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庭梅 朗蘭
摘要:畜牧養殖一直是我國傳統的產業,具有悠久的發展歷史,隨著新世紀新階段科學技術的不斷創新,傳統養殖業逐漸轉變養殖模式,從傳統的散養逐步過渡到規模化圈養,養殖技術不斷更新完善,基礎性設施比較先進,為圈養提供了很好的客觀條件。很容易導致疾病的發生和蔓延,有時會因某一種疾病感染而使整個群體發病,造成大批的死亡,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因此,羊疾病的防治非常重要。本文研究主要對羊傳染性膿皰與傳染性角膜炎混合感染的診斷和防治措施進行探討分析。
關鍵詞:羊傳染性膿疤;傳染性角膜炎;混合感染;診斷;防治
羊傳染性膿皰也叫傳染性膿皰性皮炎、羊口瘡,羊群發生該疾病主要是因為羊口瘡病毒所引起的,這是一種急性接觸性傳染病。羊傳染性膿皰的臨床特征,主要表現為羊唇、鼻、眼瞼、乳房、外陰、口角、口腔黏膜發生丘疹,有水泡、膿皰以及痂皮等出現。所以,應該采取綜合防治措施來對羊傳染性膿皰與傳染性角膜炎的混合感染進行診斷防治。
1臨床癥狀
羊傳染性膿皰與傳染性角膜炎混合感染疾病,是一種具有較強傳染性、傳播速度較快的疾病,羊群一旦感染上該疾病,就會呈現出群發的狀態,感染病羊不存在性別差異,6個月以下的羔羊是發病最高的群體,尤其在和發病供養交配過的母羊身上有較強的疾病特征。該疾病的潛伏期一般在3天左右,病羊的唇部、鼻鏡、口角以及眼瞼上都會出現膿皰、融合性丘疹以及水泡等。與公羊交配過的母羊,除了這些部位之外,在其尾內側、肛門、乳房以及外陰部分也會出現散在性丘疹、膿皰、痂皮以及水泡等。一部分病羊口腔黏膜、齒齦以及舌面等會出現水泡以及爛斑。
傳染性角膜炎通常會表現出結膜炎以及角膜炎兩類。很多患病羊會出現一眼患病,之后另外一只眼會被波及患病,當一側發病較為嚴重的時候,另外一側則較強。在發病初期的病羊,會出現結膜炎癥狀,表現為流淚、眼瞼半閉以及羞明。病羊眼內角會留出粘液性分泌物,之后會逐漸變為膿性分泌物。病羊上下眼瞼會出現腫脹疼痛,且結膜潮紅,還會出現樹枝狀充血,之后會引發角膜混濁、角膜潰瘍以及角膜炎,晶狀體還可能脫落,進而導致病羊永久性失明。
2診斷措施
可以根據羊傳染性膿皰與傳染性角膜炎混合感染的臨床癥狀、流行病學進行診斷,還可以根據病羊剝離痂皮之后呈現的桑葚樣變化的淺粉紅色乳頭狀真皮來進行診斷?;疾⊙驎憩F出眼瞼半閉、流淚以及羞明等癥狀,眼內角還有黏性分泌物以及漿液流出。羊的上下眼瞼腫脹且結膜潮紅,有樹枝狀充血,就能將其診斷為傳染性膿皰與傳染性角膜炎混合感染。
3防治措施
3.1做好飼養管理工作
要做好羊傳染性膿皰與傳染性角膜炎混合感染的防治工作,首先應該做好飼養管理工作,尤其要做好冬春季節以及秋膘補飼工作。在平日應該對羊圈進行定期清掃以及消毒,確保羊圈內有清潔的衛生以及新鮮的空氣。在冬春季節,還需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在羊圈內墊草或者補飼的時候應該將竹簽以及鐵絲等尖銳物撿出來,避免羊只皮膚以及黏膜被刺傷。喂養草料還應該進行科學的搭配,同時為羊只補充合理的礦物質,這樣能保證羊只有全面的營養,還應該為羊只喂食適量的食鹽,避免羊只因為啃土而損傷到口唇黏膜。
3.2做好產地的檢疫工作
在進行引種工作的時候,應該嚴格按照相關規定來對檢疫進行申報,在經過動物衛生監督機構確認之后,才能對引種地的檢疫對象是根據國家規定進行了免疫、沒有出現動物疫情等進行確定,還需要在確認其屬于有效保護期內,確認了臨床健康,才能進行引種工作。在引種之后還應該進行為期3周左右的種羊隔離觀察,在其合格之后才能對其進行混群飼養。另外,還要做好一年一次的羊口瘡弱毒疫苗的免疫接種工作,提高該疾病的預防效率。除此之外,還應該做好嚴格的消毒工作,針對病羊污染過的圈舍、飼料、器械以及場地等,都要采用消毒威或者石灰水進行全面消毒,這樣能有效殺滅病原微生物,同時還能無害化處理病死羊只,避免疫源出現擴散。
3.3采取有效的藥物治療
為了能避免出現繼發感染,應該對病羊采取藥物治療。針對傳染性膿皰病羊只,應該采取消炎、口腔清洗以及收斂等治療方式??梢韵扔?%濃度的高錳酸鉀溶液以及1.5%的熱鹽水來進行病羊口腔清洗,將病羊口腔內的污物清除干凈,之后再采取每天兩次的方式,用3%的龍膽紫或者碘甘油來對病羊創面進行涂擦治療;也可以采用5%的碘伏來對病羊患處進行清洗,并向病羊注射抗菌素、病毒靈等藥物,提高治療效率,同時避免出現繼發感染。另外,可以采取3%左右的硼酸液來清洗病羊眼睛,將其擦干之后,每天兩次再用4%左右的弱蛋白銀溶液滴入結膜囊中,以此來進行傳染性角膜炎的治療。如果病羊的角膜混濁,可以采用滴視明露眼藥水的方式來進行治療。
4結語
羊傳染性膿皰與傳染性角膜炎混合感染是一種多發,常見的傳染病,在羊養殖中會經常性的出現,此類病菌對外界的抵抗力比較強,如果養殖場沒有做好相應的預防治療往往會造成比較嚴重的后果。因此,在養殖中,要做好檢疫、飼養管理以及防疫疫苗的接種事情。盡可能的避免相關疾病的發生,即使發生也能將損失最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