與競爭”,將考察美國銀行系統的發展以及不斷發展的銀行國際化進程。第十二章“金融危機”,將推出一個框架結構,并且尤其關注2007-2009 年的全球性經濟過熱危機。第十三章“非銀行金融機構”,將考察非銀行金融機構如何隨著時間變化逐步演變。第十四章“金融衍生工具”,將討論金融衍生品以及如何使用它們降低風險,但是如果使用不當,它可能對經濟運行產生嚴重的危害。第十五章“金融行業中的利益沖突”,主要關注金融服務業中利益沖突產生的原因以及應對措施。
(4)第四篇《中央銀行與貨幣政策的制定》,共四章。第十六章“中央銀行與聯邦儲備體系”,勾勒出了中央銀行的目標和行為動機,并概述了中央銀行的建立過程。第十七章“貨幣供給過程”,描述了貨幣供給是如何決定的。第十八章“貨幣政策工具”,將考察像美聯儲一樣的中央銀行所能夠支配的調控工具,并說明如何使用它們。第十九章“貨幣政策的實施:戰略與策略”,拓展了關于貨幣政策如何實施的討論,在更廣的視角下考察中央銀行的戰略和策略。公開市場操作是美聯儲實施貨幣政策的主要工具,這是因為這些工具是靈活的、容易逆轉的,并且可以快速實現。歐洲中央銀行使用的貨幣政策工具類似于美聯儲。
(5)第五篇《國際金融與貨幣政策》,共兩章。第二十章“外匯市場”,講述了外匯市場的功能以及兩國貨幣之間匯率的決定機制。第二十一章“國際金融體系”,將考察國際金融體系的運行機制以及它對貨幣政策的影響。購買力平價理論說明,兩國匯率的長期變動取決于兩國相對物價水平的變動。短期匯率取決于本國資產的相對預期回報率的變動,這一變動會導致需求曲線發生位移。影響貨幣政策實施的三個國際因素:外匯市場、國際收支、匯率。
(6)第六篇《貨幣理論》,共四章。第二十二章“貨幣數量論、通貨膨脹和貨幣需求”,將探討怎樣用貨幣數量論解釋長期的通貨膨脹,以及貨幣需求理論的演進過程。第二十三章“總需求和總供給分析”,將分析總供求的基本框架,它有助于我們研究貨幣政策對產出和價格的影響。第二十四章“貨幣政策理論”,為了便于理解貨幣政策是如何用于穩定經濟和通貨膨脹的,我們擴展了總供求分析。第二十五章“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將重點討論貨幣政策影響整體經濟的傳輸機制,以及貨幣政策的四點啟示,如總是把貨幣政策的松緊同短期名義利率水平的升降相聯系是很危險的;即使短期利率水平已接近于零,貨幣政策也可以有效重振疲弱的經濟。
(1)本書構建了貨幣金融學分析的基本框架。米什金《貨幣金融學》這本書包括25 章,分為導論、金融市場、金融機構、中央銀行和貨幣政策的制定、國際金融與貨幣政策、貨幣理論六大模塊。這樣的結構安排,既讓讀者對金融學的統一分析框架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同時又便于教學和學習,對于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和不同學校學分的課堂教學提供了充足的彈性。
(2)本書包含的信息量大。該書所涉及的內容,除基本知識外,包含了大量的貨幣、金融理論的最新發展動向,并增加了“金融新聞解讀”專欄,以便于讀者對金融類報紙信息的理解。不僅如此,該書還從國際視野角度分析金融理論,既有美國金融市場上的案例,也有包括中國在內的發展中國家的案例分析,讓讀者能客觀地理解金融理論。
(3)本書的行文風格活潑。該書盡量將艱澀難懂的內容轉變為通俗易懂的語言,猶如一本經濟小說,將大量專業知識與風趣幽默的語言融為一體,特別是一些閱讀材料和專欄,通過向讀者展示如何將理論應用于實際的例子來提高讀者的學習興趣,深受學生喜愛。
(4)本書的教學手段先進。該書每章均附有互聯網學習資料,配上網絡練習、網絡參考、數據分析,使讀者可以自由地檢驗自己的學習效果,在大量的網絡信息的學習中感受無窮的樂趣。
(5)本書提供了一種更加基于金融的方法。該書的商學院版本形式創新,內容靈活,美國很多商學院都采用該方法教學,而且一些經濟領域的教授在講授貨幣金融學課程時也更偏向于該方法。特別是對于那些不太強調貨幣理論的教授,《貨幣金融學》(商學院版)將會更加滿足他們的需要。該商學院版本包含關于非銀行金融、金融衍生產品和金融業利益沖突的內容,但省略了關于IS 曲線、貨幣政策、總需求曲線,以及貨幣政策預期的作用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