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那,朗 琳
(吉林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吉林 吉林 132021)
具備較強的閱讀能力是機械行業英語教學的重要目的之一。知識和信息多數是通過閱讀獲取的,所以閱讀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學生英語水平的高低。由于該課程閱讀文本知識面寬、閱讀量大,以及高職學生自身特點,教與學的情況不容樂觀。因此,行之有效的培養方式可以幫助學生有效地獲取行業信息,提高學生了解國際機械設計與制造領域的前沿動態的能力,同時為今后在該領域閱讀和寫作文獻材料奠定基礎。
(1)教師方面。教師重點強調詞匯語法而不會介紹閱讀技巧,學生無法了解文章所傳達的主旨意思。教學內容繁雜陳舊。機械行業英語教學內容包含機械原理、機床、車床、齒輪加工方法、金屬工藝學等方面的知識。文章選自一些典型久用的素材,詞匯量較大,句型復雜,有的文本內容闡述的還是十幾年甚至幾十年前的技術,跟不上當今的最新發展。
(2)學生方面。學生沒有良好的閱讀習慣,閱讀技巧欠缺。學生拿到材料時,就會從第一個單詞開始機械閱讀,一遇到生詞就停下來查字典。閱讀過程多是以單詞為閱讀單位,而不是以句子為單位。
(1)行業和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隨著國與國之間的技術交流不斷加強,機械領域人才除了要有良好的專業知識外,還要精通行業英語,尤其是能夠看懂英文說明書及機器標注。此外,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閱讀材料已經變成融文字、圖片、表格等多樣式模態的結合體。
(2)培養閱讀興趣和閱讀能力的必然要求。以往的高職英語閱讀教學課堂,閱讀文本被肢解成支離破碎的知識點集合,成為學生學習的唯一目標,學生的閱讀興趣自然會大大降低。多模態英語閱讀教學,改變單一化的閱讀教學,改善學生對英語閱讀“無趣、枯燥、困難”的認識,學生閱讀興趣提高了,閱讀能力提升了,豐富了教學形式,學生被教師創設的趣味活潑的教學情境所吸引,更愿意參與到課堂中來,體驗機械行業英語閱讀篇章的無窮魅力。
(3)提高學生在機械行業領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必然要求。傳統的教學模式要求學生背誦大量的專業詞匯句型語法,應付考試,使學生的視野閉塞,不能了解當今機械領域的發展,更談不上用英語解決行業領域的問題。
(1)英語教師做好課前準備工作。通過教師布置的聲音、圖像、文字、實物等形式來使用自己的聽覺、視覺、觸覺等感官,創建一個閱讀情境,在閱讀過程中就會獨立思考、主動解決問題,最終完成閱讀任務。
(2)英語教師課堂上采用多模態教學手段。由于機械行業領域英文知識點抽象晦澀難懂,教師可以將各種金屬材料、車床或模具等相關的圖片、音頻、視頻、表格恰當地運用到教學內容中,調動學生原有的知識系統,引導學生進行獨立且主動的思考,形成自己的英語思維。
(3)英語教師課后對學生提出多模態的作業。教師要積極地把多模態教學模式融入到課外活動中,布置靈活多樣的課后作業,還可以創建師生評價,師生互評的平臺。這樣做,教師可以清晰地看到自己整個教學流程的優勢和不足。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學水平,培養了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
高職學生機械行業英語閱讀能力的提高依賴于教師合理的教學模式,采用多模態教學模式目前是很好的選擇。在閱讀課堂內外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資源和手段,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進而培養學生用行業英語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提高在機械行業領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適應具有一定英語基礎的機械類人才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