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立恒
中圖分類號:F243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7)12-000-02
摘 要 幸福,是指一個人的需求得到滿足而產生的喜悅,是一種主觀感受,喜悅大小因人因事而異,喜悅的程度便是幸福指數,二者呈正比關系。根據馬斯洛的五種需求層次理論,一個人的需求大抵包括了基本的物質需求、安全與健康需求、交流與情感需求、尊重與認可需求、實現自我價值需求等方面,若能有效滿足這五個方面的合理需求,便能充分提高一個人的幸福指數。
關鍵詞 基層員工 幸福指數 提高方式與途徑
由一定人員組成的企業,員工的幸福是由企業絕大多數員工的共同幸福構成,員工的幸福指數,直接影響著員工的工作效率和企業的持續發展。由80%基層員工構成的企業,如何提高基層員工的幸福指數,是一個企業始終繞不開的話題。通過研究,個人認為要提高基層員工的幸福指數,就要做到讓基層員工勞有所得、情有所依、才有所用、干有所值。
分宜擴建項目部(以下簡稱“項目部”)是中電投電力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的派出機構,代表公司在國家電投分宜電廠2×660MW機組擴建工程建設中行使“委托管理+監理”職能。項目部下設綜合管理部、計劃財務部、工程管理部、工程監理部4個部門,涵蓋1個黨支部、1個分工會和1個團青工作組,目前現有員工19人,其中17人為公司基層員工。
一、提高基層員工幸福指數,就要勞有所得
勞有所得,指付出后勞動獲得相應的報酬,“勞”是一個人安身立命、養家糊口的基礎,在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里是基礎層的物質需求和安全與健康需求。企業只有滿足了員工合理的基礎需求,讓員工勞有所得,免去了員工的后顧之憂,員工才能安心工作。
在公司層面,作為法人主體,在員工入職之初,便依法與員工簽訂了勞動合同,按時足額支付員工工資,并隨著公司效益的提高合理增長了員工工資;依法為員工辦理了養老、醫療、工傷、失業、生育等各類社會保險;工作中嚴格執行國家勞動工時和休假制度,重視職工健康,全面落實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等制度,讓每位員工在良好的環境中勞有所得,員工幸福指數得到提升。
在項目部層面,員工也充分享受到全面的“呵護”。項目部成立后新建了食堂,改建了臨時辦公場所,購置了生活用品,員工吃上了可口的飯菜,入住了舒適的房間,坐在了寬敞明亮的辦公室,相比剛到項目之初吃盒飯、住旅社的局面,員工的幸福指數得到提升;項目部非常重視員工健康,為員工配備了安全帽、工作服、反光背心、勞保鞋等必備的安全保護用品,開通了通勤車,方便員工進出現場;每年組織開展了多達10余項的免費體檢。這些舉措提升了員工的幸福指數,為員工勞有所得的“勞”打下了堅實基礎。
在項目部吃、住、辦公一體化場所搭建完成后,現場工作也陸續鋪開,員工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了緊張的工作中。員工以“奮斗者”的姿態扎根施工現場,積極推進工程建設。項目部根據公司要求及現場實際,由員工和部門負責人共同協商制定員工個人績效考核計劃書,由項目部負責人簽字后執行。實施過程中,由項目部負責人、部門負責人根據個人季度表現考評打分,并按考核評定結果予以獎勵,讓員工的待遇和其擔負的崗位職責、工作績效相匹配,真正做到了客觀公平公正,真正實現勞有所得,讓“奮斗者”多得,讓其他員工向“奮斗者”看齊,提升了員工的幸福指數。
二、提高基層員工幸福指數,就要情有所依
情有所依,指情感要有所依靠,有所寄托,這在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里屬于較高層次的需求。項目部19名員工來自十個省市自治區,習俗、文化不盡相同,同時工地條件差、員工工作緊張、遠離家人,僅僅滿足員工的基本物質需求是不夠的,還需要黨、政、工、團齊行動,積極構建和諧溫馨的氛圍,讓員工滿足交流與情感的需求,讓員工情有所依。
項目部為員工增添幸福磚瓦。項目部每周召開工作例會,領導班子成員、各部門負責人集中討論、協調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增強了領導干部的責任心。不定期召開全體員工會議,傳達工程公司政策決議,傳遞工程公司改革發展方向,增強了員工安心工作、努力奮斗的信心。會上員工就工作、生活、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困難與領導廣泛交流,領導干部關注到了員工的心理狀況和內心世界,不僅傾聽了員工的心聲和各類合理化建議,協調解決了員工的合理訴求,提升了員工的幸福指數,還拉近了干群之間的距離,融洽了干群關系。
黨支部為員工熬制心靈雞湯。黨支部建立了“五必訪、五必談”制度,在黨員、職工工作成績相對突出時、工作出現失誤或相對落后時、有思想波動時、發生矛盾糾紛時、發生突發性或傾向性問題時必談話交流,在黨員、職工傷病住院、生活及家庭遇特殊困難、家庭發生重大糾紛、家庭發生災難、親屬去世時必走訪慰問。在交流談話和走訪慰問中,黨支部以黨員標準積極引導員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了風清氣正、廉潔實干、團結和睦的項目氛圍。黨支部每年開展訪談20余次,有效地了解了黨員、職工實情,掌握了思想脈搏,化解了心理矛盾,建立了寬松和諧的人際關系。通過各種渠道與員工溝通思想、聯絡感情,大家同甘苦、共患難,上下形成合力,不僅提升了員工幸福指數,而且充分調動了員工的積極性,促進了項目建設。
分工會為員工提供精神食糧。分工會以構建和諧項目為目標,以“職工之家”、“職工小家”活動為抓手,開展了“四小”建家活動,即“學習小課堂之項目部領導上臺講課、成長小熔爐之讀一本好書、溫暖小家庭之訪談慰問、和諧小團隊之文娛節目”,購置了乒乓球桌、乒乓球拍等體育器材,設立了讀書休閑區,開展了春秋季健身走、乒乓球比賽、棋牌比賽、趣味運動會等多種形式的活動,大家在活動中交流了情感,釋放了工作壓力,感受到了精神的愉悅,感受到了溫暖幸福,提升了員工的幸福指數。
團支部為員工搭建成長平臺。項目部以創建“達標團支部”為出發點,全力推動團青工作,持續開展了青年文明號、青年崗位能手、青年安全生產示范崗、青年突擊隊等爭創活動,圍繞項目重難點工程項目,將青年“號”、“手”、“崗”、“隊”創建100%覆蓋到以青年為主體的崗位和項目,組織和引導廣大團員青年和青年集體敬業愛崗、創新進取,充分展了青年人的活力、熱情與志氣、銳氣,青年員工的幸福指數大幅提升。
三、提高基層員工幸福指數,就要才有所用
才有所用,指才華、才能得到施展與認可,英雄有用武之地。這是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的高層次需求,需要企業尊重人才,合理使用人才,按照德才兼備、任人唯賢、注重實績的原則讓員工才有所用,讓員工獲得尊重與認可,切實提高員工幸福指數。
根據現場進度,項目部與公司充分溝通,合理調配了現場所需各專業人才,避免了部分專業人員擁擠、部分專業人員匱乏的問題。同時,員工到崗并接受完入場教育后,立即安排進入施工現場,發揮員工才能、才干,展示專業化能力。在遇到問題討論時,充分聽取主要專業人員意見,充分尊重人才,讓員工切身感受到自身價值,幸福指數得到提升。
在工程建設中,項目部把員工發展和工程建設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定期組織各專業開展培訓授課,開展傳、幫、帶活動,不僅為專業人才搭建了展示技能和才華的平臺,也為那些積極要求進步、立志成才、貢獻企業的員工提供了學習其他專業知識的機會,大家交流了經驗,豐富了視野,造就了更多的復合型人才。
對表現突出、做出成績的員工,公司和項目部給予了極大的肯定與認可。公司始終奉行“有為才有位”的“奮斗者”人才理念,工資獎金大力向一線、向基層、向奮斗者傾斜。項目部也積極引導員工立足崗位,努力工作。一方面積極向公司舉薦人才,對表現突出、做出積極貢獻的員工推薦晉升崗位和職級;另一方面通過積極的考核,將獎金向“奮斗者”傾斜,提高“奮斗者”的個人收入。項目建設中,因工作表現突出,1名部門主任晉升為副總工程師,2名主管晉升為副主任。這些極大的刺激了全員干事創業的熱情,讓腳踏實地努力工作的員工看到了希望,提高了員工的幸福指數。
四、提高基層員工幸福指數,就要干有所值
干有所值,指通過做一件事情來實現自我價值,這在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里屬于最高層次的需求,是重要的幸福指數之一,需要員工個人價值與企業價值、社會價值的實現有機統一,共同實現。
隨著社會發展,“綠色發展”、“和諧發展”、“工匠精神”成為時代主題,這與公司“奉獻綠色能源”的企業使命、“和諧共生”的核心價值觀、“以奮斗者為本”的人才理念不謀而合。“綠色能源”、“和諧共生”已被大眾所熟知,何謂“奮斗者”?即“完全專注的做事,以完成理想、政治理念或目標的人”。公司員工作為“奮斗者”,在項目部從事的工程建設屬于光明事業,不僅能充分發揮個人才能,實現自我價值,而且能為人民群眾帶去光明,帶去綠色能源,帶去和諧發展的動力。當千家萬戶的燈火被點亮,當各行各業因不竭的電力推動得到發展,員工便會以“奮斗者”的名字被世人所銘記,員工的個人價值與企業價值、社會價值便實現了有機的統一,員工的幸福指數便得到了最大的提升。
同時,在“以奮斗者為本”的公司工作無疑是幸福的。公司大力倡導“和”文化理念、“以奮斗者為本”的思想,努力營造出了“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良好氛圍,放手讓人才干事、支持人才干成事,使員工的個人價值得到最大體現。公司成立10多年來也因為有了廣大“奮斗者”而獲得了長足發展的動力,“奮斗者”已成為公司的最大財富。
總之,提高基層員工幸福指數的方式與途徑有許多種,但無論何種形式,都需要企業各級領導、各級組織共同努力,全力推動企業發展,充分滿足基層員工合理的需求,積極引導基層員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知足常樂。只有讓基層員工勞有所得、情有所依、才有所用、干有所值,才能真正提高基層員工的幸福指數。
參考文獻:
[1] 王瀚宵.形式與政策論文之——幸福表達式[D].東北大學,2010:1-1.
[2] (美)馬斯洛.人的潛能和價值[M].華夏出版社,1987:160-209
[3] 邢光虹.如何提高基層員工幸福指數[J].現代金融,2012(10):56.
[4] 王義琴.淺談如何提高基層員工的幸福指數[J].中國科技縱橫,2013(1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