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海榮
【關鍵詞】 地理教學;學習興趣;教學內
容;知識難度;實踐活動
【中圖分類號】 G633.55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8)
04—0118—01
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激發學生地理學習興趣的方法很多,教師可采用幽默的語言,或是通過列舉案例的方式等吸引學生。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眾多方法中,情境法是一種理想的方法。教師創設出一個情境,將抽象的事物具體化,將學生在生活中所接觸到的東西運用到課堂上,運用地理知識對這些常見事物、現象進行解釋,學生相互討論,各抒己見。這樣,課堂氣氛會活躍起來。例如,在上地理課之前,教師可組織學生開展地理信息發布會活動,在課程結束之后,鼓勵學生自行組建地理學習小組,這一系列的活動都屬于情境創設的方式。此外,教師還可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為學生創設情境,學生在多媒體環境下,可通過視頻、圖片等來加深對知識的理解。這樣,即使原本對地理學習不感興趣的學生也會被吸引,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
二、整合教學內容
教學內容的整合是教學模式整合的重點,教學內容整合的方式是選取適宜的話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從對話著手,逐步展開教學內容。教學中離不開對話,對話的質量與教學質量息息相關,為此,教師要學會檢視課堂上的對話。教師在備課時,要將文章的重點、難易點一一劃出,確定話題,將其與教學內容有機結合起來,采用精簡教學流程的方式,降低知識點的理解難度。例如,學習“宇宙中的地球”這一內容,教學目的是讓學生明白地球自轉和公轉的關系,教師可以采用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首先,演示地球的自轉與公轉,隨著地球的旋轉,四季也發生變化。然后,以地球自轉為本節課的話題,讓學生進行談論。當學生說出隨地球自轉會出現春夏秋冬時,教師可以提出正午太陽高度的問題,并讓學生體會為什么會存在春夏秋冬,使學生明白地理知識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讓他們認識到地理的重要性。教師靈活地整合教學內容,采用多媒體開展教學,并給學生發言討論的機會,與學生一道進行總結,可以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提高教學效率。
三、降低知識難度
對于多數文科生而言,地理是一門學習難度較大的學科,很多文科學生出現嚴重的偏科現象,有些學生甚至產生放棄地理學習的念頭。在新課改下,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教師要采用新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與實踐的能力,降低地理知識理解難度,讓學生能透徹地掌握每一個知識點,營造一種輕松的學習氛圍,達到活躍課堂的目的。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以培養學生的創造力與想象力為教學中心,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在課堂上,讓學生進行小組學習,在小組中互相討論,勇于說出自己的看法,再派出代表總結本組討論的結果,向全班同學匯報。在聽完學生的匯報之后,教師要給予鼓勵和肯定,即使學生出現了錯誤表述,教師也不可立馬否定,更不可打擊學生,要對學生存在的錯誤進行分析,鼓勵學生勇于探索、質疑。
四、融入其他學科知識
地理是一門綜合性十分強的學科。教師在地理教學中,不但可將地理知識講給學生,而且可以采用其他學科知識解釋地理現象,將枯燥乏味的講授變得生動有趣,鞏固學生地理學科方面的知識,擴大學生的知識面。例如,巖石風化是一種在太陽輻射、大氣、水和生物作用下出現破碎、疏松及礦物成分次生變化的現象,其受光合作用、酸雨及臭氧層空洞等的影響,這就需要教師運用物理和化學方面的知識進行解釋,從而使得地理知識的講解更加透徹。除此之外,在開展區域地理教學時,教師還可以融入政治、歷史等方面的知識,培養學生的民族責任感。
五、開展實踐活動
新課改下,地理教材在編寫上做了很多改動,教師不可繼續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開展教學工作,因為很多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適用于今天的教學。不管教材在編寫上做了哪些調整,教師都要因材施教,把一個完整的知識結構呈現給學生,從而提高課堂效率。地理和生活息息相關,學生要有效提高地理學習成績,必須參與實踐,通過實踐來鞏固知識,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教師要重視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在備課時,要增加實踐教學這一部分的內容,讓學生參與實踐,自己動手、動腦,全面提高實踐能力。例如,學生根據教師布置的任務,自己收集資料,可制作成PPT交給老師。教師通過學生完成任務的效果,掌握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狀況。
編輯:孟 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