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衛


四川建立“主要負責同志帶頭、省領導直接抓專項改革方案落實”制度,將51個專項改革方案列入“省領導直接抓落實任務清單”,形成了“清單制+責任制”信息化平臺。
從最緊迫的事項改起,從制約經濟社會發展最突出的問題破題,全面深化改革的理念與措施正在四川落地生根。
不當改革觀望者,不做改革局外人。在全面深化改革落實的過程中,2017年,四川進一步建立了“主要負責同志帶頭、省領導直接抓專項改革方案落實”制度,將51個專項改革方案列入“省領導直接抓落實任務清單”,形成了“清單制+責任制”信息化平臺,助推四川全面深化改革協同推進、縱深突破。
“一張網、八平臺”
基于“互聯網+”,四川建立了全面深化改革“清單制+責任制”信息化平臺,用一年一次的全面督察、每月一次的常態化督察,確保全面深化改革的有序推進。
即通過在省委改革辦設立運行中心,黨政內網連接9個專項小組、所有省直部門和21個市(州),形成全省改革工作“一張網”,做到“精密調度、精確推進、精準督察、精細管理”,用信息化手段推動“地方和部門兩個主體責任”和“掛圖作戰、分兵把守”的要求落到地方、落到實處。
具體而言,在信息化平臺之下設置了八個子平臺:一是中央改革方案對接平臺;二是改革進度監控平臺;三是專項改革方案上會審議計劃監控平臺;四是專項改革方案落實監控平臺;五是重大改革試點監控平臺;六是改革經驗推廣示范平臺;七是改革咨詢信息共享平臺;八是改革無紙化辦公平臺。
八個子平臺分別對應相應的工作職能,如中央改革方案對接平臺的主要職能是把“中央出臺改革方案必須落實”的要求抓實抓具體,確保全面承接、及時落地;重大改革試點監控平臺是按“已經完成、繼續試點、停止試點、經驗推廣”四類評估意見進行常態化梳理評估、動態管理。
通過信息化平臺,使專項小組、省直部門、市州在統一的工作體系下運轉,實現任務分解清單化、責任分工具體化、進度掌控實時化、督察督辦高效化、工作推進協同化,有效提升了全省改革系統整體工作水平。
“干得不好,全省都知道”
在四川全面深化改革的實踐中,改革工作錯綜復雜,改革方案多,落實任務重,有時候落實一個方案需要跨部門、多部門共同協作才能完成。
建立信息化平臺,任務清單上網,解決了協作困難的難題,現在的改革只需要通過平臺,就知道所有改革的進展情況,而不再像以前那樣需要向相關部門溝通詢問。
2015年7月,四川省國土資源廳作為主要責任單位,牽頭實施優化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試點改革任務,參與單位還包括省委農工委和省農業廳、林業廳、住建廳、環保廳等,以及各市州、縣市區政府。現在建立了“清單制+責任制”信息化平臺,改革事項被分解為13個子項,每一項都對應具體的責任單位,并且安排責任人“盯梢”,“省國土廳牽頭負責改革方案推進落實情況,領導和兄弟單位都能看見,也是對其的監督。”
目前,信息化平臺用戶已覆蓋改革推進涉及的各個環節,上聯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中接廳局、市州,下至改革辦工作人員。平臺將責任落實到單位、個人,并且倒排工期,制定了時間表,如果沒有在規定時間完成,或者沒有按質量要求完成,平臺上都會顯示出來,“干得不好,全省都知道。”
在改革進度監控平臺上,一個“小人”奔跑在進度條上,他的“腳下”,一條藍色的進度條在前,代表的是任務要求的數量,一條紅色的進度條在后,代表的是本單位完成情況。完成了則兩條一樣齊,沒按規定完成,就會有差異。對于“不齊”的,就會有警報燈亮起,如果說“奔跑的小人”是對改革者的激勵,那么,未完成事項中的警報燈則是對改革實施者的鞭策。
此外,平臺對還沒有對接的事項,可以一鍵發送督辦通知,該通知為系統自動生成的紅頭文件,與傳統通過傳真等方式下發的通知具有同等效力,并在對接環節,執行、督察過程都設有警報燈,督查全程可視。
四川省委改革辦已實行了“月督察落實清單制”,把全年工作安排列出來,提前發給相關省直部門,每月到2-3個部門督察,只要是未完成的都要亮起警報,同時進行網上督辦。
“藏經閣”和“推廣站”
作為改革的發源地之一,四川形成的改革經驗非常多,近年來探索農村改革、國有企業改革、城市綜合改革、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等在全國率先推行并取得良好效果。
在過去,提供推廣和學習的模式都是用紙質文件下發,動輒二三十厘米的厚度,這給學習帶來很大不便。
現在,這一問題在“清單制+責任制”信息化平臺上迎刃而解,前面提到信息化平臺有八個子平臺,其中就有改革經驗推廣示范平臺和改革資訊信息共享平臺兩個子平臺,通過在此平臺上復制推廣已成熟的改革經驗,促進改革系統信息共享,成為四川改革探路經驗的網上“藏經閣”和“推廣站”。
比如瀘州全面消除集體經濟“空殼村”、攀枝花深化科研院所改革激發創新創業活力、市州改革信息采用排名榜、四川改革典型案例及先鋒人物宣傳系統等,都能在改革經驗推廣示范平臺查詢,這些來自基層和各部門的“熱乎乎”探索經驗,在這里匯總并及時推廣。
在四川應用“互聯網+”思維與全面深化改革融合的進程中,“清單制+責任制”信息化平臺帶來的一系列“神助攻”,助推四川全面深化改革試驗工作協同、穩步推進。任務清單上網、經驗電子榜單、督察全程可視……都是四川探索互聯網+清單責任制的有益實踐成果。
在清單制+責任制信息化平臺建設進程中,四川在信息平臺上所有的改革方案和任務,分解到具體的部門和責任人,只需要點擊鼠標,平臺上就能顯示具體的進度,并對已出臺改革方案試行“月月督查”落實機制,形成了推動改革落實的有效機制和高壓態勢。
根據四川省委深改辦的統計,中央深改組35次會議審議通過了216個方案,需要四川對接的有182個。截至目前已全部納入對接,對接僅用了半年時間。四川按照中央部署要求確定的256項改革任務已完成102項,2017年底將累計完成200項以上,達到改革任務的80%以上。
運用好“清單制+責任制”信息化平臺,不但能理清責任清單,而且還能落實改革責任,對有序推進全面深化改革具有積極作用,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強有力的措施保證,讓全面深化改革經驗從四川走向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