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宏偉
一、“無房可售”也意味著大多數房企或項目“無業績可談”
筆者不否認,還有不少城市庫存量較低,一旦有個案樓盤開盤就會“日光”,但是,大家也認真分析一下,“日光盤”有幾個?事實上,“日光盤”只是少數,并且(因調控從嚴)在整體市場交易量大幅下滑的情況下,“無房可售”也意味著大多數房企或項目“無業績可談”(以上海為例,今年10月網簽備案40多萬平方米,比歷史最低值還低,這個成交量也只是去年市場較好130多萬平方米的零頭,也就意味著大多數企業“無業績可談”)。同樣,當前武漢、杭州、青島等城市出現“日光盤”并不意味著市場普遍“欣欣向榮”。
“無房可售”的城市日子好過的只是個別房企或個別項目,其他大多數房企或項目并不是都賣得好。因此,隨著銷售壓力加大,部分房企或項目有可能會在這個階段率先突破,在調控從嚴的市場背景下,要突破那就是要降價,尤其是到了明年,市場狀況不會比今年10月之后好到哪里去,明白事理的開發商這個時候應該清楚,與其博弈不如快速跑量“換倉”。因此,筆者預判,春節后處于“換倉”目的,不少開發商會通過降價快速出貨。
二、房企2018年重置銷售目標背后的壓力
筆者認為,雖然今年大多數房企已經提早完成銷售目標,并且部分房企還上調目標,今年已經銷售壓力并不大,對上市房企來講,今年可以給資本市場一個完美的交代。但是,銷售業績自今年下半年以后已經開始顯現壓力,尤其是“十九大”后,核心一二線城市銷量并沒有明顯起色,并且今年年底“翹尾”行情難現,如果這樣的市場趨勢延續到2018年,也就意味著2018年房企將面臨“銷售目標提高,但是市場環境更加惡化”的大環境,很顯然,房企2018年重置銷售目標背后的壓力將越來越大。
可以預想,明年一季度因為樓市調控與春節等因素,樓市將繼續延續當前低迷的市場行情,一年開局失利,意味著春節后房企必然會開足馬力進行銷售,否則二季度將銷售量將難以起色,半年報業績會面臨較大的壓力。因此,對于房企來講,明年春節后最有效最快的方法就是啟動“大幅降價”促進銷量的快速提升。
三、樓市調控政策會在2018年3-4月進一步加碼,預期徹底被打破
按照往年調控經驗,每次樓市新政時效性大約6-8個月左右,也就是每6-8個月會有一輪強化的樓市調控措施出臺,進一步強化樓市調控的效果。從本輪樓市調控來看,去年10月份大約20個全國核心一二線城市樓市集中出臺政策,6個月左右之后,今年3月份“兩會”前后,全國新一輪樓市調控政策出臺。6個月左右之后,今年9-10月,全國差不多又有20多個城市樓市調控政策出臺。
按照上面每次新政時效性6-8個月的經驗判斷,筆者再做個預測,今年9-10月份多地樓市調控調控加碼后,6-8個月之后,也就是在2018年3-4月份這個時間段,極有可能是下一輪樓市調控政策密集出臺的時間窗口期。
原因有兩個:一是6-8個月后調控政策的時效性逐步降低,需要加強版的樓市調控措施為樓市降溫,鞏固樓市調控的階段性成果;二是“兩會”剛好要在這個時間段召開,政策面不會給予樓市在這個時間段內反彈并火熱的機會的。
由此可見,由于明年“兩會”剛好是新一屆政府的換屆時間,樓市調控政策也不可能出現松動,而此時,市場交易量已經出現大幅下滑,房企開足馬力進行銷售能否有成效也值得懷疑,在市場“預期”徹底打破的情況下,房企要完成已經重置的銷售目標,明年春節后尤其是“兩會”后勢必會采取降價措施快速提升銷售業績。
四、“無房可售”城市樓市供求關系,成為供求逆轉的最大不確定因素
進入8月份,住建部已會同有關部門選取了廣州、深圳、南京、杭州、廈門、武漢、成都、沈陽、合肥、鄭州、佛山、肇慶等12個城市,作為首批開展住房租賃試點的單位,租賃市場另辟蹊徑影響商品住宅市場價格走勢。
從供應數量上看,十三五時期,國家預計新增租賃住房870萬套,上海預計供應70萬套,其他住房租賃試點城市也都有租賃住房的供應指標。從全國核心城市來看,一旦870萬套租賃住房進入市場,對房價能起到穩定器的作用。
另外,按照國企目前的拿地價格,只要稍微降低投資回報率,未來通過增值服務拉回,那么由于租金下降,對年輕人來說買房與租房相比租房更劃算,年輕人都跑去租房了,房價就缺乏上揚的內驅力,抑制房價上揚的作用就能體現(起碼短期內首套購房、一些過渡性購房需求會向租賃市場轉移,買賣市場會因此受到較大影響)。這有可能是“無房可售”城市樓市供求關系出現逆轉的最大不確定因素。
總之,“無房可售”的城市因為大多數房企“無業績可談”,也因為調控政策仍然是持續從嚴執行的,明年“兩會”政府換屆后也不會松動,市場預期很快會發生逆轉。
同時,由于房企2018年銷售目標重置,租賃市場對于“無房可售”城市房企銷售業績的沖擊,資金兌付壓力也將在明年開始越來越大,當前四季度到明年三季度年仍然是樓市的調整期,并且至今年年底到明年上半年,樓市極有可能進入深度調整期,最快接下來這兩個月,最晚2018年春節后,即使是“無房可售”的城市,個案樓盤也會主動開始“大幅降價”,樓市普遍性的小幅降價將開啟。
作者系上海同策(房產)研究院總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