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子敬
中圖分類號:F222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7)12-000-01
摘 要 本文為了了解工業生產經營活動的基本情況,淺談對工業法人企業進行統計報表審計的基本思路,以確保宏觀經濟數據的真實可靠。本文以工業增加值報表、工業產銷總值及主要產品產量報表、工業企業財務狀況及產銷總值報表為例,討論應該如何進行統計報表的審計以及審計程序,希望可以對統計數據的真實性、完整性提供合理保證。本文討論了統計指標和會計項目名稱的相同點和不同點,了解統計指標的準確含義對審計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 統計報表審計 工業企業 統計指標
一、總論
首先,統計報表制度分為年報和定期報表,統計范圍原則上為年主營業務收入500萬元以上的規模以上工業法人企業。報告期分為年報、季報和月報。
(一)了解被審計單位的基本情況
了解被審計單位的(1)業務性質、經營規模和所屬行業;(2)經營情況和經營風險;(3)組織結構和內部控制情況;(4)是否有關聯方交易;(5)統計工作是否完善,是否有專業的統計人員負責統計報表的編制和上報;(6)了解企業臺賬的設置和編制情況。
(二)初步評價被審計單位的內部控制制度
初步評價內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目的在于判斷被審計單位的內部控制制度能否作為實質性測試的時候進行抽樣的基礎,并對那些準備信賴的內部控制決定其測試的時間、性質、范圍。
二、統計報表審計實施工作的整體內容框架
統計報表數據主要來自企業的財務數據,所以可以在企業財務報表審計的基礎之上進行統計報表審計。工業企業財務狀況及產銷總值報表的數據主要來自本年各賬戶分類賬和財務報表,所以在進行審計前,可以參考審計報告中注冊會計師意見,如果本企業基本按照企業會計準則進行業務記錄,那么統計報表也基本可以信任,但是由于統計報表的部分指標和財務報表中的科目名稱及意義并非完全一致,所以企業需要專業的統計人員進行統計臺賬的編制和統計報表的填報。
(一)工業增加值的計算
工業增加值由各市區統計局根據規模以上企業的月度匯總資料計算取得,有生產法和收入法兩種。
1.生產法是用總產值減去全部物耗,公式為:工業增加值=工業總產出-工業中間投入∑?〖(生產法增加值)〗
這里的中間投入從會計角度說,包括存貨、固定資產、管理費用和銷售費用中的物資(辦公用品、機物料消耗、水電費等等),以及支付其他企業的勞務費等等,總之,與進項稅相關的采購或支付基本都包含在內。
2.收入法包括本期生產的成品價值、對外加工費收入和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限期末期初差額價值。公式:
工業增加值=勞動者報酬+折舊+稅金+利潤
上述數據基本上能從利潤表中找到,折舊查看累計折舊科目。
(二)工業產銷總值及主要產品產量報表審計要點
工業總產值(當年價格)包括三部分,生產的成品價值、對外加工費收入、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額價值。工業總產值計算應遵循的原則:
1.工業生產的原則。即凡是企業在本年內生產的最終產品和提供的勞務,均應包括在內。
2.最終產品的原則。即企業生產的成品價值必須是本企業生產的,經檢驗合格不再需要進行任何加工的最終產品。
3.“工廠法”的原則。即以法人工業企業作為一個整體計算工業總產值。
對于企業的工業銷售產值是以貨幣形式表現的,工業企業在本年內銷售的本企業生產的工業產品或提供工業性勞務價值的總價值量,包括如下內容:
1.銷售成品價值
2.對外加工費收入
對于其他的統計指標參照會計資料進行審計和收集資料。
(三)工業企業財務狀況及產銷總值報表審計要點
1.資產負債審計要點
年末資產負債統計指標,和會計中的項目含義基本一致,根據經過財務報表審計的企業資產負債表驗證企業是否合理、合法填報了統計報表。
上表中流動資產是否根據“資產負債表”中“流動資產合計”的期末數填報;
應收賬款是否根據企業“資產負債表”中“應收賬款”期末借方余額填列;
存貨,是否根據“資產負債表”中“存貨”項目的期末余額填列;
產成品是否根據企業“資產負債表”中“產成品”項目的期末數填列;
固定資產、固定資產原價、固定資產折舊、是否根據“資產負債表”中的“固定資產合計”、“固定資產原價”、“累計折舊”、年末余額填列;固定資產凈值指固定資產原價減去累計折舊后的凈額;
應付賬款是否根據“資產負債表”中“應付賬款”項目的期末數據填報;
長期負債合計、負債合計、所有者權益合計、實收資本等統計指標是否根據“資產負債表”中的相應項目期末余額填列;
2.制造成本審計要點
制造成本包括企業在生產過程中實際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其他直接費用和制造費用。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其他直接費用、制造費用等等和企業會計準則中的定義基本一致,根據經財務報表審計的資產負債表和相關證據取得統計報表合理填報的證據。
3.營業成本審計要點
營業成本在考慮企業資產負債表的基礎之上,可以取得企業的貨運發票、工資單記錄等等,取得相應的審計證據。
4.管理費用審計要點
管理費用在審計過程中,應該取得相應審計證據,比如差旅費報銷單、管理部門工資單、業務招待費發票和部門經理簽章等等。
5.財務費用審計要點
財務費用應該取得銀行回執、手續費賬單等等審計證據。以確保企業填報數字正確。
6.損益及分配部分審計要點
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收入等等根據企業“利潤表”中數字填列的指標,要取得銷售訂單、發運單、銀行賬單等等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