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霞
中圖分類號:C933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7)12-000-02
摘 要 政工干部是國有企業人才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企業發展不可或缺的中堅力量,政工干部思想政治工作是國有企業發展的根基,國有企業的管理和約束需要政工干部來實現,政工干部業務能力對推動國有企業經濟發展,保持企業穩定和完成企業重心任務,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關鍵詞 國有企業政工干部 政治 業務素養
一、加強國有企業政工干部政治和業務素養的意義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全面從嚴治黨提出一系列新的重要思想,為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進一步指明了方向。2015年中央先后印發《關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關于在深化國有企業改革中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的若干意見》,為國有企業加強和改進黨建工作提供了重大原則和根本遵循。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發展,國有企業正面臨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以及日趨激烈的競爭。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強化國有企業黨的建設、通過強化黨的建設推動國有企業加快自我革新、自我完善,始終立于引領發展的潮頭浪尖,離不開政工干部的辛勤工作與創新奉獻。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政工干部作為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的領導者和執行者,其政治和業務素養的提高任重道遠。打造一支與時俱進、有擔當、敢作為、業務精、政治強的政工干部隊伍,對于國有企業迎接新挑戰、解決新矛盾,提高核心競爭力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二、當前國有企業政治工作及政工干部面臨的困境
(一)重業務輕黨建的問題
1.考核以業務業績為重。目前大多數國有企業以經營目標任務為重,把重心工作過多地放在追求企業經濟效益上,工作整體安排多以經濟效益為主,政治工作為輔。在對政工干部的考核上,將政工干部的業績指標直接與崗位績效掛鉤,導致企業黨建工作被弱化、淡化、虛化,甚至邊緣化,扭轉“重業務,輕黨建”之問題勢在必行。
2.選拔以業務能力為重。許多國有企業在政工干部的選拔任用上,將業績的考量列為首位,任人唯能不唯德。以企業效益最大化為目標,以業務能力為先決條件,忽視政治素質要過硬這一要點,選拔任用干部的傾斜導向,進而衍生出部分黨員干部不重視政治理論學習,廉潔自律意識不強,法律、風險意識薄弱等一系列問題,對構建良好的企業政治生態造成了很大的危害。
3.培訓以業務知識為重。國有企業的業務戰略決定了企業在業務領域的市場定位和競爭策略,業務戰略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因此,許多國有企業將培訓圍繞業務戰略開展,以此推動企業的發展進程,將政治教育放到企業培訓的從屬地位。以致于很多企業優秀人員不愿做政工干部;甚至有的企業因經濟效益影響要節約成本、精簡人員,首先考慮的是裁減黨務人員、壓縮黨務經費開支,致使黨建工作嚴重滯后于企業改革發展。
(二)一人身兼數職的問題
1.導致權力集中。國有企業政工干部身兼數職的現象普通存在,一人身兼數職,大權獨攬,在監督盲區之下,為腐敗滋生提供了溫床,使國家與人民的利益不同程度地受損。
2.導致精力分散。國有企業政工干部身兼數職,難免顧此失彼,博而不精,廣而不深,在推進工作上,由于點多、面廣,花費在每項職能工作上的時間相對有限,難免造成政工工作粗放管理,不能細致入微落實到位。
(三)自身素質的問題
1.學歷偏底年齡結構偏高。國有企業中層業務骨干從梯次結構來看,大部分在45歲以上,而且學歷偏低;受國有企業管理體制與機構編制原因影響,這類干部一般一站干到底,一個蘿卜一個坑,流動性不大,導致年輕人才無法進入國企,進入國企后在培養上也有諸多條件限制,造成國企政工干部無法梯度培養。
2.個人持續學力能力不強。部分年齡結構偏高的政工干部,一般認為提拔已無望,有“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思想意識存在,導致工作熱情不夠,工作動力不足,持續學習提升的能力不足,進而影響到了工作的開展。
三、新形勢下提高國有企業政工干部政治與業務素養的幾點建議
(一)企業要提高對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視程度
思想政治工作是國有企業開展其他工作的前提,國有企業的發展,離不開黨的建設的強化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支撐,只有從思想層面不斷強化,才能持續儲備企業的后備人才,消除一系列的錯誤思想認知,應將積極、正面的元素滲透到業務工作中,提高政工干部思想道德素質,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
1.將黨的核心引領持久化。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服務和服從于黨的中心工作,對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要認識到位。將政治工作融入到企業各項重心工作中,對企業決策管理制度予以完善,持續發揮民主決策作用,按民主集中制原則,讓黨政干部參與到企業議事規則中,有效發揮黨政干部對業務工作的議事決策權,使黨的核心引領在國有企業發展中真正發揮出戰斗堡壘的作用。
2.將政治教育培訓常態化。國有企業黨組織在改革發展過程中必須從嚴抓好思想建設,堅定廣大黨員干部的理想信念,以高度的思想自覺引領高度的改革自覺、發展自覺。要以當前正在深入開展的“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為有效載體,自覺以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為引領,著力提高“四個意識”,補足精神之鈣,切實把干事創業謀發展作為最大的政治責任,為企業攻堅克難、轉型發展凝聚共識和力量。
3.將政治工作開展創新化。傳統的思想政治工作以會議學習、文字宣傳、理論教育為主,難免會“舊瓶裝新酒”,既無新意,政工干部的參與的積極性與配合度也不高,無法激發實際興趣,這也是當前黨政工作開展面臨的一個問題。開創政治工作新局面應將信息化技術滲透到黨政工作中,借助微信、微博論壇等平臺實現教育工作多樣化,以電子視頻、文本與圖片等形式實現對黨建政治思想的有效宣傳,使政治工作以“互聯網+N”創新性開展,切實調動政工干部的工作有效參與積極性。
(二)建立政工干部培養選拔任用管理長效機制
1.完善選拔任用管理辦法。完善國有企業政工干部選拔任用管理辦法,對德才素質好、業務能力強、發展潛力大、群眾公認度高的后備干部大膽起用,打破論資排輩弊端,針對業務能力強、行政管理接觸少的政工干部加強培養,將這部分人員安排到行政管理崗位上,或者采取輪崗、掛職鍛煉等辦法,協助處置企業重大突發事件,或參加專項工作及重大活動,進一步提升政工干部的綜合素質。
2.合理配權用人,適當提高待遇。對政工干部提拔任用、評先評優與職稱評定等方面,不以業務績效為唯一評價指標,不搞兩種待遇,與業務領導一視同仁,穩定政工干部思想。在落實政策規定上,為政工干部工作開展提供有力支撐,同時,大力拓展政工干部成長進步的渠道,不斷增強政工干部的自豪感與自信心。
(三)提高政工干部政治與業務工作融合力度
1.黨建與業務工作并重。政治工作與業務工作雖然有著各自的特點,但要充分利用思想政治工作的獨特優勢,找準二者的結合點。這方面最為關鍵的就是在培養、打造復合型干部隊伍上下功夫,在提高其理論功底、謀略功底、指導功底與文字功底的基礎上,鼓勵其鉆研業務知識,用理論指導實踐,將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應落到生產經營實處,用過硬的理論知識游刃有余地解決業務工作中出現的問題,使黨建與業務工作兩不誤、兩促進。
2.選樹優秀典型標桿引領。國有企業一般業務工作繁瑣,重復度高,更需要精神食糧的補給,為業務工作找到載體,找到凝聚企業人心的政治力量。國有企業要在發現、宣傳、表彰上用榜樣的力量激勵。通過選樹黨員干部正面典型,打造一批積極向上,愛崗敬業的先進模范,加強引領。通過懲治違反紀律規定、規章制度的反面典型,提高國有企業干部員工的自警、自律意識,促進企業規范健康運轉。
四、結語
綜上所述,針對國有企業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工作弱化、淡化、虛化的問題傾向,通過探索國有企業政工干部的選撥任用、政治與業務工作的融合,以及政工干部依法行政與以德行政等思路,促進國有企業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以人才戰略提升政工干部隊伍整體素質,確保有效落實黨的方針政策,實現企業長足發展。
參考文獻:
[1] 吳萍.加強企業政工干部隊伍建設提升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水平[J].赤子,2014.
[2] 王一誠. 加強政工隊伍建設 提升政工干部素質[J].赤子,2015.
[3] 谷佳偉.對提高國有企業政工干部素質與能力的思考[J].科研,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