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蘇州市相城經濟開發區澄陽小學 田秋琴
數學是一門思維與邏輯并重的學科,通過數學手抄報的制作,有利于小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數學知識的整理過程,同時,手抄報制作的形式非常自由,可以還小學生一個生動活潑和富有個性的創造性學習過程,不同于考試給予學生的壓力,這樣的過程更有利于激發小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學習興趣,實現了陶行知先生的“教學做合一”理念,進而全面提升小學生的數學素養。
數學概念的理解和記憶是小學數學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每個單元學完之后,為了方便小學生鞏固知識,教師都需要幫助小學生進行知識脈絡結構的梳理,可是教師苦口婆心地教,小學生未必會心無旁騖地記,常常是“左耳朵聽,右耳朵冒”。手抄報的制作很好地代替了教師對學生的被動灌輸。“單元小結手抄報”的制作過程中,小學生需要自己完成對所學知識點的復習和整理,一方面可以對所學知識查漏補缺,梳理總結,從而對本單元的知識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另一方面可以促進學生溫故知新,在新知識的整理過程中,小學生也許會發現別有洞天,在回顧知識的過程中,從另一個角度對舊知識產生新的理解。將每個章節的知識點都做成手抄報后,在期末考試的時候,學生可以通過翻閱手抄報完成復習,方便快捷。
手抄報制作過程中可以加入大量的圖畫和邊框,讓整個版面圖文并茂,非常有利于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以認知長方形和正方形為例,有個六年級學生從爸爸那里得到指點,制作了一個表格:
表1 長方形和正方形重要知識匯總表
這個學生非常細心地將長方體和正方體的概念、面積、體積計算公式等一一列出,對于重點知識還用彩色鉛筆做了區分和標注,從中可以一目了然地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體積及容積的計算公式及其區別。學生自己說為了把這個表格做好,在草稿紙上畫了一大推,在過程中,他就很好地提升了自己的動手能力和整體布局構思能力,對自己的能力提升具有重要意義。
新課改下要注重培養小學生的創新意識,這點在課本里面體現得非常好,章節里面穿插了很多“想一想”“做一做”“猜一猜”“試一試”等趣味性知識,可在常規思維外給予小學生很強的啟迪。在手抄報制作過程中,許多小學生也旁征博引,創造出諸多亮點。例如學習“四則混合運算”這部分內容時,概念方面的知識比較少,因此同學們就別出心裁,有的同學開設了“錯題驛站”,把典型題目易錯點進行了梳理;有的同學總結出“棒棒堂”,把簡便計算方法一一進行羅列;還有的同學引入“奇思妙想”環節,把湊整、轉換、搭配總結成口訣與大家分享。經過這樣一些精巧的構思之后,我發現手抄報已經不再是我給他們布置的課外作業,而是變成了小學生們學習探討和經驗交流的重要平臺,每個學生都可以從中學到許多新思維。
首先,要幫助小學生養成知識整理的好習慣。手抄報中的很多知識其實與小學生日常密切相關,只是很多時候,小學生自身沒有整理和總結的意識,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做好學生的榜樣。以課件制作為例,為了減少工作量,如果只是把書本的知識照搬到課上,或者從其他老師那里借來教案敷衍了事,那么同學們也不會喜歡你的課程。只有密切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根據學生的長處和短板耐心指導小學生,這才能引起學生的共鳴。其次,要珍視小學生的每一次付出和進步。對于小學生制作的每一份手抄報,教師都要認真品評,小學生們認知尚處于初級階段,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不強,考慮問題也不一定那么全面,一份手抄報制作的過程需要耗費他們很多時間和精力,盡管初學階段,他們的作品“琳瑯滿目”,有的滿滿當當,有的十分簡單,甚至有的還有點“怪異”,但是對于每一件作品,教師都要給予他們積極的肯定和中肯的評價,從普通的文筆中發現他們的亮點,一定要給予小學生更多的鼓勵,讓小學生逐步愛上制作手抄報。教師更不能將其作為可有可無的額外工作,而是要上升到培養小學生數學素養的戰略高度來認真指導和教學。最后,借助手抄報促進小學合作學習和能力發展。通過持之以恒的堅持,小學生的手抄報越來越多,教師可以讓小學生積攢起來,期末的時候可以讓小學生都拿出來看一看、比一比、評一評,一定會起到很好的效果。小學數學教師要充分利用手抄報這個平臺,積極培養小學生動手操作、合作學習的能力,這也是培養小學生數學素養的重要方面。
綜上,小學數學教學一定要在提升小學生的數學素養方面下功夫,讓小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中學習數學知識,同時還要使他們得到綜合鍛煉,要將所學知識真正運用到自己的實踐中,從而使學生“學”與“做”結合起來,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小學階段是學生興趣培養和能力提升的關鍵時期,手抄報的制作既避免了灌輸式教學帶給小學生的負面影響,又能夠讓創新與合作等多方面促進小學生全面發展,值得我們去正確引導學生并加以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