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旋
摘 要:數學史和數學教育的結合,讓我們更好的更深入的了解數學,當我們深入接觸數學后,我們將對全世界全人類的文明發展大有裨益。當具體到數學教育的方方面面來說,數學史有著極高的教育價值:它對學生產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有幫助;它對教師對學生進行愛國愛民族精神教育有幫助;它對學生形成以辯證的思維看待世界有幫助;它對培養學生的堅強意志有幫助。
關鍵詞:數學史;數學教育;價值
一、什么是數學史
數學史是一門研究數學科學發生發展及其規律的科學,也研究數學的歷史。數學史研究對象不僅包括中小學課本上的數學知識,還含有歷史學、哲學、文化學、宗教等社會科學與人文科學的知識,這是一門綜合性學科。
數學史屬于史學領域和數學科學領域。我們在深入探索數學的本質時,要遵循史學規律和數理科學的發展進程。我們可以把數理分析作為輔助來研究數學史,在缺乏真實的材料面前,對古時候的數學知識和方法特點進行數學原理分析。古代與現代文明之間的關聯現實中就是我們的數理分析。
二、數學史在數學學習中的價值體現
1.幫助教師對學生人格進行培養,通過引導讓學生對數學感興趣,從而自發的主動地學習數學。學生最好的學習方法是興趣引導學習,我們要怎樣激發學生探索和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呢?最好的方法就是尋找每一個數學課題的背后蘊含著的歷史故事,通過故事引導學生進入數學學習的海洋。古代和近現代數學家科學態度的嚴謹性和探索精神的不屈不撓,都影響著學生在生活和學習中度過一個又一個挫折和困難。一位數學家名為奧勒倫紹在18世紀的時候說過:我永遠都無法忘掉的記憶是是在蘇格蘭的圣里奧納茲的時候,我的宿舍管理員送給我的一本開發人心智的書,它就是H .W .Turnbull的《大數學家》。我認為我們都應該看一本講述在某領域有極大成就的偉人的書籍或傳記,特別是對于那些對某個特定學科有興趣的年輕人而言。如果我在我記事的那一刻知道了我與數學會有一生的緣分,并且不能改變,那么那一刻我就將開始閱讀這本辭藻優美的歷史書。我們不可能確信某個數學故事會成就一個偉大的數學家,但數學史這門科目一定對培養學生的人格有幫助。教師引導學生領略數學的美以及它背后所蘊含著的故事,讓學生自動自發的去探索和學習數學,在數學的學習道路上走的踏實而堅定。
2.培養學生愛國愛民族的社會主義精神。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愛國教育的時候,可以引領學生經歷一位位數學家們的愛國路程,講述他們的故事。比如在中國剛剛解放時,華羅庚和其他許多在國外游學的數學家們不被金錢所迷惑,毅然決然的回到了祖國,為我們國家的數學事業及教育事業奉獻終生。通過這些事跡,學生們大多會有所領悟,從他們身上汲取到高尚的道德品質已經人文主義素養。學生就會知道,我們不僅僅為自己而學習,更是在為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民族,我們的社會更加繁榮昌盛在學習。當學生今后在面臨著金錢等誘惑時,強烈的愛國愛民族之心就會引領他們判斷出正確的方向,這也是對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和世界觀大有幫助。
3.培養學生用辯證的思維看待世界。我們不難發現,數學歷史其根本是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斗爭的歷史。從數的角度看,有大小比較、整數與小數的區別,有加與減、乘與除的運算過程。從形的角度看,有直與曲的不同、凸與凹的特點、連續與離散,還有常量與變量、微分與積分、收斂與發散的計算表示、有窮與無窮、精確與模糊的概念層次。正是因為有了這些不同,他們相互進行碰撞,融合,我們的才會不斷地對它進行摸索,這樣才得以發展和壯大我們的數學事業。這也讓學生在平時的學習和探索中,促進他們形成辯證看待世界的觀念。
4.培養刻苦鉆研的堅強意志和不屈不撓的拼搏精神。對學生而言,觸動很大的是每一位數學家的成長經歷,在這些經歷中,蘊含著種種挫折,也蘊含著他們執著追求數學科學的精神,也蘊含著他們刻苦鉆研的堅強意志。因此,教師在向學生傳播數學知識外,更應該穿插偉大的數學家的動人故事,無論在課內還是課外時間。在數學文明中,有這樣一個故事,無理數的發現者是古希臘畢達哥拉斯學派的希帕蘇斯,某天,他勇敢地向自己的老師提出自己的疑問,這也因此產生了數學發展歷史上最偉大的發現——無理數。但是這在當時的環境下,是不同于他所在學派的教義——“萬物皆整數”。所以在他堅持自己的真理,不懼威脅,最終被教派里的其他人扔進了大海。他也因此成了數學史上第一個為數學真理獻身的數學家。通過教師的講解,一個個鮮活的故事呈現在學生面前,通過故事培養他們堅強的意志,他們就會擁有堅韌的毅力去斬斷學習道路上的叢叢荊棘。
三、結束語
從前文所述的內容中我們不難看到,結合數學史進行數學教學具有重大的價值和意義,它就像一片巨大的汪洋,讓我們去探索其中的奧秘。教師在教學時除了提高自身的職業素養,更應引導學生去探索數學,學習數學,理解數學,進而掌握數學。在數學的學習中,我們不但要去學習數學,而更應體會到數學帶給我們的快樂,數學的學習中蘊含著的不僅僅是知識,還有生命不同所在的意義,對數學進行探索對學生人生發展也起著助力作用。
參考文獻:
[1] 辛春義,鄭家湘.加強數學史知識學習提高學生數學素養[J].濰坊教育學院學報,2010年6期.
[2] 李勁.在數學教學中融入數學史內容的重要意義[J].河西學院學報,2015年2期.
[3] 李丹艷.數學史在數學教學中的價值[J].科學導報,2015年6期.
[4] 陳朝東,李欣蓮,王利.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對數學史學習的定位與思考[J].教育導刊(上半月),2016年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