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思遠 王桐松
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的持續快速發展,非公有制企業的覆蓋面迅速擴大、集聚人員越來越多。為加強和推動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強化黨組織在非公企業的核心作用和戰斗堡壘作用。
記者在采訪山東省濱州市沾化區富源街道時注意到,該街道以開展非公企業黨組織“五化提升”工作為契機,全力推進黨建工作,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的組織保障。
構建四級聯動組織體系
“要想推動科學發展,必須有一只有凝聚力、戰斗力的黨員干部隊伍。”該街道黨工委書記劉志峰說道。富源街道轄區內有100余家企業,普遍存在黨組織覆蓋不全、陣地建設不規范、黨組織活動難開展、黨建與經營“兩張皮”等問題。多年在基層一線工作的他,深知基層黨建工作對于企業發展的重要性,加強非公企業黨建工作成了他上任后的首要工作。
針對企業分散的格局,劉志峰打破傳統單位黨建格局,按照每個網格20家左右的規模,將轄區企業劃分為4個單元網格,通過選派第一書記、黨建指導員,對企業進行組團式、靈活性服務指導。同時完善組織設置,構建“黨工委—綜合黨委—黨總支—黨支部”四級聯動組織體系。加強黨建載體建設,高標準建設園區黨群服務中心,依托網格黨總支建立黨員服務站4處。同時融入“互聯網+”理念,引入大數據分析,開發建設協同數據管理系統,創建“智慧E黨建”App客戶端,實現黨組織及黨員管理、黨建工作督查、黨員組織關系轉接等各項工作數據管理,全面提升了園區黨建信息化水平。
建設過硬的黨員干部隊伍是黨建工作的一個重點。在非公企業黨建工作中,他狠抓駐企第一書記、企業黨支部書記、網格組織員、企業黨建干事及普通黨員“五支隊伍”管理,分別實行責任制、星級制、清單制、積分制和實名制管理。同時,結合園區企業特點,堅持“一格一品”,在每個單元網格至少打造一個品牌,創立了中海集團“紅色動力”、煒燁集團“紅色能源”等“紅色+”系列黨建品牌。
非公黨建助推企業發展
高洪盟是富源街道綜合黨委第一黨總支書記,2017年6月他被派駐第一黨總支擔任書記,負責20余家非公企業的黨建指導工作。“抓非公企業黨建,就是要充分發揮黨組織的作用。作為非公黨建指導員,我就應該深入企業,關注他們的需求,為他們服好務。”提起黨建工作,他這樣說道。
黨建輔導員最重要的意義在于培養好黨員,在于幫助企業樹立正確的發展觀。如何增強學習的吸引力,讓現在的年輕人愿意學習、主動學習,不讓他們掉隊,他這視線盯在了“沙龍”這種新興的交誼方式上。2017年7月,中海精細化工有限公司黨支部“紅色沙龍”正式開張。這種學習方式把“死學”變為“活學”,用寬松討論交流的學習方式,代表以往以會議為主的學習方式,一下就把大家的目光給吸引住了。
在高洪盟的心中,非公企業思想政治建設太重要了。這個領域行業多、人員復雜,是基層黨建工作的薄弱地帶,如何引導好非公企業健康發展、引導好企業員工和黨員的思想,是黨的建設的重要陣地和重要領域,一寸土、一個人都不能丟。億人食品是一家棗制品民營企業,公司老總是企業黨組織書記,他常以生產經營繁忙為由抵觸開展學習教育。
知道情況后,高洪盟前前后后跑了六趟,他耐心地講:“過去企業發展初期偶爾還可以靠碰運氣,現在就只能靠實力才能抓住機遇,不能只盯眼前。磨刀不誤砍柴工,對當前黨的大政方針不清楚,東南西北分不清,企業肯定做不大。”這些話終于打動了企業老總,還幫著選配了一名專職副書記專門負責黨務,學習教育終于步入正軌。2017年,他負責的片區企業黨組織覆蓋率達到100%。
一名黨員就是一面先鋒旗幟
“企業能有今天,靠的不僅僅是企業品牌、技術創新和資本經營,更重要的是企業有一個一心一意為職工,一心一意為企業謀發展的黨組織。正是在企業黨支部這樣一個堅強的黨組織領導核心的引領下,公司才能在短短的數年時間里,歷經風雨,由大變強……”這是海川化工有限公司劉寶東的一番感言。
在企業發展過程中,劉寶東總覺得企業再往前發展缺一點什么?劉寶東左右思索,認真梳理企業發展歷程,又看看發生在身邊的發達與衰落的人和事,悟到:民營企業要再上新臺階,最缺的就是黨的領導。要把海川做長、做精、做久,必須靠黨建引領。
“發展一名黨員,就要成為一面先鋒旗幟。”對于支部工作,劉寶東做到放權、信任、鼓勵、支持,讓支部甩開膀子干。企業中建立黨支部以后,劉寶東主動把自己置于黨組織的領導與監督之下,經常主動聽取黨組織意見。戰略目標愈加清晰,發展舉措愈加實在,黨支部作用發揮越來越大。通過企業黨組織,加強企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企業全體員工素質,促進企業良性發展。
為了加強企業黨建工作,引領企業做大做強,在劉寶東帶領下,積極深化黨建“1+4”,即黨建帶工會、團委、女工委、關工委建設,不斷拓展黨建和群團組織建設的新領域、新內容,以“三化”抓實“1+4”,使黨群共建做到計劃共訂、資源共享、遇事共商、活動共辦、互助共建,形成黨群組織合力助推企業發展的良好勢頭。
為抓好黨建工作,劉寶東積極推行“三強模式”,即強班子、強支部、強黨員,嚴格執行“三會一課”、學習教育、思想建設、組織建設等制度,開展“黨員承諾制”“黨員先鋒崗”“黨員責任區”等活動,為黨員發揮作用搭建平臺,激發黨員創先爭優意識,既讓在企黨員找到家的溫暖,也讓他們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
通過加強非公企業黨建工作,使企業黨員有了歸屬感,為企業發展注入了生機活力,2017年,街道實現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104億元,同比上升75%;實現稅收1億元,同比上升64%,極大推動了街道工業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