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靜,胡金林,胡亞權
(湖北工程學院 經濟與管理學院,湖北 孝感 432000)
油菜是我國第一大油料作物,種植面積和產量均居世界首位,約占世界的三分之一。其中,長江流域是我國的冬油菜主產區,種植面積和總產量占全國的90%左右,也是世界最大的雙低油菜產區。“雙低”油菜是指菜油中芥酸含量低于3%,菜餅中硫甙含量低于30微摩爾/克的油菜品種。雙低油菜中的油酸含量達60%,被稱為“最健康的油”。2010年,國務院印發《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確立了“七區二十三帶”為主體的農業戰略格局,“雙低”優質油菜產業帶是長江流域農產品主產區的建設重點。
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加快,天氣急劇變動引發自然災害頻發,嚴重威脅到長江流域雙低油菜的穩定生產。農業保險能有效分散農業生產風險,降低自然災害對農業生產的影響,是一種非常有效的風險分散機制,目前被世界各國普遍采用。然而,信息不對稱而導致的逆向選擇與道德風險嚴重阻礙了農業保險的發展,并形成了農業保險市場“供給不足,需求有限”的困難局面。
農業天氣指數保險不以氣象災害導致的實際損失為基礎設計保單,而是一種以天氣指數為基礎的保險品種。每個指數對應具體的農作物產量和損益,當指數達到既定水平時,投保人就可以依據合同的約定獲得相應的賠償。農業天氣指數保險能有效化解信息不對稱帶來的道德風險問題。
研究農戶對農業保險的支付意愿,揭示影響農業保險需求的因素對推動指數保險試點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但現有研究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處,我國對農業保險支付意愿的定量研究不多,特別是對于天氣指數保險的定量研究還處于探索階段。本文試圖從生計資本的視角,實證分析生計資本對農戶雙低油菜天氣指數保險支付意愿的影響。
英國國際發展計劃署(DFID)以脆弱性人群為基礎的可持續生計分析框架是目前應用最為廣泛的分析框架。該框架包括自然資本、物質資本、金融資本、人力資本和社會資本五個維度。眾多研究表明,農戶生計資本影響著農戶對生計策略的選擇,從而產生某種生計結果,這種生計結果反作用于生計資本,并影響著生計資本的數量和質量。因此,本文借鑒“可持續生計框架”的理論,實證分析農戶生計資本與農戶雙低油菜指數保險投保意愿兩者的關系(如圖1所示)。

圖1 可持續生計方法分析框架
本文在規范分析農戶生計資本對投保意愿的影響機理基礎上,以湖北省孝感市、荊州市、黃岡市、武漢市、襄陽市、宜昌市這6個市為研究區域,開展農戶微觀調查,設計生計資本評價指標,并運用logistic回歸模型實證分析生計資本對農戶雙低油菜天氣指數保險支付意愿的影響,以期為政府制定農業保險政策提供理論支撐與政策建議。
2.1.1 數據來源
數據來源于課題組在2015年7月和8月對湖北省孝感市、荊州市、黃岡市、武漢市、襄陽市、宜昌市這6個市的調查。設計農戶生計資本與農業保險調查問卷,通過發放問卷、訪談等方式入戶調查,了解農戶生計資本現狀和保險支付意愿,收集數據。為保證調查數據的質量,首先,對調查員進行培訓,選取少量樣本做預調查,并根據調查情況進一步完善調查方案,再進行正式的大規模調查。通過調查了解研究區雙低油菜生產情況;獲得農戶生計資本特征、自然災害風險意識及指數保險支付意愿等數據。其次,在調查過程中嚴把質量關,對調查員進行跟訪和復訪。本次調查共發放400份調查問卷,回收376份問卷,回收率94%,其中有效問卷351份,有效率93.4%。
調查內容主要包括:①自然資本情況,包括家庭總耕地面積和耕地質量等;②物質資本情況,包括家庭住房結構、住房面積和耐用消費品數量等;③社會資本情況,包括通訊費用和社會關系網規模等;④人力資本情況,包括農戶家庭人口數量、勞動力數量、技能、知識和健康狀況等;⑤金融資本情況,包括農戶家庭年收入和獲得資金的機會等;⑥對農業保險的支付意愿。
2.1.2 樣本特征
調查的對象為農戶家中年齡為28~77歲之間的戶主或戶主配偶。從性別、年齡、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年均收入等人口學統計特征看,調查范圍覆蓋面廣。
從性別分布看,受訪者中男性占64.1%,女性占35.9%;從年齡層次分布看,受訪農戶集中在40~50歲,占總樣本的62.68%;從教育程度看,受訪者中初中學歷農戶所占比例最高,達到51.57%,中專及以上學歷農戶所占的比例最少,達到0.57%;從家庭人年均收入看,受訪農戶中家庭人年均收入7001~8000元所占比例最高,達到24.21%,家庭人年均收入高于10000元的受訪農戶僅占1.14%;從家庭收入結構看,23.36%的農戶以農業收入為主,76.64%的農戶以非農業收入為主。
2.2.1 模型構建
本文依據研究區域農戶參保意愿,選取農戶生計資本為自變量;選取農戶參保意愿作為因變量,用“是否愿意支付”來體現,回答分“是”和“否”,是典型的二項分類變量。因此,本文選用二項分類Logistic回歸模型分析農戶生計資本對保險參與意愿的影響。
模型中雙低油菜天氣指數保險支付意愿是被解釋變量,是一個二分變量,將“愿意支付”定義為“Y=1”,“不愿意支付”定義為“Y=0”。設Y=1的概率為p,Y=0的概率為1-p,Xi( i=1,2,…,5)代表不同的生計資本,則:

進一步做對數變換得到二元Logistic回歸模型的線性表達式如下:

2.2.2 指標選取
本文結合英國國際開發署提出的可持續生計分析框架,借鑒李海燕和蔡銀鶯(2015)對生計資本的賦值,變量的具體含義和解釋見表1。

表1 變量定義和賦值
(1)自然資本指標。自然資本即農戶所擁有的耕地和水等自然資源。其中,耕地是自然資源中最為重要的。本文采用家庭總耕地面積(N1)、耕地質量(N2)和土壤灌溉條件(N3)三個指標來評價自然資本。耕地質量由農戶評價給出,分為5個等級并賦值,很好(1分)、較好(0.75分)、一般(0.5分)、差(0.25分)和很差(0分);土壤灌溉條件也采用農戶評價方式得出,分為5個等級并賦值,很好(1分)、較好(0.75分)、一般(0.5分)、差(0.25分)和很差(0分)。
(2)物質資本指標。物質資本包括住房情況和生產工具等子指標,是維持農戶生產及生活的生產資料和基礎設施。本文采用家庭住房結構(P1)、住房面積(P2)和耐用消費品數量(P3)三個指標來評價。第一個指標家庭住房結構,分為5個等級并賦值,分別為鋼筋混凝土房(1分)、磚混(0.75分)、磚瓦(0.5分)、木房/土木房(0.25分)、草房(0分);第二個指標家庭住房面積也分為5個等級并賦值,分別為擁有8間房及以上(1分)、6~8間房(0.75分)、4~6間房(0.5分)、2~4間(0.25分)、2及以下間(0分)。第三個指標耐用消費品數量,包括汽車、摩托車、空調、手機、電腦等10類。本指標采用被調查農戶所擁有的耐用消費品的數量來表示。
(3)金融資本指標。金融資本指農戶家庭年收入和獲得資金的機會。本文用農民家庭年收入(F1)、從銀行獲得貸款的機會(F2)、獲得無償現金援助的機會(F3)作為衡量金融資本的三個指標。農民家庭年收入是家庭的各種農業和非農業收入的總和;從銀行獲得貸款的機會采用農戶評價方式得出,分為5個等級并賦值,容易(1分)、較容易(0.75分)、一般(0.5分)、困難(0.25分)、非常困難(0分);獲得無償現金援助的機會也采用農戶評價方式得出,分為5個等級并賦值,容易(1分)、較容易(0.75分)、一般(0.5分)、困難(0.25分)、非常困難(0分)。
(4)人力資本指標。人力資本指農戶所擁有的技能、知識和健康狀況等。本文采用戶主非農就業技能(H1)、家庭勞動力比重(H2)、成年勞動力受教育程度(H3)和家庭成員健康程度(H4)四個指標作為測量人力資本的指標。第一個指標是戶主非農就業技能。非農就業技能指農戶從事農業領域之外的活動,獲得工資性收入的能力。“有非農就業技能”賦值為1,“無非農就業技能”賦值為0。第二個指標是家庭勞動力比重。該指標用勞動力人數占家庭總人數的百分比來表示。第三個指標是成年勞動力受教育程度。該指標分為五個等級并賦值,大專及以上(1分)、高中(0.75分)、初中(0.5分)、小學(0.25分)、文盲(0分)。第四個指標是家庭成員健康程度。本文將家庭成員健康程度分為四個等級并賦值,分別為健康(1分)、一般(0.6分)、差(0.3分)、殘疾(0分)。
(5)社會資本指標。社會資本是指農戶所擁有的社會資源和社會關系網絡。本文采用家庭成員是否有村干部(S1)、親戚中有無鄉鎮干部(S2)、通訊費用(S3)、社會關系網規模(S4)四個指標作為測量社會資本的指標。“家庭成員中是否有村干部”和“親戚中有無鄉鎮干部”反映農戶所能調動資源的多寡,“有”賦值1,“無”賦值0。通訊費用反映著農戶日常交往的頻率,用家庭月均電話費表示。社會關系網規模用尋找外出務工機會可求助的親友數來表示。
(1)指標權重的確定
目前,比較常用的確定指標權重的方法有:德爾菲法(專家咨詢法)、層次分析法和神經網絡法等。本文綜合采用專家咨詢法和層次分析法(AHP)計算生計資本各子指標的權重值。具體步驟如下:一是設計問卷請專家打分,依據每個指標的重要性不同在0~1之間賦值(各指標重要性之和為1),共發放問卷20份,回收18份;二是采用層次分析法(AHP),對問卷獲得的基礎數據構造兩兩判斷矩陣,得出二級指標的權重,結果如表2所示。

表2 各指標變量權重結果
(2)生計資本測算
為了消除指標之間的量綱影響,本文將采用極差標準化方法來處理,計算公式如下:

式中,Xsij為i樣本j指標的標準化值,Xij為i樣本j指標值,maxXj為j指標的最大值,minXj為j指標的最小值。根據各指標的量化值和各指標的標準化得分,確定各指標的綜合得分,得出農戶的生計資本指數。由于篇幅有限,可持續生計資本的原始數據和計算過程均省略,依據生計資本量化值計算出來的描述統計結果如表3所示。

表3 模型的變量及其統計描述
本文把有效樣本農戶的相關變量數據輸入統計軟件,然后運用SPSS16.0進行多元Logistic模型回歸估計,估計結果見下頁表4。由表4可知,回歸模型的回歸系數均在0.05或0.01的水平上顯著,模型的卡方檢驗值為172.593,顯著性水平為0.000(P<0.05),預測準確率為86.6%,內戈爾科R方統計量為0.564,說明回歸模型具有一定的解釋力,生計資本可解釋56.4%的農戶保險支付意愿。
(1)五類生計資本都對研究區農戶雙低油菜指數保險的支付意愿存在不同程度的影響。其中,自然資本、金融資本、人力資本及社會資本對農戶參與農業保險意愿的影響為正,重要性依次遞減,回歸系數依次為2.343、1.982、1.821、1.290;物質資本對農戶參與農業保險意愿的影響為負,回歸系數為-1.866。

表4 模型的估計結果分析
(2)從五類生計資本對農戶保險支付意愿的貢獻率看,貢獻率最大的為自然資本與金融資本。具體來說,如果自然資本每提高1個單位,農戶保險支付意愿轉為愿意的發生比率是e2.343×1=10.405,表明農戶愿意支付天氣指數保險的可能性將增大10.405倍;金融資本每提高1個單位,農戶保險支付意愿轉為愿意的發生比率是e1.982×1=7.249,表明農戶愿意支付天氣指數保險的可能性將增大7.249倍;人力資本每提高1個單位,農戶保險支付意愿轉為愿意的發生比率是e1.821×1=6.172,表明農戶愿意支付天氣指數保險的可能性將增大6.172倍;社會資本每提高1個單位,農戶保險支付意愿轉為愿意的發生比率是e1.290×1=3.631,表明農戶愿意支付天氣指數保險的可能性將增大3.631倍;物質資本每提高1個單位,農戶保險支付意愿轉為愿意的發生比率將降低e-1.866×1=0.155,表明農戶愿意支付天氣指數保險的可能性將減少0.155倍。
總而言之,農戶生計資本不同,對天氣指數保險的支付意愿也會產生顯著的差異。
本文以湖北省孝感市、荊州市、黃岡市、武漢市、襄陽市、宜昌市這6個市的351個樣本農戶為例,運用二元logistic模型實證分析農戶生計資本與農業保險支付意愿兩者間的關系。結果表明:五類生計資本都對研究區農戶雙低油菜指數保險的支付意愿存在不同程度的影響。其中,自然資本、金融資本、人力資本及社會資本對農戶參與農業保險意愿的影響為正,重要性依次遞減,回歸系數依次為2.343、1.982、1.821、1.290;物質資本對農戶參與農業保險意愿的影響為負,回歸系數為-1.866。其中,自然資本和金融資本是影響農戶保險支付意愿最顯著的因素,人力資本和社會資本次之,物質資本對農業保險支付意愿有負向影響。具體來說:
第一,自然資本包含耕地面積、耕地質量、以及土壤灌溉條件等因素,自然資本豐富的農戶往往耕地面積大,耕地條件好,農業收入多,對農業的依賴性強,因此,對農業保險的投保意愿強烈。
第二,金融資本包含農民家庭年收入、從銀行獲得貸款的機會、獲得無償現金援助的機會等因素,金融資本豐富的農戶,年收入相對較高,從銀行獲得貸款的機會以及獲得無償現金援助的機會多,購買力強,對農業保險的支付意愿也越強。
第三,人力資本包括戶主非農就業技能、家庭勞動力比重、成年勞動力受教育程度和家庭成員健康程度等因素,人力資本豐富的農戶,知識水平越高、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越強,越能認識到農業保險的作用,從而農業保險意愿越高。
第四,社會資本包括家庭成員有無村干部、親戚中有無鄉鎮干部、通訊費用和社會關系網規模等因素,社會資本豐富的農戶,對于農業保險政策更了解,社會關系網規模越大,接受新生事物越快,越能夠清醒認識到農業保險對減輕災害影響和穩定農業生產的重要性,參與意愿也較強。
第五,物質資本包括家庭住房結構、住房面積和耐用消費品數量等因素。物質資本豐富的農戶經濟條件好、住房條件好、家庭房屋數量多、耐用消費品數量多,這些農戶大多數為兼業農戶或非農戶,家庭收入主要是非農收入,對農業的依賴程度低,對農業保險政策的關注度也低,農業保險意愿淡薄。
綜上所述,生計資本的各個要素都對農戶雙低油菜指數保險支付意愿有著顯著影響。如果政府想要進一步完善農業保險政策,需要參考農戶生計資本因素來權衡。
[1]Skees J R.Innovations in Index Insurance for the Poor in Lower In?come Countries[J].Agricultur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 Review,2008,37(1).
[2]Hess U.Weather Index Insurance for Coping With Risks i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R].In:Sivakumar Mvk,Motha Rp eds.Managing Weath?er And Climate Risks In Agriculture,2007.
[3]Barnett B J,Mahul O.Weather Index Insurance for Agriculture and Rural Areas in Lower-Income Countries[J].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e Economics,2007,89(5).
[4]張惠茹.指數保險合約——農業保險創新探析[J].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08,(11).
[5]儲小俊,曹杰.天氣指數保險研究述評[J].經濟問題探索,2012,(12).
[6]孫香玉,鐘甫寧.福利損失、收入分配與強制保險——不同農業保險參與方式的實證研究[J].管理世界,2009,(5).
[7]呂開宇,張崇尚,邢鸝.農業指數保險的發展現狀與未來[J].江西財經大學學報,2014,(2).
[8]李海燕,蔡銀鶯.生計資本對農戶參與耕地保護意愿的影響——以成都市永安鎮、金橋鎮,崇州市江源鎮為例[J].冰川凍土,2015,37(2).
[9]孫香玉.保險認知、政府公信度與農業保險的需求——江蘇省淮安農戶農業保險支付意愿的實證檢驗[J].南京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8(1).
[10]宋博,穆月英,侯玲玲等.基于CVM的我國農業氣象指數保險支付意愿分析——以浙江柑橘種植戶為例[J].保險研究,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