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南
(凌源市環境保護局,遼寧 凌源 122500)
環境監測得出的數據給環保工作和污染防治、治理等提供良好基礎,是建設良好環境的重要途徑。因此,為了使數據質量準確,嚴謹性和科學性,有必要加強環境監測質量管理體系的建設。同時,它對實現國民經濟建設和可持續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環境監測質量管理體系是通過明確劃分各部門的工作和責任,并根據相應的規章制度和技術要求,分析檢測的數據和結果,以確保數據的真實性,準確性的管理體系。為環境監測工作的嚴謹性提供數據支持。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環境問題受到各界的廣泛關注。人們的環保意識迅速提高。鑒于目前環境污染現狀,必須對環境進行監測和管理,以確保環境保護工作的順利進行。
當前環境監測領域的范圍不斷擴大,使環境監測任務越來越重要,監測質量管理要求也越來越高。要求有關部門要不斷發展和完善環境監測質量管理體系,提高環境監測數據質量,保證科學的決策性和環境執法的公平性。
目前,一些環保行政主管部門對環境監測工作的重要性尚未真正了解,并且不時發生行政干預不當的具體監測工作現象。使得環境監測機構的獨立性無法得到保證,這極大地影響了監測數據的權威性和公正性。
目前我國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的專業管理人員較少,深入研究質量管理的人才寥寥無幾。導致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效率低,嚴重阻礙了環境監測質量管理體系的建設。
在技術影響生活的時代,技術被融入到工作和生活的每個部分。然而,目前滯后的質量控制技術,技術規范和環境監測標準使質量控制技術難以滿足現代環境監測質量管理的要求。
許多環境監測機構配備仍然不完善,沒有完善的制度和機構指導,缺乏獨立的質量管理部門,質量管理人員也很少。各部門協調存在諸多問題,難以真正實施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國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面臨著新的形勢和新的任務。舊的環境監測質量管理法律法規不能適應新時期的要求,因此,有關部門要積極改革和完善環境監測法律保護制度,自上而下建立環境監測體系。
首先,要對環境監測科學技術進行專研,大力發展各種新技術和新方法,及時掌握監測技術發展方向,并加以跟進,并廣泛應用于新的環境監測領域。其次,要加快制定監測設備和儀器的技術審查制度和準入制度,積極借鑒發達國家的管理經驗。
通過各種技能培訓和管理培訓,開展定期培訓以提高管理人員的技術和管理能力。此外,建立科學合理的評估機制,增加員工的積極性,不斷提高環境監測和管理的質量。
整個過程監控環境監測活動的全過程,不斷完善符合環境監測特點的監測系統。此外,建立靈活有效的反饋機制,在環境監測工作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的基礎上,不斷調整質量控制和標準。因此,可以順利地進行環境監測的質量管理。
環境監測質量管理體系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需要得到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要加強環境監測質量管理體系的建設和創新,推動環境保護工作進入一個新的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