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治國
摘 要:“一帶一路”時代背景下,中西方政治經濟文化深入交流,高等教育工作者必須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講話精神為指導,不忘初心、堅持創新,做好人才培養工作。藝術職業院校既有普通高校的一般特征,又具有藝術性和職業特色,在人才培養方面要明晰現實難點,抓住自身特點,構建工作新體系,深化工作新成效。以藝術職業院校學生工作實際為切入點,探析學生工作新方法、新舉措,在大學生知識系統形成及世界觀、人生觀成熟的關鍵階段,扣好人才培養的“第一粒扣子”。
關鍵詞:藝術院校;學生工作;構建體系
一、藝術職業院校學生工作現狀與難點
當前,藝術職業院校在教學上強調實踐性,其生源主要來自對口職業中學和中專院校,學生的文化基礎比較薄弱。藝術職業院校學生追求創新、強調個性,在學習和實踐中容易受到當代西方思潮的影響,會在人生觀、價值觀方面表現出消極傾向和負能量,學生缺乏集體榮譽感和團隊合作精神。由于學費高于一般院校,藝術職業院校學生的家庭經濟壓力較大,這也加劇了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藝術職業院校學生干部隊伍力量薄弱,輔導員隊伍專業結構單一化,這不利于對學生的管理和院校長久的發展。由這些工作現狀和難點可以看出,藝術職業院校學生情況更為復雜,學生工作難度較大。
二、結合藝術職業院校特點,構建學生工作新體系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藝術職業院校學生工作既要遵守學生工作的普遍規律,又要堅持“一把鑰匙只開一把鎖”的特殊性,研究新方法、新舉措,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
(一)雙管齊下,加強輔導員和學生干部兩個隊伍建設
1.加強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
一是優化輔導員隊伍結構。針對目前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凸顯的現狀,學校要重點引進心理學、思想政治教育、職業規劃等專業化的輔導員。二是提升輔導員工作能力,鼓勵輔導員學習藝術專業常識、了解藝術專業學生特點,以促進學生工作與專業教學的有機結合。三是秉承“師傅帶徒弟”的育人理念,吸引專業教師擔任兼職輔導員,在教學過程中開展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四是提升輔導員的職業素養,引導他們用心、用情、用愛全身心投入學生工作,做大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五是拓寬輔導員發展路徑,讓他們有奔頭,工作起來有動力。
2.發揮學生干部在學生工作中的主力軍作用
藝術職業院校學生工作要取得成效,必須激發學生干部的工作熱情,促其發生“鯰魚效應”,從而激活整個團隊。一是堅持選拔干部“以德為先”,吸引思想素質高、工作能力強,一心為同學服務的學生加入學生干部隊伍;二是實行常態化考核,堅持學生干部能者上庸者下;三是吸引學生黨員加入干部隊伍,發揮黨員先進性,營造積極向上的工作作風;四是發揮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務的作用,培養更多優秀的學生干部。
(二)創新形式,讓學生工作插上網絡的“翅膀”
1.開展網上家訪,充分發揮家庭教育的作用
通過對近幾年的學生突發事件的分析,可以發現心理疾病、違反校紀校規等大學生經常出現的問題大都與家庭有一定的關系。由于父母不能及時矯正或者學生感受不到家庭溫暖,部分學生容易出現自卑、孤僻、多疑、暴躁、抗壓能力弱等問題。而家庭健全和睦的大學生大都表現出陽光、開朗、易于溝通等特點。因此,和諧的家庭環境在大學生成長過程中不容小覷,學生工作要取得實效離不開家長的配合與支持。現在的大學生的父母均熟悉網絡和手機應用,高校要及時建立家長微信群、QQ群,召開網絡家長會或進行網上家訪,發揮家庭親情感化的特殊作用,與家長一道共同開展思想引導和心理關愛。
2.學生工作+互聯網,推進“微學工”模式
“微學工”模式是新形勢下高校學生工作的必然趨勢之一。藝術職業院校要堅持在黨組織的領導下,建立官方微信、輔導員公眾號、班級微信群,以服務學生為宗旨進行核心價值觀教育,定期推送思想引導、安全教育、心理健康、就業服務等主題微信。在微信制作上要充分考慮藝術職業院校的特點,職業教育的特色以及學生的興趣點,堅持有圖片、有音樂、有影像,能吸引人、教育人、感化人。通過微信平臺開展學生工作可以有效解決學分制體系下的諸多難點,如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隨時開展就業創業服務。組織優秀畢業生與在校學生在線交流,形式靈活、效果明顯。
(三)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練就“能說會做”真本事
藝術職業院校一味突出實踐而不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極易出現“茶壺煮餃子”的人才培養窘境。據調研發現,藝術職業院校學生會畫圖但不會講圖,會唱歌但不會教唱歌的現象較為普遍。用人單位反映,市場最緊缺的人才是既善于與客戶溝通,又精通專業技能的綜合型人才。南京藝術學院院長劉偉冬教授曾表示,當代大學生有兩方面能力需要加強,即快速理解他人的思想和精準表達自己的想法的能力。因此,藝術職業院校要創新思想,精心指導學生練就一身能夠闖蕩“江湖”的真本事。
1.搭建大學生思想交流平臺,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
有學者把美的定義闡釋為人對自己的需求被滿足時所產生的愉悅反應。藝術職業院校要抓住學生的特點,結合時政熱點、社會焦點、大學生關心的問題,打造思想政治教育品牌項目,即“美的思想分享會”。設定主題,集結有想法、有夢想、渴望表達的大學生以脫口秀形式演講,組織學生面對面交流、心與心碰撞,引導更多學子主動表達,主動分享美的思想,傳遞正能量。美的思想分享會就是要引導更多學生重視交流的價值和作用,把演講學生一人的“愉悅”傳遞給更多學子,培養學生能說會道、善于溝通交流的本領。
2.設計技能互學互換活動,創建良好學風
學風建設是高校人才培養的重要環節,藝術職業院校營造良好學風必須圍繞職業特色和學生特點精心創意。結合藝術職業院校強調專業性和實踐性量身設計技能互學互換活動,具體做法是學生跨專業選修,實現專業技能的互學互換。比如,聲樂專業學生教設計專業學生在歌唱時怎樣科學發聲,播音主持專業學生示范怎樣做主持人等。學生間交流氛圍輕松活潑、沒有壓力,“你追我趕”的學風自然形成。當然活動要取得效果必須加強過程管理,輔導員要負責指導教學,要嚴格考勤、規范考核等。
(四)“老樹開花,舊瓶新酒”,立足傳統工作,創新思政教育
1.豐富宿舍文化,讓學生感受家的溫暖
據統計,高校80%的學生突發事件起因都與宿舍或宿舍矛盾有關系。注重宿舍管理是保證學生工作安全穩定的關鍵,藝術類學生的宿舍管理一直是個難題,嚴管可能會起反作用,不管肯定不止“臟、亂、差”。藝術職業院校可以發揮藝術特色,創新管理形式,由傳統的“管學生”變為“學生管”。可以組建學生宿舍管理委員會,放手調動學生干部的積極性,發揮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作用,由突擊檢查變為宿舍文化建設常態化。把“家”的概念植入宿舍管理,開展“美在我家”“我型我宿”“黨員之家”等優秀宿舍文化建設,營造溫馨美好的宿舍文化環境。設計組織“宿管阿姨來我家”“聯誼宿舍來串門”等活動,促進學生感情溝通思想交流。學校還可以發揮藝術院校優勢,通過藝術宣傳表彰先進個人,影響更多學生理解支持宿舍管理,從而形成人人關心宿舍文化建設、人人參與宿舍文化建設的好態勢,讓學生在宿舍就能感受到家的溫馨和諧。
2.嫁接校企合作,拓寬思想政治教育新路徑
校企合作是高等學校深化專業建設、科學研究、社會服務、人才培養的必然趨勢。藝術職業院校的學生活動可以結合實踐教學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嫁接校企合作植入課題化教學。例如:以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為切入點,在校企合作課題研發過程中弘揚傳統文化,引導大學生樹立文化自信。就業問題關系到大學生的切身利益,關系到高校持續發展以及社會和諧穩定。深化校企合作是解決大學生就業問題的有效途徑,不僅能為大學生提供實習實踐的崗位和機會,也能抓住市場幫大學生順利就業,還能反哺學校專業建設。校企合作過程中要注重鍛煉大學生認真學習、吃苦耐勞的精神,對他們進行核心價值觀教育,培養他們良好的職業素養,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創業觀,培養有社會責任感、有擔當精神的當代大學生。
(五)有棱有角、有情有義,依法治校與關愛學生并舉
1.引導大學生做核心價值觀的宣傳員、踐行者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文藝要反映好人民心聲,就要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這個根本方向。目前,藝術專業學生在創作中極易受到西方當代思潮的影響,因此,藝術職業院校必須加強依法治校,把好藝術人才的思想關,打好藝術宣傳的陣地戰。首先,引導學生堅持藝術創作的社會主義文化方向。加強對課堂、講座、論壇、網絡等校園思想文化陣地的規范管理,防范各種錯誤思潮和觀點在高校傳播。其次,發揮藝術宣傳的優越性,鼓勵更多學生走出校園,服務社會以法律法規、社會公德為主題開展藝術創作,引導更多人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者。
2.幫扶經濟困難學生,關愛心理健康建檔學生
高校學生群體中經濟困難學生和心理健康建檔學生雖然屬于小眾,如果不重點關愛可能會“因小失大”影響全局。藝術職業院校的學費高于普通高校,這對經濟困難家庭來說是不小的負擔,有的學生因壓力大甚至會出現心理問題。因此,幫扶工作要做實做細。一是在政策范圍內開展幫扶的同時鼓勵學生努力爭取獎助學金,不盲目“輸血”,而是幫其“造血”,激發其對個人價值的認同。二是及時發現不主動申請幫扶的困難學生,這部分學生的自尊心強,好事要做好,靈活開展幫扶工作。三是加強審核力度,幫助每一個經濟困難學生完成學業。
心理健康建檔學生是最不穩定和最需要關愛的群體,藝術類學生思想前衛又強調個性,出現心理問題的現象較多。因此,藝術職業院校對心理健康建檔學生要下大力氣關愛。工作具體從四個方面展開:一是開展“1+1行動”,學生黨員干部一對一幫扶,消減需要關愛學生的心理壓力;二是發揮家長親情感化教育作用;三是專業教師在教學的同時要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四是設立網上心理健康疏導平臺,在虛擬的空間提供專業的服務,避免學生因涉及個人隱私不愿與輔導員“談心事”的狀況。
責編:清 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