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鐳
摘 要:學生黨員的培養和發展工作是高校黨建工作的基礎,是高校育人的重要內容。當前,預備黨員和積極分子的黨性教育是否能很好承擔起育人的重擔是值得討論的問題。本研究通過問卷調研和焦點小組訪談的形式對預備黨員和積極分子的黨性教育現狀進行分析,對現狀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對策分析,旨在通過提高學生預備黨員和積極分子教育有效性來提升基層黨建的育人功能,增強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
關鍵詞:入黨積極分子;預備黨員;黨性教育;有效性
一、研究目的與意義
學生黨員是學生中的骨干分子,是黨員中的新鮮血液。加強學生黨員隊伍建設,提高學生黨員隊伍整體素質,對于夯實高校黨建工作基礎,增強黨員隊伍的生機活力,對于培養造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建設高素質大學生黨員隊伍,根據《中國共產黨發展黨員工作細則》、《關于加強新形勢下發展黨員和黨員管理工作的意見》(中辦發〔2013〕4號)和《復旦大學關于加強學生黨員發展和教育管理工作的實施意見》(復委〔2014〕41號),做好新形勢下學生黨員發展和教育管理工作,必須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按照“控制總量、優化結構、提高質量、發揮作用”的總要求,以提高發展質量為核心,以加強教育培養為重點,以完善管理服務為基礎,不斷提高學生黨員發展和教育管理工作水平,努力建設一支信念堅定、素質優良、規模適度、紀律嚴明、作用突出的學生黨員隊伍。而入黨積極分子及預備黨員教育是培養學生黨員的重要環節。做好入黨積極分子及預備黨員的培養,對嚴把學生黨員發展的入口有著重要意義。
為從源頭做好學生黨員的培養工作,有效提高入黨積極分子及預備黨員的教育在黨員的發展培養過程中至關重要。[1]如何全面客觀了解目前入黨積極分子及預備黨員的教育現狀,了解培養環節中的不足,對于學生黨員的后期培養和發展都有決定性的作用。
黨性教育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2]1938年,毛澤東在中共六屆六中全會報告中明確提出“中國黨的馬克思主義的修養”問題,此后劉少奇做了著名的《論共產黨員的修養》的報告。1941年,毛澤東更加明確地指出“黨性問題是一個重要問題”。此后,黨性教育成為我黨黨員教育的常態。近二十年,黨又開展了“三講”教育、“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等。可以說,黨性教育早已是黨自身建設的重要法寶。習近平在“8.19”講話中說堅持黨性要在宣傳工作中做到“三個堅定”“兩個堅決”,即“堅定宣傳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堅定宣傳中央重大工作部署,堅定宣傳中央關于形勢的重大分析判斷,堅決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決維護中央權威。”這正是黨性教育所應做到的,也只有在全黨團結統一和中央有足夠力量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帶領全國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因此,做好黨性教育是黨和人民事業的重要保障。而幫助預備黨員和積極分子從思想上入黨,首要就是要做好黨性教育。
然而,在開展黨員日常性教育工作中,對預備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的教育卻日益表現出內容形式化、形式陳舊化,很難真正讓預備黨員和積極分子在教育活動過程中達到不斷學習和提高黨性的作用。如何提高學生預備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教育的有效性成為目前研究生思政工作的一個現實挑戰,并在之后研究生黨員的培養過程中起到關鍵作用。基層黨建要在學生黨員的培養上不斷尋求更為有效的嘗試,探索更有效的教育研究生預備黨員和積極分子的形式,夯實一線的黨建基礎工作。
二、預備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黨性教育的實證研究
(一)調查內容與調查對象
本研究針對預備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分別在2017年6月和12月,對同一批調查對象,即200名預備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開展了兩次問卷調查和座談討論,另邀請了10名學生黨員(正式)、10名學生黨務工作者及10名教師黨員進行了焦點小組討論。
在200名受調查學生中,性別方面,男生87人,占43.5%,女性113人,占56.5%;專業方面,理工科81人,占40.5%,人文學科49人,占24.5%,醫學70人,占35%;政治面貌方面,預備黨員50人,占25%,預備黨員150人,占75%;10名研究生黨務工作者分別是5名輔導員及5名各學院黨辦專職人員;10名教師黨員中包括教師支部書記4人,研究生導師4人,青年教師黨員2人。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獻法、問卷調查法及焦點小組討論法展開研究。調查問卷經過預調查數據分析后定稿,第一次共發放問卷200份,收回200份,回收率達100%,其中有效問卷為199份,回收問卷有效率為99.5%。第一次問卷內容主要針對預備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的黨性教育現狀、所存在的問題、對預備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黨性教育的期待以及對改進預備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黨性教育有效性的建議四個部分。通過對第一次調研問卷的分析,結合預備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學生黨員,學生黨務工作者和教師黨員共四場焦點小組討論的結果,通過一個改善預備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黨性教育現狀的方案,將其下發到各個參與研究的支部,并建議支部根據此方案開展預備黨員和積極分子的教育工作。在此之后針對此改善方案發放第二次問卷200份,收回199份,回收率達99.5%,其中有效問卷為196份,回收問卷有效率為 98%。
(三)研究結果與分析
1.學生預備黨員和積極分子黨性教育現狀及期待研究
本研究首先針對學生預備黨員和積極分子黨性教育的舉行頻率進行了調研。其中113名調研對象(56.8%)表示他們的黨性教育的頻率為每月一次,70名調研對象(35.2%)表示他們的教育活動頻率為每兩周一次,更有5名調研對象(5.3%)表示他們教育活動的頻率為大于每月一次。而學生預備黨員和積極分子在調查中也表示基本支持每月一次的黨性教育活動,有受調研者(83.2%)選擇了這一頻率。由圖1可見,目前預備黨員和積極分子黨性教育頻率是基本符合需求的。
從目前預備黨員和積極分子黨性教育時長來說,103名受訪者(51.8%)表示目前教育活動一般時長在一小時到兩小時內,另有67名受訪者表示(33.%)表示,其所在黨支部每次組織活動時長差異較大,與內容有關。在談到期待的教育活動時長時,154名受訪者(78.6%)表示,希望教育活動時長能控制在一小時內。(具體數據見圖2)
從目前預備黨員和積極分子黨性教育形式的多選調研中發現,目前研究生黨支部主要采用的黨性教育形式包括講座報告(92.0%),和聯系人交流(88.9%),參加所在支部的組織生活(51.8%)以及實踐服務(66.8%)。而受訪人最期待的黨性教育形式包括和聯系人交流(92.3%),參加所在支部的組織生活(68.4%)以及實踐服務(70.1%)。另外,還有111名受調查學生(56.7%)表示希望黨性教育形式能夠更加靈活和多樣,應該更多結合學生特點開展教育活動,更是有學生提到應該結合當前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時代背景,加強能力建設利用新媒體平臺開展新時代預備黨員和積極分子黨性教育。(具體數據見圖3)
從目前預備黨員和積極分子黨性教育內容的多選調研中發現,目前主要黨性教育內容包括時事政治學習(99.0%)、志愿服務(56.8%)、經典理論學習(33.7%)。而預備黨員和積極分子希望加強的教育形式包括時事政治學習(95.4%),志愿服務(79.1%)及經典理論學習(49.5%)。另外,還有113名受調查研究生黨員(57.7%)表示希望預備黨員和積極分子黨性教育的內容應該更加豐富,包括與學術誠信相結合等。(具體數據見圖4)
2.學生預備黨員和積極分子黨性教育現存問題分析
根據第一輪問卷調研分析出當前學生預備黨員和積極分子黨性教育現狀,在此基礎上開展了學生黨員、學生積極分子、黨務工作者和教師黨員共四場焦點小組討論,深入探討了當前學生預備黨員和積極分子黨性教育現存問題分析。
通過調研和座談,發現了幾個問題,具體如下。
第一,教師黨員與學生黨員、學生積極分子對于當前學生預備黨員和積極分子黨性教育有效性的不同認知情況。在焦點訪談中,所有研究生相關黨務工作教師及教師黨員都表達了,當前學生黨員對于黨史相關理論學習缺乏系統性和深入性,不止是預備黨員和積極分子,而是所有學生黨員都應該加強對黨史理論學習,整個學生黨員及積極分子都應該更多加強經典理論的學習來提高黨性。而學生黨員表示,現在所接受的黨性教育效果不好,在傳播過程中教育效果差。盡管有些學生黨員本身具備良好的黨性,但是在擔任聯絡人的過程中,不知該如何對預備黨員和積極分子進行有效的教育。支部應該在方法上給予指導。
第二,在討論中有些問題也得到了學生黨員和教工黨員的共識,最顯著的就是要針對學生預備黨員和積極分子黨性教育特點來開展形式多樣的教育工作。在這過程中,學生黨員強調了利用有效的黨性教育的活動形式來增強預備黨員和積極分子本身投入黨性學習的主動性;而教工黨員也強調了,在創新教育形式調動研究生黨員參與積極性的同時,不能使學生預備黨員和積極分子黨性教育內容膚淺化,要使學生得到充分的學習。
針對以上幾個問題的提出,本研究小組結合現狀和學生的需求也對學生預備黨員和積極分子黨性教育有效性改善提出了一個建議。(1)將聯絡人和預備黨員及積極分子的固定黨性學習安排為每月一次,聯絡人應集體備課來確定主題。(2)結合2017年十九大的召開,開展形式生動的時政理論學習。(3)加強網絡,特別是新媒體平臺的利用,以加強學生預備黨員和積極分子黨性教育的有效性。(4)做好學生預備黨員和積極分子黨性教育的總結工作。本研究小組提議參與本次調研的黨支部在半年內,根據以上一些建議開展一次或者多次學生預備黨員和積極分子黨性教育工作。
第三,使用建議后,對預備黨員和積極分子黨性教育滿意度調查。根據研究小組給的建議,參加調研的7個黨支部分別對支部預備黨員和積極分子的黨性教育開展了集體備課,共開展了4次集體備課,確定了8月的“從閱兵儀式談國家意識”,9月的“學習習近平726重要講話”,10月“共學十九大精神”及11月的“在實踐中體驗為人民服務的精神本質”四個主題。調研結果發現:學生預備黨員和積極分子黨性教育的滿意度由84人(42.2%)上升到了154人(78.6%),不滿意的人數從67人(33.7%)下降到了21人(10.7%)。說明本研究對學生預備黨員和積極分子黨性教育提出的有效性建議確實發揮了作用。(具體數據見圖5)
三、增強預備黨員和積極分子黨性教育有效性的對策研究
盡管在這次研究中,我們對各支部預備黨員和積極分子的黨性教育給予了一定建議,并且得到了較好的實踐證實。但是當下學生預備黨員和積極分子黨性教育有效性的研究應當從一個更全面的角度進行更全面的對策研究,以長期有效提高整體的學生預備黨員和積極分子黨性教育的有效性。
(一)創新黨性教育形式內容勢在必行
目前預備黨員和積極分子的黨性教育中有三類有效性較低的類型,分別是(1)“有教育無內容”:黨性教育內容單調的,比如以組織發展工作性質的教育,在流程和形式上對預備黨員和積極分子進行管理。在這類教育中,預備黨員和積極分子表示只知道下一步的組織培養計劃的流程,然而在思想上并沒有黨性的學習;(2)“有內容無主題”:黨性教育的形式單一,盡管會有聯系人和基層黨組織來組織黨性學習,但是對于每次黨性教育的主題,目標和內容等方面都缺乏精心的設計和考量;(3)“有主題無互動”:黨性缺乏互動性,有些黨性教育盡管也策劃組織了,但是由于大多數學生預備黨員和積極分子的聯系人及學生黨支部的書記仍由學生黨員擔任,其本身的閱歷和理論內涵也限制了黨性教育的有效性。對于黨性問題,沒法系統地講解,更沒辦法進行深入地討論,從而無法發揮黨性教育的功能。因此要提高對學生預備黨員和積極分子黨性教育的有效性,必須創新黨性教育的形式內容。
中共中央、國務院在下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中明確提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這不僅是對大學生思政工作的指導,其實也是對預備黨員和積極分子的黨性教育提出的指導。一是貼近實際。結合預備黨員和積極分子的實際需求和切身關心的問題或焦點,精心設計黨性教育的內容,在形式上要改變傳統的灌輸方式,結合實際熱點問題利用引導主題討論,從而調動預備黨員和積極分子本身的參與性和主動性。二是貼近生活。可擴大黨性學習的外延形式,增強黨性教育的滲透性,促使預備黨員和積極分子從“要我學習到我要學習”的轉變。三是貼近大學生。隨著網絡的迅猛發展,中國青年幾乎已全部網民化,他們獲取新聞、信息的主渠道已悄然轉換為網絡,甚至可以進一步說是手機網絡。因此,現代大學生黨員黨性教育,可利用研究生群體喜于接受、樂于接受的新媒體提升黨性教育的實效性,找到黨性教育的新途徑。一方面應該在相關網站和公眾號中多發布黨性教育的資料,另一方面要注重自媒體的利用。QQ、微信及新興的視頻網站和主播形式都是青年最常用的自媒體,也是他們獲取信息的最大來源。如果對預備黨員和積極分子的黨性教育能夠充分利用這些網絡平臺,則黨性教育會更加全面且豐富。[3]
(二)加強上級黨組織對于聯系人的指導
為進一步提高學生預備黨員和積極分子黨性教育的有效性,還應進一步加強上級黨組織對于學生預備黨員和積極分子黨性教育的指導工作。黨內聯系人是最直接參與學生預備黨員和積極分子黨性學習的指導者,但學生預備黨員和積極分子的聯系人本身主要也是由學生黨員擔任,這些學生黨員普遍黨齡不長,對黨的相關問題認識不夠深入,在擔任聯系人的過程中本身的黨性素養受到了很大的考驗。并且在調研和實踐中證實,上級黨組織可以指派特定人員加強對這些聯系人加強指導。上級黨組織應幫助黨內聯系人把握大方向,加強自身黨性教育,包括經典理論和時政要聞的深入學習[4],挖掘黨性教育的育人深意。此外,由于學生具有多樣化的特點,預備黨員和積極分子的黨性教育形式和內容也需要不斷創新,這也需要上級黨組織在經費上給予一定支持,提供創新的后勤保障。因此學生預備黨員和積極分子黨性教育的有效性,和其聯系人的黨性、個人能力及學生預備黨員和積極分子所在的上級黨組織給予的關心力度有著密切的聯系。
學生預備黨員和積極分子黨性教育是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的把關點和切入點,學生預備黨員和積極分子的黨性教育是學生黨建的重要環節。只有求真務實,與時俱進,理論聯系實際,創新工作思路和做法,才能做好學生預備黨員和積極分子的黨性教育工作。
(三)發揮預備黨員和積極分子的自身主動性,注重基層黨組織育人功能
學生預備黨員和積極分子黨性教育有效性與學生預備黨員和積極分子本身的主動性有直接的關系。學生預備黨員和積極分子黨性培養的目的和任務是通過教育,管理好黨員,激發其本身的黨性學習作用,保持先進性,踐行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現在學生預備黨員和積極分子黨性教育中存在的問題,探其原因,很大程度上與學生預備黨員和積極分子本身對黨性教育認識不足,主體意識較薄弱,缺乏學習的主動性有關。因此,要注重黨性教育本身的育人功能,要突出學生預備黨員和積極分子的主體地位。在黨性教育過程中只有充分調動學生預備黨員和積極分子的參與意識,提高他們的思想認識,增強主體意識,才能從根本上保證黨性學習的質量,提高黨性教育的有效性。這也從另一個角度提出,應該對學生預備黨員和積極分子的黨性教育做好全程的設計,重視教育前后預備黨員和積極分子的反饋。
習近平總書記尤其重視黨性問題,他指出:“黨性是黨員干部立身、立業、立言、立德的基石”。習近平總書記已將黨性放至黨員個人修養的首要地位,黨性不僅決定黨員的思想政治水平,而且引領著黨員的品格與廉潔修養。因此對預備黨員和積極分子的黨性教育必須不斷提高有效性。通過改進對預備黨員和積極分子教育的形式和內容,加強黨性教育本身的有效性,可使黨性教育更好地深入預備黨員和積極分子的內心,并在此過程中激發其本身建立黨性,形成自我學習的覺悟。基層黨支部也需要進一步加強預備黨員和積極分子聯系人隊伍本身的黨性教育,發揮朋輩教育和榜樣示范的作用來加強對預備黨員和積極分子的教育,用他們的實際行動來進行實踐的黨性教育。從教育設置,預備黨員和積極分子群體的自主性,聯系人的專業性和基層黨支部的指導性四方面,多管齊下來加強當下的預備黨員和積極分子管理,幫助他們盡快從組織上入黨,更重要的是幫助他們在思想上不斷加強黨性,真正從思想上入黨,并建立黨性,形成終生學習、主動學習的自發意識,真正成為一名共產主義接班人。
參考文獻:
[1]廖智君.新形勢下加強和改進高校黨員教育工作的思路[J].教育教學論壇,2014(14).
[2]劉素娜 周江平.關于提升大學生黨員黨性教育實效性的幾點思考[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6(6),
[3]唐玉福.新媒體環境下加強大學生黨員黨性教育創新研究[J].大東方·理論探索,2017(10).
[4]戴衛義,張萬茂.新常態下大學生黨員培養教育探析[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