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永浩
中圖分類號:C962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7)12-000-01
摘 要 所謂人力資源管理,共分六大模塊,即人力資源管理規劃、招聘與配置、培訓與開發、績效管理、薪酬福利、勞動關系管理。由于歷史原因,電力部門陽光員工整體呈現年齡偏大,資源分配不合理等問題,特別是近兩年電力系統深化變革,問題愈來愈突出,為解決這一問題,太和供電公司大膽創新,勇于變革,全力推進陽光公司實體化運作。
關鍵詞 創新 變革 人員管理 實體化 人力資源
一、分析形勢,大膽改革
2015年底,隨著智能表的全覆蓋、集中式抄表及臺區客戶經理負責制全力推進,供電所陽光員工以前的主要工作任務---抄表、收費大大減輕;加之近年來為進一步規范管理,杜絕配電隊、供電所參與一切工程施工,部分陽光員工工作飽滿度明顯不足;同時近兩年來隨著電網投資的大幅度提高,“集中施工”取得一定成果,外委施工單位雖然引入較多,但與長期參與施工的陽光員工相比還存在一定差距。綜合此三方面原因,為使隊伍穩定、減人增效、待遇提升,建立一支合格的施工“特種兵”、“應急隊”,太和公司進行多次研討分析,決定對陽光公司進行實體化運作,并積極向上級公司進行匯報,得到了上級公司的認可與同意。
二、合理配置、人盡其責
按照方案,太和公司對供電所、配電隊陽光員工進行綜合測評,抽調人員71名。由于施工隊需集中辦公,陽光員工整體平均年齡46.7歲,基本上都屬于家里頂梁柱、事務處理者,為確保隊伍穩定,公司層面與所有員工進行一一談心,了解思想動態。最終,綜合工作能力、員工愿景等多方面因素,合理分工,充實到4個施工隊、一個后勤班中,負責城區、五星、桑營、三堂4個片區,整個人員改革中未發生不穩定事件,從后期運轉來看,基本做到了合適的人在合適的崗位,人盡其責。
三、強化培訓,關愛生活
實體化運轉后,按照崗位分工,分門別類,對所有施工隊人員進行為期8天的封閉培訓,共開展勞動紀律、安全生產、業務技能培訓72課時,在培訓后閉卷測試,考試合格后方可上崗,并將業務培訓常態化,確保施工隊安全、可靠運行。
定期開展施工隊員的文體活動和趣味競賽活動,施工隊成立以來開展了拔河比賽4次,趣味競賽活動6次,撲克比賽3次,羽毛球比賽2次,兵乓球比賽3次,觀看教育電影片3次,歌詠比賽3次,有效豐富了員工的業余文化生活,保證員工身心健康。加強后勤保障,規范食堂管理,并且在辦公、生活區建設初期,所有場地建設、線路安裝、環境綠化,全部由員工自己動手,有效提升了員工歸屬感。
四、立章建制,規范管理
針對施工隊日常運行管理,制定了《太和陽光公司施工隊績效考核法》、《太和陽光公司施工隊人員崗位職責》、《太和陽光公司施工隊勞動紀律》、《太和縣陽光電力工程有限公司施工隊勞動技術競賽制度》等17項規章制度,為規范、順利運轉提供制度保障。施工隊工作內容,由陽光公司工程室統一計劃,統一分派,并在施工工程中進行施工安全、進度及質量等考核。
五、公開透明、增效反哺
施工隊主要圍繞工程施工轉,以工程量較大的工程作為主線進行施工,在圍繞主線施工的同時穿插其它施工任務,計劃在先,力求剛性執行計劃。把好工程核算的重要環節,每個工程在施工前都提前核算好,把施工成本和利潤計劃好,提前告知施工隊可獲取的施工績效和施工計劃,讓大家了解工期與績效的利益關系,提升工作效率。
施工人員工資由兩部分構成,基本工資從農維費支出,績效工資從營業收入中支出,按照工作量及完成質量進行考核。實體化運轉以來,共創造營業收入近1500萬元,除施工績效考核外,其余全部反哺于陽光員工整體工資,增加工資總額600余萬元,提升了陽光員工工資收入。
六、依法合規、解除合同
實體化運轉抽調人員71名,其中58人準時報到,進入新崗位。12人未準時報到,對于未準時報到、參加培訓上崗人員,公司一一進行通知,4人由于不適應新工作崗位,主動提出辭職。另外8人已違反公司勞動紀律,按照公司員工獎懲規定,依法進行解除勞動合同。對于所有人員,公司一一掛號信郵寄解除勞動通知書,一個月后登報公示,再一個月后掛號信郵寄解除勞動合同證書,合法合規解除勞動合同,避免法律風險。
七、結語
近幾年來,隨著我國電力工程建設發展腳步的不斷加快,電力工程管理水平也得到了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其不僅能夠有效促進電力企業管理工作的開展,而且還能夠在很大程度上確保企業的發展的健康性和穩定性。因此,如何提高電力工程管理的水平也成為了相關工作人員所面臨的一項重大課題。本文通過對本公司實行的實體運轉后取得的相應成效,并在此基礎上根據公司的實際情況,采取科學合理的創新對策,以此來提升電力工程的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 劉云飛.提高電力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水平的重要性及措施[J].經營管理者,2013(32).
[2] 周焱.淺析電力企業人力資源培訓的現狀與對策[J].山西財政稅務專科學校學報,2012(02).
[3] 王含果.電力企業創新管理分析[J].山東工業技術,2017(18).
[4] 曹向榮.電力企業提升培訓管理水平的思考[J].中國電力教育,20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