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周妮, 鄭迎燦
(邵陽學院城鄉建設學院, 湖南邵陽 422000)
[定稿日期]2017-10-30
隨著我國新農村建設及城鄉一體化的迅速推進,農村村民經濟收入水平及居住環境條件明顯改善。國家在“十二五”期間制定了以危房改造為突破口的農村住房條件及人居環境提升規劃,此次永州市村莊規劃調研在理解習近平主席關于建設“美麗鄉村”工作精神的基礎上,依據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和全國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工作會議精神,按照《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湖南省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鄉村工作意見>的通知》的工作要求組織相關專業人員開展的。調研的目的是深入了解我國現階段農村發展的現狀以及面臨的困境和挑戰,為下一步的村莊規劃做準備。
農村空心化是指農村中的有文化的青壯年流向城市工作,造成農村人口在年齡結構上極不平衡,以及村莊外延異常膨脹和村莊內部急劇荒蕪,形成村莊空間形態上空心分布的狀況。農村空心化現象的出現由來已久,自改革開放以后,青壯年及接受過高等教育的知識分子為尋求更大的發展空間,紛紛涌向城市工作、學習、安家。
農村空心化是中國城市化推進和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但犧牲農村經濟發展為代價的城市化,會導致農村問題的加劇。具體表現為農村生產和建設勞動力不足,農村公共服務設施利用率普遍偏低,農村教育、醫療資源難以配置等。以永州市黃陽司鎮為例,永州市黃陽司鎮人民政府共轄37個村,4個居委會。考查大坡巖村、郝皮橋村、紅壩村、平湖塘村、社塘村、社灣村、水口橋村、田壩塘村9村,村莊三分之一以上人口為外出務工人員。按照村莊產業發展規劃要求,村莊要發展集體經濟普遍面臨勞動力短缺的問題。村莊衛生所、村民文化站、村民活動室利用率普遍偏低;由于村莊學齡前兒童及適齡兒童的減少,幼兒園、小學采用聯村設置原則,即便如此村莊的小學人數還是太少,造成無法配置教學設施、教師資源及兒童上學路途較遠的問題。
其次,農村空心化還加劇了農村環境污染和生態破環,山林、農田、水域缺乏有效的看護和利用,導致很多城市垃圾在農村堆積無人清理。
再者,農村空心化給農村的社會治安帶來不穩定的因素。由于青壯年勞動力的流失,現在農村人口以老人和小孩居多,他們是社會的弱勢群體,最容易受到傷害。
傳統社會學觀點認為,城市是社會矛盾匯集的場所。城市具有人口數量多、人口密度高和市民異質性大的三個特點,相比較傳統的鄉村它的社會問題多而復雜。比如環境問題、工業污染、技術性犯罪、交通阻塞、精神衛生問題,以及貪污受賄、走私販毒、偽劣產品傾銷、違紀瀆職等問題。
但是隨著城鄉一體化發展的推進,城市的生活方式不斷向農村擴散,同時也給農村帶來新的社會問題。此次村莊規劃調研,除了完成現場踏勘和基礎資料收集工作,還針對現階段農村存在的社會問題進行了調查研究。收集到的農村社會問題是我國農村現階段越來越普遍存在的社會問題,并不具有針對性。我國農村的社會問題正變得越來越城市化和復雜化,其中較突出的農村社會問題有貧困、性別比例失調、刑事犯罪、毒品、環境污染等。
2016年我國農村貧困人口為7 017萬人,其中河南、湖南、廣西、四川、貴州、云南6個省份的貧困人口都超過500萬人。在中國有一半以上的貧困人口在農村生活,這些人的年收入水平達不到最低保障線標準。2014年我國男女出生性別比為116.9∶100。全國有5個省的出生人口性別比甚至高達130∶100以上。由于傳統的生育觀念仍然存在,農村出生嬰兒男女比例普遍高于城市,農村的性別失衡問題比城市更加嚴重。性別失衡導致適婚年齡的農村男性很多無法婚配,從而給農村社會管理造成不穩定因素。農村相比較城市而言,治安設施條件配套不足,一些犯罪分子看到這一弱點,將犯罪地點轉移至隱蔽的農村,給農村社會的治安造成威脅和挑戰。農村的環境污染普遍比城市要嚴重,原因是環境治理的投入不足,有些違法排污企業秘密轉移至農村,有的農村沒有對垃圾實行集中處理,存在農藥使用過量污染自然水體和土壤的問題。
此次村莊規劃還對現階段農村的經濟發展狀況進行了調研。依據《永州市冷水灘區產業精準扶貧規劃(2016-2020年)》,截止到2015年12月底,冷水灘區建檔立卡貧困村31個,占行政村總數的9.94 %;貧困戶8 300戶,占農村總戶數的10.98 %;貧困人口25 634人,占農業人口的13.99 %;貧困戶2015年人均純收入2 419元。主要分布在資源缺乏、文化落后、發展緩慢的偏遠山區。經調研,目前限制農村經濟發展的因素主要有三點:
(1) 農村沒有形成支柱或成規模的產業。農村經濟發展之所以缺乏增長的動力,主要原因是沒有養成支柱或成規模的產業,而經濟發展較好的村莊大部分都有自己的優勢和成規模的產業。如農家樂、蔬菜栽種采摘、水果栽種采摘、規模養殖等,這些優勢和成規模的產業不僅可以拉動村莊經濟發展,還能吸引外出務工的勞動人員回鄉創業,從而進一步帶動鄉村經濟良性發展。
(2) 農村資源未有效利用。農村相比較城市而言自然資源豐富,大部分村莊都有良好的自然景觀資源,有的村還有歷史建筑、古樹名木、古剎祠堂等。但是這些資源很多沒有好好利用,甚至被破壞和荒廢了。現階段的農村,普遍存在山林、農田荒廢無人看管的現象,導致資源未有效利用造成浪費。
(3) 傳統的城鄉二元化發展的觀念未轉變。農村人的傳統觀念認為有錢就應該在城里買房,住到城里去,呆在農村種地是沒出息的表現。因此青壯年和優秀的知識分子、大學生都選擇離開農村去大城市找工作生活。這種傳統的城鄉二元化發展的觀念導致農村人力、資金資源的流失,使農村在區域發展中處于劣勢地位。
村莊規劃不僅可以促進農村建設用地的集約利用,規范村民自主建房活動,還能升級村莊基礎設施和整治環境條件。利用村莊規劃將村莊中心荒廢、未利用的宅基地進行統一置換,縮小村莊建設用地規模,或者通過遷村并點,聯合空心化問題嚴重的村莊,進行資源整合和基礎設施升級共享。
農村空心化問題的根本原因是人口減少及用地閑置,要解決這一問題,最好的出路是通過村莊規劃,利用村莊的優勢資源,走特色、精細化的村莊發展道路。未來村莊建設應轉向小而精的發展方向,恢復傳統村落的鄰里關系,提升村莊環境,改善村莊對外交通條件。
農村相比較城市而言,安保設施落后,農村的留守老人、婦女、兒童都是弱勢群體,容易受社會不法分子的傷害。建議在村莊主要道路安裝監控攝像頭,以村組為單位組織聯合巡邏隊,進行24 h巡邏。對不法分子及犯罪分子予以堅決的打擊和懲處。
通過村莊規劃和政策引導,慢慢轉變村民對鄉村和城市的認識。農村是一種有別于城市的聚居形態,它并不代表落后和臟亂差。事實上,隨著時代的發展,農村這種聚居形態會越來越受社會中產階層的青睞,這些社會中產階層除了在城市擁有住房,還想在環境優美的鄉村建設自己的“理想花園”。農村的田園風光、潔凈的空氣和水、有機的蔬菜水果都是大城市所無法比擬的。
政府的財力投入應考慮向農村傾斜,對一些環境較好的村莊可結合兩側的農田山崗規劃建設鄉村景觀道,吸引周邊城鎮的居民周末自駕游。加強產業規劃,發展成規模的種植和養殖業,解決村民自主就業問題,使農村經濟發展進入良性發展的軌道。
十六屆五中全會,國家明確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我國現代化進程中的重大歷史任務,要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實穩步地加以推進”。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農村正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期間經歷了新農村建設、鄉村環境整治、美麗鄉村建設的不同發展階段。
但是隨著城市化的推進和經濟水平的提升,中國現階段的農村正在經歷一場歷史性的蛻變過程,農村發展面臨新的困境和挑戰。只有不斷調整發展思路、深入農村一線調研,才能接觸到它最真實的面目。通過永州市村莊規劃調研,對農村的現狀和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和了解,從個人觀點提出三條適合農村發展的思路,望對農村發展研究有所幫助。
[1] 銀周妮,李亮.快速城鎮化背景下村莊規劃存在的問題及出路探討——以郴州市永興縣柏林鎮為例[J]. 門窗,2015(1): 112.
[2] 秦振霞, 楊明金, 宋松, 等.“空心村”問題及其解決對策[J]. 農村經濟,2009(3): 96-99.
[3] 農業部南京設計院. 永州市冷水灘區產業精準扶貧規劃(2016-2020年)[Z]. 2016.
[4] 永州市冷水灘區黃陽司鎮總體規劃(2014-2030)[Z]. 2014.
[5] 崔英偉.村鎮規劃[M].北京:中國建材工業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