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中國收入分配總體公平度評價探討

2018-03-21 07:03:10胡雙發
統計與決策 2018年3期
關鍵詞:分配評價

胡雙發

(貴州財經大學 經濟學院,貴陽 550025)

0 引言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一直持續高速增長,國家財政收入、企業收入和城鄉居民收入均不斷增長,中國由低收入國家邁入了中等收入國家行列,城鄉居民生活水平也由溫飽提升到總體小康。但居民收入的增長幅度一直遠低于國家財政收入和企業收入的增長幅度,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所占比重和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中所占比重均持續下降。同時,居民收入差距日益擴大,例如,反映居民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的基尼系數目前已遠超國際上公認的0.40的警戒線,達到0.48以上,中國已經成為居民收入差距較大的國家。導致居民收入差距較大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收入分配不公是最主要的原因。收入分配總體公平度的高低關系到國民經濟的持續發展和社會的和諧穩定,目前,我國政府已經充分認識到收入分配不公對經濟持續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產生的負面影響,并且已將不斷提升收入分配公平度納入了政府的工作目標。本文基于收入分配總體公平的基本要求,從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兩個環節或者微觀分配、中觀分配和宏觀分配三個層面,以及收入分配的客觀評價和主觀評價兩個方面設置若干評價指標,構建收入分配總體公平度的評價指標體系基本框架,彌補僅僅用基尼系數評價居民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的缺陷,測算和評價中國收入分配的總體公平度。

1 收入分配總體公平的基本要求

收入分配非常復雜,既包括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兩個環節,也包括收入的微觀分配、中觀分配和宏觀分配三個層面。因此,收入分配總體公平是一個涉及層面非常多、涉及范圍非常廣的范疇。其基本要求也應包括收入的初次分配公平和再分配公平兩個環節,微觀分配公平、中觀分配公平和宏觀分配公平三個層面,以及收入分配總體公平的客觀評價和主觀評價兩個方面。其中,微觀層面的收入分配公平主要包括要素收入分配公平和勞動收入分配公平,中觀層面的收入分配公平主要包括行業之間收入分配公平、地區之間收入分配公平和城鄉之間收入分配公平,宏觀層面的收入分配公平主要包括國民收入分配公平和居民收入分配公平。具體來說,收入分配總體公平至少應該包括以下八個基本要求。

1.1 要素收入分配公平

生產要素可以分為勞動(包括管理)要素和非勞動要素兩大類,非勞動要素主要包括資本、土地、科技和信息等,為使對要素收入分配的分析變得簡便,本文將土地、技術和信息等要素都歸入資本要素,這樣要素收入就分為勞動收入和資本收入兩部分。最近20多年來,我國企業內部勞資收入分配不公平,主要表現在:勞動收入在初次分配收入中所占比重偏低且持續下降,而資本收入在初次分配收入中所占比重偏高且持續上升,勞動收入與資本收入之間的差距日益擴大。為了實現生產要素的優化配置,提高生產要素的使用效率,企業內部要素收入分配必須公平合理。要素收入分配公平就是要求在企業內部,收入在勞動和資本兩類要素之間公平合理地進行分配,即勞動力所有者和資本所有者平等地參與收入分配,勞動收入和資本收入在初次分配收入中所占比重公平合理,勞動力所有者(勞動者)能夠憑借勞動力所有權獲得與其勞動成果或勞動貢獻相一致的勞動報酬,資本所有者能夠憑借資本所有權和經營管理獲得合理的資本收入和經營管理收入,資本收入不侵蝕勞動者的勞動報酬。

1.2 勞動收入分配公平

勞動收入分配公平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勞動收入在技術、管理人員與普通勞動者之間公平合理地進行分配,兩者之間的工資差距適度;二是最低工資標準公平。最低工資標準是政府調整勞動者勞動報酬的重要政策工具,關系到勞動者及其家庭成員基本的生存和發展。最低工資標準作為法律規定的工資水平的下限,是指勞動者在法定的工作時間或依法簽訂的勞動合同約定的工作時間內提供正常勞動的最低勞動報酬。最低工資標準公平要求最低工資至少應與勞動者勞動的自然價格相匹配,要能夠維持從事簡單勞動和易受市場沖擊的勞動者群體生存、繁衍后代以及教育培訓等支出,這是制定最低工資標準的原則[1]。因此,公平合理的最低工資標準的確定應當以勞動力的正常價值為基礎,在工資構成上應當包括體現歷史和道德因素的維持勞動者及其家庭成員所必需的物質資料的價值和由社會條件決定的教育訓練費用。最低工資制度的目的在于維護勞動者取得勞動報酬的合法權益,保障低端勞動者個人及其家庭成員的基本生活[2]。

1.3 行業收入分配公平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認為,在自由競爭的市場經濟條件下,各個部門(行業)之間的利潤率必然趨于平均化。如果各個部門投入到生產經營中的資本總量相同,那么各個部門獲得的利潤總量也必然大致相同,即等量資本獲得等量利潤。根據這一理論,各個行業之間的收入水平也應該趨于平均化,因此,可以將行業收入分配公平界定為各個行業勞動者的收入趨于平均化,各行業勞動者的勞動收入與其勞動投入或勞動貢獻相匹配,行業收入差距與各行業勞動者的勞動投入或勞動貢獻的差距相一致。根據這一定義,判斷行業收入分配是否公平的主要標準有:第一,是否有利于充分調動各行業勞動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第二,是否有利于促進各行業和整個國民經濟的平穩健康發展;第三,是否有利于促進資源配置效率的提高;第四,是否有利于形成適度的行業收入差距和居民收入差距;第五,是否有利于促進社會的和諧穩定[3]。

1.4 地區收入分配公平

我國幅員廣闊,經濟發展分為東部、中部和西部三個大的區域,三個地區的自然資源條件、科學技術水平、人力資源狀況、經濟發展水平等各方面都存在較大差異,因而收入水平也存在較大差異。長期以來,我國的地區經濟發展和收入水平格局不平衡,表現在東部地區經濟發展和收入水平高于中部地區,中部地區經濟發展和收入水平略高于西部地區。不同地區之間收入存在一定差距是正常合理的,但差距不能過大。地區收入分配公平是指國民收入在地區之間公平合理地進行分配,通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使東部地區與中、西部地區居民人均收入差距保持在合理區間范圍,能夠實現地區之間經濟均衡協調發展。

1.5 城鄉收入分配公平

我國農村面積廣、居民分散,農業領域寬、資源松散,從而難以產生聚集效應,加上農業生產條件落后,基礎設施薄弱,受自然條件的影響較大,生產經營存在諸多不確定性,農業勞動生產率較低,因而農村居民收入較低;而城市的人口、資源、產業都非常集中,容易形成聚集效應,勞動生產率普遍較高,因而城市居民收入較高[4]。城鄉勞動生產率的差異以及城鄉二元結構和城市傾向的經濟發展政策等因素導致城鄉居民之間的收入存在較大的差距。其實,城鄉居民之間的收入存在一定的差距是正常合理的,但是差距不能過大。城鄉收入分配公平是指總收入在城鎮和農村之間分配公平,城市勞動者和農村勞動者的勞動收入與其勞動投入或勞動貢獻相匹配,城鄉勞動者的收入差距與城鄉勞動者的勞動投入或勞動貢獻的差距相一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與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的差距合理。由于農村勞動者主要是依靠銷售農副產品和提供勞動力獲得收入,因此,城鄉收入分配公平要求農產品價格和農民工工資公平合理。

1.6 國民收入分配公平

國民收入分配包括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兩個層次,主要是指國民收入在國家、企業和居民三者之間的分配。國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是指國民收入在物質生產領域的分配,主要是國民收入在國家、企業和勞動者三者之間的分配;國民收入的再分配是指國民收入在全社會范圍內的分配。國民收入經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最終形成政府可支配收入、企業可支配收入和居民可支配收入三大部分。最近二十多年來,我國國民收入在政府、企業和居民之間的分配不太公平,表現為政府可支配收入和企業可支配收入在國民收入中所占比重偏高且持續上升,而居民可支配收入在國民收入中所占比重偏低且持續下降。國民收入分配公平是指政府可支配收入、企業可支配收入和居民可支配收入在國民收入中保持合理的比重,符合國際上多數國家三種可支配收入在國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范圍。

1.7 居民收入分配公平

居民收入分配公平包括全國居民之間的收入分配公平和城鎮居民之間的收入分配公平、農村居民之間的收入分配公平兩個層面,居民之間收入分配的公平度可以用國際上公認的基尼系數指標來衡量。居民收入分配公平要求全國居民之間、城鎮居民之間和農村居民之間人均收入差距合理,全國和城鎮、農村居民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數保持在國際上公認的合理區間范圍。

1.8 居民的公平感較高

居民的收入分配公平感是城鄉居民對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主觀評判指標,是指城鄉居民對微觀和宏觀領域收入分配的機會、過程和結果公平程度的感知或主觀評判,包括城鎮居民的收入分配公平感和農村居民的收入分配公平感兩個方面。城鄉居民對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主觀評判受許多因素的影響,如居民的受教育水平高低、職業和所在單位類型以及實際收入水平高低等。城鄉居民的收入分配公平感越高,說明收入分配的總體公平度也越高。

2 收入分配總體公平度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

收入分配總體公平度即收入分配總體上的公正、平等程度,是可以用數值或百分數來反映的一個綜合性指標。對收入分配的總體公平度進行全面、綜合的評價,需要構建一套由若干個評價指標構成的比較全面的評價指標體系。將收入分配總體公平的基本要求轉化成量化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評價指標體系,其評價指標的設置應遵循綜合性、科學性、代表性、獨立性、可操作性和動態性原則。

根據上述收入分配總體公平的基本要求和收入分配總體公平度評價指標的構建原則,可以將中國收入分配總體公平度的評價指標劃分為客觀評價指標和主觀評價指標兩大類。其中,收入分配總體公平度的客觀評價指標包括微觀評價指標、中觀評價指標和宏觀評價指標三個層次,收入分配總體公平度的主觀評價指標即居民的收入分配公平感。收入分配總體公平度的微觀評價指標包括要素收入分配公平度評價指標、勞動收入分配公平度評價指標,收入分配總體公平度的中觀評價指標包括行業收入分配公平度評價指標、地區收入分配公平度評價指標和城鄉收入分配公平度評價指標,收入分配總體公平度的宏觀評價指標包括國民收入分配公平度評價指標和居民收入分配公平度評價指標。8個一級評價指標和17個二級評價指標構成了收入分配總體公平度的評價指標體系基本框架,見表1。

表1 收入分配總體公平度的評價指標體系

上述評價指標體系基本上涵蓋了收入分配總體公平的各個方面,反映了收入分配總體公平的基本要求。17個二級指標的涵義及其標準值簡介如下:

(1)要素收入分配公平度評價指標。要素收入分配公平度評價指標即要素收入占比。要素收入占比是指要素收入在初次分配中所占的比重,包括勞動要素收入在初次分配中所占的比重和資本要素收入在初次分配中所占的比重兩個二級指標。根據多數國家要素收入在初次分配中所占的比重,勞動要素收入和資本要素收入在初次分配中所占的比重分別保持在55%~60%和45%~40%的區間范圍內較為公平合理。

(2)勞動收入分配公平度評價指標。勞動收入分配公平度評價指標即勞動收入比值。勞動收入比值是指不同勞動者勞動收入的比值,主要選取兩個二級評價指標:一是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的平均工資與普通勞動者的平均工資的比值,該比值保持在4.0~6.0之間比較公平合理;二是勞動者的最低工資占全體勞動者平均工資的比重,該比重保持在40%~60%之間比較公平合理。

(3)行業收入分配公平度評價指標。行業收入分配公平度評價指標即行業收入比值。行業收入比值是指不同行業勞動者平均收入的比值,主要選取以下兩個二級評價指標:一是壟斷行業勞動者的平均收入與非壟斷行業勞動者的平均收入之比,該比值保持在1.5~2.0之間比較公平合理;二是收入最高行業勞動者的平均收入與收入最低行業勞動者的平均收入之比,該比值保持在5.0~7.0之間比較公平合理。

(4)地區收入分配公平度評價指標。地區收入分配公平度評價指標即地區收入比值。地區收入比值是指不同地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值,可以選取兩個二級評價指標:一是東部地區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與中部地區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該比值保持在1.1~1.3之間比較公平合理;二是東部地區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與西部地區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該比值保持在1.3~1.5之間比較公平合理。

(5)城鄉收入分配公平度評價指標。城鄉收入分配公平度評價指標即城鄉收入比值。城鄉收入比值是指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與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之比,目前我國的城鄉收入比值在3.3左右,意味著城鄉居民收入差距較大,城鄉收入分配不公平。國際上多數國家的城鄉收入比值是1.5左右,根據我國的具體實際,城鄉收入比值的合理區間是1.5~1.8。

(6)國民收入分配公平度評價指標。國民收入分配公平度評價指標即三種收入占比。三種收入占比是指政府可支配收入、企業可支配收入和居民可支配收入在國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根據世界多數國家國民收入的分配格局,結合我國的具體實際,經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政府可支配收入在國民收入中所占比重、企業可支配收入在國民收入中所占比重和居民可支配收入在國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分別保持在18%~20%、12%~15%和70%~65%的區間范圍比較公平合理。

(7)居民收入分配公平度評價指標。居民收入分配公平度評價指標即基尼系數。基尼系數包括全國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數、城鎮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數和農村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數三個二級評價指標。根據國際上公認的居民收入分配公平度的評價標準,基尼系數小于0.4比較公平合理。

(8)居民對分配公平度的評價指標

居民對收入分配公平度的評價指標即居民的分配公平感。居民的分配公平感是指城鄉居民對收入分配總體公平度的主觀判斷,選取城鎮居民的收入分配公平感和農村居民的收入分配公平感兩個二級評價指標,用百分比表示,該數值越高意味著城鄉居民對收入分配的公平感越高。

3 收入分配總體公平度的測算和評價

基于收入分配總體公平的內涵和基本要求,按照構建收入分配總體公平度評價指標體系的有關原則,選取上述8個一級評價指標和16個二級指標并分別確定其權重和標準值,然后對各個指標進行無量綱化處理和測算,得到最終評價結果,并對收入分配的總體公平度進行判斷和評價。

3.1 指標的性質和指標值的計算方法

對收入分配的總體公平度進行評價是一項非常復雜、難度很大的工作,因為各指標之間存在不可公度性。各指標的不可公度性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各指標度量單位(即量綱)不一致。即使有些指標單位相同,其實際意義也可能不同,若直接綜合,往往會使評價結果無法解釋;第二,各指標的性質不一致。指標的性質可以分為三類:一是正指標。這類指標對收入分配公平產生積極的影響,其指標值越大越好,指標值越大意味著收入分配的公平度越高。二是逆指標即反指標。其指標值越小越好,指標值越高意味著收入分配的公平度越低;反之,指標值越小意味著收入分配的公平度越高。三是適度指標。其指標值不宜過大或過小,而是達到適度值或位于適度區間最好。由于存在這種不可公度性,各指標不能直接用于比較和計算。只有對不同性質的指標通過某種數學變換消除指標量綱,將指標值標準化,各指標值方可直接加總,形成綜合評價指標[5]。

計算指標的評價值,要區分指標的性質,不同性質的指標,其評價值的計算方法也不相同。如果評價指標屬于正指標,當指標的實際值大于或等于標準值時,則該指標的評價值就取其權重值;當實際值小于標準值時,則該指標的評價值等于權重值乘以實際值再除以標準值。如果評價指標屬于逆指標,當指標的實際值小于或等于標準值時,則該指標的評價值就取其權重值;當實際值大于標準值,則該指標的評價值等于權重值乘以標準值再除以實際值。如果評價指標屬于適度指標,當指標的實際值位于標準值區間內時,則該指標的評價值就取其權重值;當實際值低于標準值的下限值時,則該指標的評價值等于權重值乘以實際值再除以下限值;當實際值高于標準值的上限值時,則該指標的評價值等于權重值乘以上限值再除以實際值。

3.2 指標權重的確定

在評價收入分配總體公平度的指標體系中,各個指標對收入分配總體公平度的影響和作用程度是不同的。因此,為了使評價具有科學性,通常需要對不同的指標賦予不同的權重。指標權重的確定非常重要,它直接影響到評價結果的真實性和準確性。最終綜合評價結果采用百分制,8個一級評價指標的權重分別確定為:要素收入占比指標占15%,因為要素收入分配屬于初次分配環節,要素收入分配公平是收入分配總體公平的基礎,要素收入分配是否公平對收入分配總體公平度的影響較大;勞動收入占比指標占5%,因為勞動收入占比對收入分配總體公平度的影響較??;行業收入比值指標、地區收入比值指標和城鄉收入比值指標各占10%,;三種收入占比指標占20%,因為國家、企業和居民三者之間的收入分配涉及到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兩個環節,對收入分配的總體公平度影響很大;基尼系數指標占20%,因為基尼系數是國際上通用的衡量居民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標,對收入分配的總體公平度影響也很大;居民的收入分配公平感指標占10%,因為收入分配是否公平,居民應該擁有一定的話語權,居民對收入分配公平度的主觀評價也應成為衡量收入分配總體公平度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指標。在確定了8個一級指標的權重后,再進一步確定17個二級評價指標的權重,如表1所示。

3.3 收入分配總體公平度的評價標準

依據上面確定的指標權重和無量綱化后的指標值,采用綜合加權評分法計算收入分配總體公平度得分,將8個評價指標的評價值匯總就得到收入分配總體公平度評價值或評價指數。收入分配總體公平度的評價標準是:最終評價值小于60表示收入分配總體上很不公平,介于60~69之間表示不公平,介于70~79之間為比較公平,介于80~89之間為公平,大于90表示收入分配總體上非常公平,見表2。

表2 收入分配總體公平度綜合評價標準

3.4 測算及評判

根據各年度的中國收入分配相關數據或抽樣調查獲得的各種指標的實際值,然后與標準值進行比較,計算出衡量各年度的中國收入分配公平的17個二級和8個一級評價指標的評價值以及總體評價值,見下頁表3。

由于缺乏個別二級評價指標如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的收入分配公平感的實際值數據,不能計算所有二級評價指標的評價值,因此本文不對中國收入分配的總體公平程度進行具體測算與評判。

4 結論

中國收入分配總體公平度的評價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重大課題,有大量的基礎性的調查研究工作要做。因為收入分配的總體公平程度包括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兩個環節或者微觀分配、中觀分配和宏觀分配三個層面的公平程度,以及居民對收入分配總體公平程度的主觀評價。國際上公認的基尼系數只能反映一國居民之間收入分配的公平程度,不能從總體上全面反映一國收入分配的公平程度。國內許多專家學者認為,目前中國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兩個環節或者微觀分配、中觀分配和宏觀分配的不公平性較為嚴重,收入分配的總體公平程度也較低,但是由于缺乏令人信服的評價結果,導致社會各界不能對中國收入分配的總體公平度作出符合實際的判斷。因此,亟待構建包括收入分配兩個環節或者三個層面公平度評價指標的中國收入分配總體公平度評價指標體系框架,彌補基尼系數的不足,對中國收入分配的總體公平程度作出基本符合實際的評價和判斷,為政府逐步解決收入分配不公問題提供較為可靠的政策依據。

表3 中國收入分配總體公平度評價指標的評價值表

[1]王政武.人生存和發展視域下最低工資制度的反思與重構[J].南京政治學院學報,2016,(1).

[2]張銜等.最低工資標準的理論依據與定量分析[J].社會科學輯刊,2014,(2).

[3]孫敬水等.行業收入差距適度性測度研究——以浙江為例[J].中國工業經濟,2012,(2).

[4]王釗.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的成因及破解[J].改革,2008,(1).

[5]陳黎明等.和諧社會評價指標體系與評價模型及應用研究[J].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學報,2008,(2).

猜你喜歡
分配評價
基于可行方向法的水下機器人推力分配
SBR改性瀝青的穩定性評價
石油瀝青(2021年4期)2021-10-14 08:50:44
中藥治療室性早搏系統評價再評價
應答器THR和TFFR分配及SIL等級探討
遺產的分配
一種分配十分不均的財富
績效考核分配的實踐與思考
基于Moodle的學習評價
關于項目后評價中“專項”后評價的探討
保加利亞轉軌20年評價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国产香蕉在线播出| 精品国产免费人成在线观看| 欧美a在线| 亚洲网综合|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董美香| 暴力调教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美女自慰喷水| 欧美黄网在线| 国产精品极品美女自在线网站| 在线欧美a| 97se亚洲综合在线天天| 中文字幕日韩视频欧美一区| 免费a在线观看播放| 国产精品网址你懂的| 丰满人妻被猛烈进入无码| 巨熟乳波霸若妻中文观看免费| 91小视频版在线观看www| 19国产精品麻豆免费观看| 日本黄色a视频| 91成人在线观看| 超碰aⅴ人人做人人爽欧美| 国产精品福利导航| 国产在线日本| 全部免费毛片免费播放| 国产噜噜噜| 亚洲AⅤ无码国产精品| 久久a毛片| 亚洲天堂777|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不卡| 欧洲极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激情综合一区二区| 综合色在线| 国产精品专区第1页| 亚洲天堂日韩在线| 9丨情侣偷在线精品国产| 最新国产高清在线| 91福利免费| 91久久国产综合精品女同我| 色综合久久88色综合天天提莫 | 99久久免费精品特色大片| 国产一二视频| 精品无码国产自产野外拍在线| 日韩专区欧美| 亚洲第一区在线| 91小视频在线观看免费版高清| 成人日韩欧美| 日本三级精品| 人妻21p大胆| 国产精品无码制服丝袜| 一级毛片网| 国产亚洲第一页| 日本免费福利视频| 欧美啪啪网| 国产精品乱偷免费视频| 91亚洲影院| 在线观看亚洲人成网站| 婷婷亚洲视频| 蜜臀AV在线播放| 99999久久久久久亚洲| 伊人色在线视频| 亚洲欧洲日韩久久狠狠爱| 538国产在线| 91在线免费公开视频| 精品国产一区91在线| 中文字幕不卡免费高清视频| 午夜成人在线视频| 亚洲最黄视频| 久草中文网| 国产精品妖精视频| 五月婷婷丁香综合| 免费中文字幕在在线不卡| 国产91全国探花系列在线播放| 一区二区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日韩国产综合精选| 国产精品吹潮在线观看中文| 成人精品在线观看| 精品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又爽又黄无遮挡免费观看| 欧美精品黑人粗大|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三级| 国产欧美精品专区一区二区| 国产91高清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