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林業與生態》欄目實踐為例"/>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周建梅,朱覃思
(《林業與生態》編輯部,湖南 長沙 410004;深圳市國電科技通信有限公司,廣東 深圳 518000)
什么是欄目?欄目是期刊將特定反映、討論和研究某事件、某方面、某學科、某領域,乃至某問題組織的專門文稿,按(類別)內容性質冠以名目,編排組合的版面[1]。期刊欄目是展示期刊風格、特色的重要表現方式。如果說期刊的辦刊宗旨是“神”,那么選題策劃形成的欄目及欄目下的文章就是期刊的“形”。如何有效處理好二者之間的關系,實現“神形合一”,展現期刊的最佳表達效果,是期刊界普遍關心的話題。通過精心策劃的優秀欄目,不僅給讀者帶來耳目一新的感覺,還能給刊物帶來畫龍點睛之效和生機勃勃的活力。在這里,筆者以近年來湖南期刊協會開展的歷屆期刊“優秀欄目”評選結果為研究范例,結合《林業與生態》期刊的欄目策劃與運營實踐,對期刊優秀欄目做些共性分析,對欄目選題策劃作些基本探索,以期對辦刊實踐有所啟發。
湖南省期刊協會是隸屬于省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管轄的官方協會。近年來,省期刊協會連續開展了幾屆全省期刊“優秀欄目”評選活動。分析近年來的評選結果,得知“優秀欄目”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大類型:
一是學科優勢類。主要是依托大學優勢學科發展而成的學報類期刊,《湖南大學學報(自科版)》的“機械工程”、《湖南中醫藥大學學報》的“名醫擷華”、《南華大學學報(社科版)》的“核工業經濟與管理”、《長沙理工大學學報(社科版)》的“科技哲學研究”可列入這個類型。比如,湖南大學的機械工程專業綜合實力在全國排名靠前,因為“近水樓臺先得月”,學報可以搶得先機,獲取“獨家新聞”性質的優質稿件。
二是深度解讀類。偏向于行業新聞的政策解讀或時政新聞的深度報道,《新湘評論》的“本期話題”、《林業與生態》的“特別策劃”、《湘潮》的“特稿”、《湖南教育》的“新聞視點”、《大學教育科學》的“教育前沿”、《湖南安全與防災》的“本期策劃”、《湖南農業》的“重點報道”、《老年人》的“社會紀實”、《人民之友》的“關注”都屬于此類型。
三是地緣優勢類。因辦刊所在地獨特的地域文化或歷史文化積累發展而成,《湖南大學學報(社科版)》的“岳麓書院與傳統文化”、《長沙大學學報》的“長沙文化”、《湖南科技學院學報》(位于湖南省永州市)的“柳宗元研究”屬于此類型。
四是品牌打造類。刊社根據辦刊宗旨、讀者群特征、市場形勢等傾力打造的品牌欄目,《小學生導刊》的“大拇指行動”、《幼兒畫刊》的“無字書”、《年輕人》的“正青春專欄”則屬于此類型。
綜合分析欄目的特點,顯示出以下四個共同特征:
一是欄目創辦時間較長。欄目基本都是創辦了三年以上,有的甚至超過十年。《林業與生態》雜志的“科技長廊”欄目(獲評第二屆湖南省期刊“優秀欄目”),自1985年設立后,就一直保留并延續至今。“特別策劃”欄目(獲評第五屆湖南省期刊“優秀欄目”)于2010年創辦,至今也有7個年頭。兩個欄目均在讀者、市場等多方面的多重考驗下,并經過多年的實踐摸索與經驗積累,堅持了下來。
二是欄目是期刊的辦刊重點或核心所在。學科優勢類欄目,基本上代表了學報期刊的辦刊重點、辦刊價值和辦刊優勢,也是期刊賴以生存的重要基礎。時政解讀類優秀欄目,也都是代表了當前社會或是本行業最熱門、最前沿、最重要的話題深度解讀,是期刊份量最重的所在。地緣優勢類欄目,因地而起,后天培育養成,并在本地形成一股理論研究“云團效應”。品牌打造類欄目,聚集了編輯部(期刊社)的所有優勢資源,有著最資深的編輯、最優勢的團隊、最靠譜的稿源、最得力的市場。《林業與生態》雜志的“科技長廊”欄目就是如此。雜志讀者以林業生產經營和管理者居多,因此,推介、普及林業科學技術是本刊的首要任務,在本刊眾多欄目中所占份量也最重。欄目每期刊載6—8個版面、8—10篇應用技術文章,每篇文章都有很強的技術指導性和實用可操作性。
三是欄目都由資深編輯主持。因為欄目承載了體現辦刊宗旨、展示期刊價值、反映期刊優勢的重任,編輯大多由經驗豐富、資歷深厚的編輯或編輯部主任、(副)總編帶領的編輯團隊擔當,因而在稿件的主題策劃、甄選把關、編輯加工等方面更有優勢。《林業與生態》雜志的“特別策劃”欄目由總編帶領團隊執行采編工作。
四是欄目反響大、效果好。學科優勢類欄目,文章轉載率和引用因子高,以社會效益評估效果更為顯著。地緣優勢類欄目,還起到了名欄帶動名刊的作用。比如“柳宗元研究”的業界知名度比《湖南科技學院學報》更高一籌。時政解讀類和品牌打造類欄目,則是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得益彰,帶來良好的綜合效應。《林業與生態》“科技長廊”欄目刊登的《對GGR綠色植物生長調節劑的推廣》《油茶優良品種選育新技術介紹》等科技指導文章,對全省林業生產經營產生了顯著成效。據測算,近年來,全省造林綠化使用了GGR綠色植物生長調節劑,造林效率提高了20%以上,也間接促進了刊物的訂閱發行。
在期刊產業化、市場化競爭日益激烈的新形勢下,適時把握讀者和市場需求,在確保刊物特色的基礎上,積極創新、與時俱進、超前準確地策劃出新欄目,顯得十分重要。如何在讀者的千挑萬選和市場的優勝劣汰中錘煉出優秀欄目,筆者結合上述分析,認為以下幾個方面值得深思。
一是欄目創辦前的兩個“符合”。一是符合期刊宗旨。欄目的創辦不能脫離刊物的性質、宗旨,這是欄目創辦的基礎,也是賴以生存的根基,其重要性不贅述。二是符合期刊優勢。創辦欄目時,要對欄目的優勢和劣勢等影響因素進行綜合分析,包括刊社、主管單位、主辦單位能夠提供的平臺有多大,能夠征集到的稿源有多少,刊物自身的各種影響力如何等等。建議在欄目創建前,編輯部召集刊物編委和行業專家學者,對欄目創辦的可行性進行調研、論證、分析,對欄目設置有一個準確的定位,對欄目的運行有一個長遠的規劃,對可能遇到的困難有一個應對預案,不至于欄目風格不一致、內容不延續,或者突然叫停。
2015年和2016年的《林業與生態》曾運行過“名家論壇”欄目,主要刊發國內外生態、林業等名家、大家的原創署名文章,包括時任國家林業局局長賈治邦、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王兵教授,及北京林業大學、南京林業大學等林業高等院校專家、教授的文章。讀者反響強烈,評價很高。今年初,受限于優秀稿源的欠缺及期刊平臺的局限性,不得已欄目暫停。有讀者專門打電話來要求辦下去。目前編輯部正在考慮與省林學會、中南林業科技大學等專家團隊合作,重新開欄。
二是欄目質量的兩個“把關”。一是內容質量的把關。內容質量是決定欄目質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稿件質量判斷上,要根據欄目涉及話題的背景和發展趨勢,從深度、精度、廣度等角度,綜合判斷內容的價值。能否擁有高質量的稿源,往往成為欄目決勝千里的重要影響因素。因此,在辦刊觀念上,編輯要從過去的“來稿加工”向“主動出擊”轉變。除了利用刊社已有資源外,還要主動出擊,與國內知名學術團體、知名專家建立聯系,以名家帶動欄目,提高欄目質量和知名度。在作者選擇上,要做到“不唯名家至上,不低看后起之秀”,認真對待每一篇稿件。《林業與生態》雜志就在林業高等院校、有著文學愛好的學生中挖掘,培育了一批優秀的科普文作者。二是欄目導向的把關。欄目建立后就要持之以恒、精心培育,既要保證有充足的優秀稿源,又要根據讀者喜歡關注的行業前沿問題、熱點問題、重點問題,適時發掘新觀點、新看法等創新文章,同時還要根據刊期的延續,保證欄目文章內容的連續性。在質量把關和導向把關方面,刊社除了堅持使用“三審制”以外,還可以嘗試借鑒高等教育出版社王方憲編審提出的“三觀法”審核,從宏觀、中觀、微觀三個層面對稿件質量進行把關。宏觀層面的審稿,要求全盤把握,從橫縱向進行整體觀照,從本刊欄目主題與他刊主題是否“撞衫”、觀點方向與當前政策大勢是否相符、側重點與讀者需求是否吻合等多方面綜合把握。中觀層面的審稿,重點看稿件的標題是否概括全文、上下轉承邏輯關系是否嚴密準確、內容是否全面等。微觀層面的審稿,與編輯加工的逐字逐句細讀不同,可挑選局部重點段落,對文字語言風格、圖文對應、歷史的表述等提出修改意見。對于專業性很強的文章,還要提請外審專家審稿。
三是欄目運營的兩個“保障”。一是優秀編輯團隊的保障。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副局長吳尚之在中國編輯學會第16屆年會開幕式講話中指出:“編輯人才是編輯出版事業發展的基礎力量。沒有一流的編輯就沒有一流的出版物。編輯培育精品,精品成就人才。”[2]同樣,編輯是欄目選題策劃的直接踐行者,沒有一流的編輯就沒有一流的欄目。編輯團隊的理論素養、編輯業務、發現力、策劃力等綜合能力如何,是決定欄目質量的關鍵。編輯的價值在于對稿件的刊登價值作出準確的判斷,因而欄目編輯不僅要具備扎實的編輯理論知識,還要有較廣的知識面,最好是在欄目相關的專業上有所專長,才能作出比較準確的判斷。同時,還要對這個欄目涉及的專業發展趨勢深度了解,根據時代和形勢的發展需要,對欄目內容作出相應的調整。同時,還要像前文描述的那樣,主動出擊,外出聯絡,建立良好的作者資源網絡。二是刊社對欄目支持的保障。刊社要善于利用主辦單位、主管單位的平臺,掌握行業動態,并通過組織、承辦或參加高水平的行業會議,與相關領域專家學者建立聯系。同時,又要跳出主管單位、主辦單位的局限,立足本行業的優勢和特色,與外省乃至國外行業專家建立聯系渠道,提高欄目檔次。作為刊社自身,還要充分利用已有市場,以“人無我有、人有我特”的理念,將欄目對外打造成“有鮮明特色、有理論水平、有借鑒意義、有可讀價值”的“四有”品牌欄目,實現名欄與名刊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1]龔維忠.現代期刊編輯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2]吳尚之.努力培養更多優秀編輯人才[J].中國編輯,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