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建華
摘 要:我們的語文教學應該選擇出一個全新的、充滿活力的開放模式。語文開放后,它仍然姓“語”,通過開放,它的工具體、人文性的學科特點得到了更加充分的體現,它能更加充分地實現多元化發展目標,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為學生終身可持續發展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教學模式;開放;學生
每節課都來唱、跳、畫,這就是在貫徹“開放”、“整合”、“滲透”理念嗎?當然,這種形式為打破傳統、激活課堂、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的確發揮了重要作用,應該充分肯定,但是這還很不夠,顯得膚淺、單薄。有時對此心存疑慮:“學科開放了,整合了,語文學科特點還要不要?”“語文課程搞成這樣的‘四不象,語文到底‘姓什么?”還有的對開放持否定態度:“語文學科倒是開放了,可是到頭種了別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得不償失。”……這些反應可能人數不在少數。那么如何構建開放式語文課堂教學模式?在中加快一年了,自己也在慢慢的嘗試一些新的教法,新的學法,誠然不知結果如何,但我想實踐才能出真知,也許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開放教學目標
自己的語文課總是有些傳統,傳統的語文教學,重視基礎知識的傳授和基本能力的培養,這是語文教學的一大優勢,由于過于強調這種優勢,又造成了許多弊端,我們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把讀懂課文,理解字、詞、句、了解段落大意、中心思想作為教學目標,說到底也就是強調知識與能力的工具性目標。這種目標過于單一,明顯忽視情感、態度、價值觀等人文性目標,由于過分講求知識系統化,把語文當作死的工具,造成語文課時量雖然多,但學生收獲甚小。開放式課堂教學意味著對目標多元化的認同,三維目標體現了語文教學目標的多元性,除了“知識和能力”目標外,首次明確提出了“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立體目標,將學習過程和積極體驗、科學方法、良好習慣、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形成都納入語文學習的目標,使語文呈現豐富多彩的人文性育人魅力。比如在講授《中國小說欣賞》時,節選有中國四大名著,這應該是每個中國人感到驕傲和自豪的文化遺產,不應該僅僅停留在知識層面,還應提升到情感態度的層面,讓學生有一種民族自豪感,并且把這一情愫傳遞到世界各地。
二、開放教學過程
1.課堂向課前開放。
傳統的語文教學是上了課才向學生公布教學內容,教學起點從零開始,學生時時處在被動接受的地位。而開放式教學則先向學生公布教學內容,學生事先可通過查找資料、搜集信息、預習新課,對新授教學內容有充分的了解和準備。正式教學時學生則處在相當的起點,學習過程時時處在主動探求之中。如何講授《中國小說欣賞》是讓我感到困惑的一件事,那么多長篇巨制,九個單元,18篇作品,怎么講?學生怎么學?讀到前言的一句話讓我對自己的構想有了底氣,“學生能對所選的優秀的中國小說有所了解,這已經是了不起的成績了”,現在的課堂不應是講堂,應是學堂,我先向學生公布教學內容,制定一定的考核機制,讓學生去學,學生去了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實踐兩周以來,有些學生主動在網上查閱,甚至去圖書館搜集資料,遠遠超出我的想象,感覺效果不錯,這給了我許多嘗試的勇氣。
2.課堂向課后開放。
傳統封閉式教學是把所有問題解決在課內,而開放式教學則提倡把問題帶出課外,帶向生活,帶向家庭,帶向社會,帶向終生。如我教《清兵衛與葫蘆》一文時,課上讓學生討論:如果你是清兵衛,你是父親或者教員,你會怎么做?課堂上我不給統一答案,讓學生課后去思考,去請教,把這一人生觀問題帶到課后,帶入生活,陶冶情操,受益終生。
三、開放教學評價
開放的語文教學模式應該有開放的評價機制,評價不應該只是一張考卷、一個分數來評價學生,評價體系應該是多元的、三維的。
當然,我們評價的目的不僅是為了考察學生實現課程目標的程度,更是為了檢驗和改進學生的語文學習和教師的教學,改善課程設計,完善教學過程,從而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要突出語文課程評價的整體性和綜合性,要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等幾方面進行評價,以全面考察學生的語文素養。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都是必要的,但應加強形成性評價。提倡采用成長記錄的方式,收集到能夠反映學生語文學習過程和結果的資料,關注學生的學習成長過程,激勵良好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形成。
當然,考試也還是評價的方式之一。我們應該根據各學段目標達成的要求,采用多種評價方式,抓住關鍵,突出重點,進行全面、綜合、科學、合理的評價,真正從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促進每個學生的健康發展來制定評價體系。
在今天,“開放”成了這個時代的鮮明主題。以開放的態度學習借鑒別人的經驗,使語文教學走向了現代,走向了大眾,走向了初步的繁榮,我們堅信:不管現實生活是多么復雜和易變,也不管歷史是多么沉重和悠遠,選擇開放是必定無疑的。今天的改變,從其根本意義說就是一種選擇、一種開放、一種機會、一種創新。我們的整個民族在選擇、在創造機會,我們每個人在選擇、在抓住機會,我們的語文教學也必將在這場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教育改革中選擇出一個全新的、充滿活力的開放模式。語文開放后,它仍然姓“語”,通過開放,它的工具體、人文性的學科特點得到了更加充分的體現,它能更加充分地實現多化元發展目標,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為學生終身可持續發展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
太陽總會冉冉升起,一定會照得江邊的花比火還要紅艷,新的開放的科學的語文教學模式一定會有一個美麗的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