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亮
“新零售”可以視為零售業一次重要的轉型創新運動。雖然這個概念的提出只是源于一個企業的商業運籌,但由于阿里巴巴的巨大影響力,加上移動互聯以及移動支付給消費行業帶來的快速變化,已然成為零售業從業者乃至社會普遍關注和參與的一場運動。
社會運動是推動歷史進步的重要方式,但每一次運動又會給人類社會的福祉帶來不同程度的不利影響。
新文化運動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社會啟蒙運動,它倡導以民主科學替代傳統儒家思想的落后與保守。現在,我們對新文化運動的評價基本是正面的,但它的負面影響也在引起越來越多的認識與關注。例如,運動的發起和所倡導的思想主張主要服務于反復辟的政治目的,因此運動中常常會全盤否定儒家思想,這既有悖于新文化運動倡導民主科學的初衷,也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一種傷害。運動造成的思想混亂長期存在,精英階層有能力客觀認知科學民主的內涵,普羅大眾則在“打倒孔家店”的旗幟下,簡單粗暴地否定中國文化的優秀內核,既沒有建立起現代化的理性思想,又喪失了傳統文化的指引和規范。
“新零售”運動對零售業者重新認知和理解行業的本質和趨勢具有積極影響,眾多企業快速融入移動互聯和移動支付極速普及的新市場,在即將過去的2017年,創新舉措層出不窮,移動化的營銷與會員管理,自助結賬與無人值守門店,全渠道的門店與業態創新,構成行業創新的熱點。
作為這場運動的參與者,零售企業在積極投身“新零售”思潮與實踐的同時,保持理性與科學的心態同樣重要。運動的發起者與參與者都有自身的目標要達成,運動中不斷涌現的新概念和新熱點,也許是“新零售”運動的價值所在,也許是發起者與參與者利益訴求的一種表現。如何讓中國零售業和廣大零售企業走一條健康可持續的發展之路,讓零售更好地服務消費者、服務中國經濟,應該成為“新零售”運動的終極目標。如果一場運動淪為某些組織和資本逐利的工具,或者給社會和環境帶來的損害超過它的所得,那將是政策與行業的失誤,也將是社會資源的巨大損失。
零售企業作為這場運動的參與者,每一個個體都處于不同的市場環境和發展階段,這種充滿不確定和喧囂的氛圍,對每一位企業的領導者和管理者都是一場考驗。以前,我們可以照搬或拿來發達國家的做法和經驗,現在,中國零售業第一次需要依靠自己去探索未知的發展道路。我們需要在變化與堅守中尋找平衡,在開放與自立中尋找平衡,在當下與未來中尋找平衡。
“最新即最好”是當代人的共同信條,我們總是向前看,但前輩的智慧也彌足珍貴。新技術不斷沖刷著零售業,我們常變常新,但行業的核心價值永遠值得恪守。
作者系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