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劍飛
原本是幫助學生學習的學習軟件,卻出現了這些亂七八糟的內容,這種行為不僅嚴重違背著學習APP的初衷,也損害著學生的健康。對于這種現象,應該積極采取措施,運用法制和法治進行凈化,呵護中小學生健康成長。
學習APP的使用對象大都是中小學生,這個群體正處在青春期,需要正確的教育和引導。這些網絡小說,內容充滿暴力,甚至存在很多少兒不宜情節,不僅嚴重危害著中小學生健康,也污染著網絡環境,更違反著相關法規。因此,對于這些黃色內容,應該通過法律去遏制和凈化,這就需要教育部門和公安機關加強對學習APP的監管,給學習APP安裝一套法制過濾器,嚴厲打擊涉黃內容,通過法制和法治來維護學習APP健康和安全。
其實,在學習軟件里推薦一些網文或者小說,也無可厚非,不僅可以豐富孩子的學習,也可以讓孩子在學習之余進行簡短的休息和放松,但是這些小說卻不能“喧賓奪主”,應該服務學習這個主要目標,應該保證學習的主要功能。也就是說,這些網文必須是健康的、有益的,能夠提升學生知識面和視野,不能影響到學習。比如,可以推薦一些經典名著或詩詞,可以推薦一些富含正能量的美文,給人鼓舞和激勵,幫助學生提升道德和素質,樹立核心價值觀,這樣才符合學習APP的功能定位。可是事實卻非如此,這也暴露出相關方面監管的缺失。
不可否認,學習APP的出現符合現實需要,也是網絡時代的必然產物,對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積極性有著一定的積極作用,但是缺乏必要的監督和管理,很容易導致亂象叢生,因此,一方面應該給這些軟件套上法制過濾器,套上法制韁繩;另一方面應該設立門檻,明確資質,加強監管,規范線上教育,這樣才能確保其在法制和健康的軌道上規范運行。
當然,學習APP只是一款學習工具,中小學生和家長們應該理性認識,科學使用,不能一味地迷信和依賴,還應該培養積極思考、獨立解答的習慣和能力,減少使用學習APP,這樣才是教育的正確方式。
編輯:王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