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曉峰


【摘要】目的:研究冠心病合并腦梗死應用阿托伐他汀聯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療的臨床效果。方法:挑選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84例冠心病合并腦梗死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將其分成對照組、觀察組各42例,對照組采用常規的治療措施,觀察組給予阿托伐他汀聯合苯磺酸氨氯地平進行治療,對比兩組治療前后的心肌酶、血脂以及神經功能評分。結果:治療前,兩組患者的血脂、心肌酶、神經功能評分均無明顯差異;治療后,兩組各項指標均有所改善,但觀察組患者的TC、LDL-C、HDL-C、LDH、CK-MB均較對照組更高,且各組比較均有顯著差異,P<0.05,有統計學意義;此外,觀察組的神經功能評分高于對照組,P 【關鍵詞】冠心病;腦梗死;阿托伐他汀;苯磺酸氨氯地平;臨床研究 冠心病屬于臨床上極為常見的一種缺血性疾病,主要是因患者的冠狀動脈發生粥樣硬化堵塞血管導致心肌出現缺氧、缺血現象[1];而腦梗死主要是因腦部形成血栓導致血液無法維持正常的供應出現的缺血、壞死情況。以此可以發現,則兩種疾病均是因動脈粥樣硬化引起,據不完全統計,該病癥在老年人群中的患病率為79.90%,且逐年升高;而冠心病合并腦梗死疾病作為一種嚴重的心腦血管疾病,其發病率也隨之上升、發病范圍逐漸擴大。早前臨床上常采用降血脂、穩定斑塊、改善循環等對癥支持治療措施,但臨床療效不是很顯著,對患者心肌改善情況不是很好[2]。本文對院內部分冠心病合并腦梗死患者使用阿托伐他汀與苯磺酸氨氯地平聯合治療,研究其臨床效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84例冠心病合并腦梗死患者定為研究樣本,明確其就診時間均為2017年3月~2018年4月,依照隨機數字表法分成對照組(42例)、觀察組(42例)。經診斷發現,84例患者均符合美國心臟病學會中關于冠心病的診斷標準以及全國第四屆腦血管學會會議中關于腦梗死的診斷標準,治療前患者、家屬已簽署治療同意書,經過醫院倫理委員會同意。84例患者中己排除心肌炎、心力衰竭、肝腎等存在異常、糖尿病、神經存在障礙、惡性腫瘤等。對照組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16例;最小年齡56歲,最大年齡83歲,平均年齡為72.05±1.67歲;病程范圍在2~11年之間,平均病程為6.48±1.03年。觀察組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7例;最小年齡55歲,最大年齡82歲,平均年齡為71.84±1.35歲;病程范圍在2~12年之間,平均病程為6.56±1.27年。對比兩組患者的基本信息,發現其差異均較小,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治療措施,具體有:將40mL的丹紅注射液(山東丹紅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220026866)倒入250mL的5%葡萄糖注射液中進行稀釋,為患者進行靜脈滴注,1天1次;給予阿司匹林(桂林南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45021385)口服使用,1次lOOmg,1天1次;予以硝酸異山梨酯片(山東博山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7022795)口服,1次6mg,1天2次;使用氟桂利嗪(南昌弘益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80563),1次6mg,1天1次,于晚上服用,連續治療4周。 觀察組在上述基礎分別添加阿托伐他汀(浙江新東港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33127)、苯磺酸氨氯地平(宜昌東陽光長江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6843)進行治療,用法用量:口服20mg的阿托伐他汀,1天1次;予以5mg的苯磺酸氨氯地平口服使用,1天1次,持續治療4周。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前后的血脂、心肌酶各項指標進行檢測,其中TC、LDL-C、HDL-C水平均使用血脂自動檢測儀進行測定,LDH使用速率法檢測,CK-MB使用免疫抑制法進行測定;采用歐洲卒中量表對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神經功能進行評估,包括意識、理解力、言語、水平凝視、伸腕等內容,分數越高說明患者神經功能恢復情況越好。 1.4 統計學處理 本次數據的分析處理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進行,百分比(%)表示計數資料,行X2檢驗;均數土標準差(x±s)表示,行t檢驗。若P<0.05,說明組間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比較兩組治療前后的各項血脂指標 比較發現,兩組治療前的各項血脂指標均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的TC、LDL-C、HDL-C水平均有所改善,但與觀察組相比,對照組TC、LDL-C含量更高,而HDL-C更低些,且比較均出現P<0.05,說明存在較大的統計學差異。詳細數據見表1。 2.2 比較兩組治療前后的心肌酶各項指標及神經功能評分 治療前,兩組的心肌酶指標、神經功能評分差異較小(P>0.05);治療后,兩組的LDH、CK-MB水平均有所降低,神經功能評分明顯升高,但觀察組患者的各項指標改善情況更優,且P<0.05,差異顯著。詳細數據見表2。 3 討論 對于冠心病合并腦梗死患者的治療主要是以降壓、降脂為目的,常使用改善微循環、抗血小板等各項對癥治療措施,但臨床療效并不是很顯著,血壓、血脂、心肌酶等相關指標的改善水平不是很好。阿托伐他汀屬于一種HMG-CoA還原酶具有良好選擇性的抑制劑,治療過程中主要是利用HMG-CoA還原酶以及膽固醇生成的抑制將患者體內的血漿膽固醇、脂蛋白明顯降低[3];而且,該藥物在抑制HMG-CoA還原酶的同時增加患者肝細胞表面的LDL受體結合的數量,從而加強LDL-C的攝取、分解代謝功能,在肝細胞合成TC的過程中起到明顯的抑制效果,進而提高體內的HDL-C水平,達到良好的降脂目的。苯磺酸氨氯地平屬于一種二氫吡啶類鈣拮抗劑,具有極佳的慢通道阻滯效果,使用過程中該藥物的藥物可直接作用于患者體內的血管平滑肌,可選擇性地抑制利用特異性離子通道進入平滑肌、心肌細胞,對脂類的合成、代謝具有一定的影響作用,降脂作用顯著[4];而且,苯磺酸氨氯地平又可作為一種外周動脈擴張劑,舒張血管平滑肌,可將患者外周血管的阻力明顯降低,達到良好的降低效果。因此,將上述兩種藥物聯合使用可達到良好的降脂、降壓作用,臨床效果更加顯著。如本文研究結果中,觀察組治療后的血脂、心肌酶以及神經功能改善情況均優于對照組,P<0.05,有統計學差異。 綜上,采用阿托伐他汀、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療冠心病合并腦梗死患者的臨床療效更加高,可加以推廣。 參考文獻 [1]張萬玲,李紅梅,向海榮.冠心病合并腦梗死患者應用阿托伐他汀與苯磺酸氨氯地平聯合治療的臨床療效分析[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6,1(27):4-5. [2]王宗帥.阿托伐他汀聯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療冠心病合并腦梗死的療效及對血脂水平的影響[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7,20 (03):89-91. [3]魯克升.苯磺酸氨氯地平聯合阿托伐他汀治療腦梗死合并冠心病的療效及安全性分析[J].北方藥學,2017,14 (02):163-163. [4]吳詠豪,王蔚浩,鄧樂華等.阿托伐他汀聯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療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患者臨床療效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7,12 (1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