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譯允
摘要:職業生涯規劃可以幫助高中生科學合理地選擇文理科和填報志愿,盡早認識自己、了解職業,增強未來職業所需要的知識、能力和相關的素質,提高就業競爭力。文章闡述了在高中階段做好職業生涯規劃的必要性,并就如何對高中生進行職業規劃提出了建議。
關鍵詞:職業規劃 高中 必要性 建議
職業規劃是個人對自己未來職業的預期和計劃,是在對自身情況進行理性地分析、研究的基礎上,確定最適合自己的職業目標,以便采取有效的實際行動,使目標得以達成。我國的高中生畢業之后有兩條路可選,一是進入高等院校繼續學習,二是進入社會開始工作,對于職業方向的初步確定已經到了最關鍵的階段。所以在對課程模式進行改革的時侯,應該好好地把職業規劃的相關內容融入其中,不僅要致力于讓學生考上理想的學校,還要為其今后的生活和工作做好必要的準備。
(一)順應快速發展的教育改革需要
早從二十世紀開始,很多發達國家已經把職業生涯規劃放在了學校的教育體系中。課程和職業緊密聯系,學生的職業能力和素養得到充分的提升,個性和特長得到足夠的關注;通過開展各種活動,創設實際情境,讓學生體會到職業生涯規劃的實用性。相對而言,我國對學生在職業規劃方面的教育要遠落后于國外的很多國家。
(二)滿足高中生身心發展特點的需要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從十四歲開始,興趣愛好基本上不再發生較大的變化,對職業的偏好和選擇傾向會逐漸地顯現出來。美國的專家曾對十一歲到十七歲的青少年進行職業需求分析,認為這個階段的少年在選擇理想職業的時候,多數是根據自己的興趣來決定,另有部分考慮到職業的特點及社會地位,這個職業對于社會的意義以及社會對這個職業的需求度。所以,職業規劃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會讓學生學會把興趣愛好和價值觀等方面結合起來,做出適合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同時可以有效提高青少年的思維能力和創造力水平,實現對他們綜合素質的培養。
(三)有利于最大可能地發揮自我潛能
職業是我們賴以生活的必要手段,假如職業和興趣以及能力是相符的,那么自身的潛能就會得到激發。高中生處于人生一個非常重要的階段,面臨著文理科的選擇及高考志愿的選擇,實際上也就是職業方向的選擇。所以高中階段的職業生涯規劃會為直接進入社會工作的學生或者進入大學繼續深造的學生都提供科學而客觀的指導,使學生在選擇的時候更加理性而準確,有利于未來最大限度地發揮自我潛能。
目前我國每年高中畢業生已經超過千萬,如何在繁重的高中學習過程中準確引導學生對自己的職業生涯做出理性規劃,這需要社會、學校、家庭、學生本人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一)課程引導
學校教育最核心的方式是課程教育,開設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可以有效提高學生自我認識水平,對社會各方面的現狀有相應的了解,明白不同的行業在社會中的情況。
1.開設高中生職業生涯規劃課程
針對高中生開設的職業規劃教育課程應針對學生的實際問題、成長與發展需求,具體可以包括社交禮儀、人際交往;自我認識、自我調控、自我發展;實踐與決策等等,幫助學生發展個性學習、人際交往、情緒調控和社會適應等能力,探索自己的性格特點、職業興趣與能力、價值觀等,引導學生提高對專業和職業的認識。
2.發揮高中各學科課堂教學優勢
對于高中生來說,絕大部分時間是用于學科學習,所以,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各任課教師可以潛移默化地將職業教育融入學科之中。這對各任課教師具有一定的難度,他們需要有足夠的職業素養和能力,對自身的學科有深刻的認識,才能夠通過學科教學,將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與課堂教學有機結合。
(二)導師指導
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有賴于教師的積極參與,學校應為學生配備成長導師,幫助學生對自己做出清晰的認知,指導學生進行理智的規劃。
1.“三年學業、生活成長、社會實踐”指導
三年學業規劃指導,是要指導學生分析自我(高一)、鎖定專業(高二)、沖刺高考(高三);生活成長規劃指導,是要指導學生保持身心健康、培養健康的興趣、樹立正確的交友觀等;社會實踐規劃指導,是要指導學生積極進行職業環境探索相關的各類社會實踐。
2.“科目選擇、專業選擇、職業選擇”指導
針對新高考選考方案要求,導師要指導學生完成以下幾個問題的思考并做好規劃:可能會選擇的文科或理科課程及原因,可能會選擇的大學專業及原因,高中三年的學習計劃和步驟,職業體驗計劃和時間安排,當前對職業規劃方面的困惑及想要了解的問題。
(三)自我教育
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主體是學生,因此,學生必須做好在這方面的感悟、體驗和實踐。
1.全面分析自我,做好規劃準備
高中生可以在教師的指導下,制定一份切實可行的職業規劃書,做一次全面的自我分析,認清自己的優勢與特長、劣勢與不足,明確自己的興趣、愛好、能力和價值觀,同時充分了解自己想要從事的職業的相關內容,了解其對從業者的各方面要求,最后確定自己是否適合這一領域。要注意的是:自我分析要客觀、全面,既要看到自己的優點,又要清楚自己的缺點,才能避免規劃的片面性、盲目性。
2.科學制定規劃,順應時代需求
在客觀、深入剖析的基礎上,對目標實現的過程進行調整和完善,然后采取有效措施,逐步實現。如今社會最需要的不再是單一性的專門人才,而是有足夠的專業能力以及職業素養,能夠很好地進行團隊合作,個人能力又突出的復合型人才。所以,高中生要認識到,職業生涯規劃只能是階段性的,要依據社會環境、經濟環境的改變不斷修正職業生涯目標,才能獲得自身最大限度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趙敏學.河南省普通高中職業教育現狀的思考[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4,(09).
[2]鐵龍.高中生職業生涯規劃現狀調查與對策建議[J].職業時空,2015,(04).
[3]劉華.高中職業規劃課程的研究與實踐[J].品牌,2015,(06).
(作者單位:大連市第二十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