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訊根據北京市疾控中心流感監測結果顯示,2017年11月份起,北京市流感活動度出現上升趨勢,尤其是12月份以來更是呈現出快速增長態勢,發病率為近年來較高水平。本次流感為乙型(Yamagata系)、甲型H1N1和甲型H3N2亞型流感病毒共同流行,目前已達到流感的盛行高峰。2018年1月15日,北京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召開了北京近期流感情況新聞發布會,北京市衛計委副巡視員、新聞發言人高小俊表示,目前北京市流感活動強度上升幅度已呈現出減緩態勢。
高小俊指出,本流行季流感患者的臨床表現符合典型的季節性和周期性流感的基本特征,目前在流感樣病例各年齡組人群中,以0~4歲年齡組人群占比最高。全市報告的流感集中發熱疫情目前大幅下降,2017年最后一周環比與其前一周下降37%,2018年第1周環比2017年最后一周下降74%。截至目前,本市流行的流感病毒基因特性和抗原性未發生明顯變異。
針對下一步流感防治工作,高小俊強調將從六個方面著手。一是繼續持續開展流感監測和疫情研判,掌握流感病毒活動水平及流行動態,及時發布預警信息。二是進一步加強小學和托幼機構防控措施落實情況的督導檢查,嚴防流感在學校和托幼機構蔓延。三是進一步加強醫療機構流感醫療指導和醫療專業技術力量調配,與北京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共同做好藥品采購供應保障。四是發揮中醫藥防治流感的作用,組建專家技術團隊,進入社區指導中醫藥防治流感工作。五是通過分級診療,努力滿足患者,特別是低齡患兒的就醫需求。同時,嚴格落實院內感染防控措施,減少交叉傳染,保證醫療安全。六是進一步加強宣傳動員,運用多種媒體平臺,廣泛深入開展系列流感防控知識宣傳,為群眾提供專業性指導建議。
北京市中醫醫院院長劉清泉表示,流感多為季節性傳染疾病,注射疫苗是最有效的預防措施,只要大家增強個人健康素養,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合理就醫,對癥診療,堅持專群結合,完全是可防可治可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