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當前小班額的教育背景下,教師采用全體參與的課堂教學,即以學習的指導者、幫助者、參與者身份出現在課堂,徹底改變了長站講臺我講你聽的給予式教法,這有利于促進師生之間的共同參與與交流。基于此,筆者特意從“采用小組合作”“開展多元化的課堂活動”以及“科學設計數學課堂的教學目標與內容”這三方面切入,針對如何促進農村小學數學的全體參與進行了相應的研究與分析,旨在于提升當前階段農村小學數學教學的效率與質量。
關鍵詞:全體參與;自主探究;多元化;小班額
現階段,農村小學一般多為留守兒童,而且學生也相對較少,因此小班額的教學模式應運而生。基于小班額的教學背景,教師可充分采用全體參與式的課堂教學模式,有利于充分顧及每一位學生的身心需求,從而提升他們的參與意識與自主探究意識。其中,最應當注意的是,教師應當主要圍繞課堂教學“三要素”(“教材→學生→教師”)進行,即:學生以教材為媒介,通過全體參與、自主互助的學習方式研學教材獲得知識,同時憑借教師的引導、幫助,鞏固知識、提高能力。
一、 采用小組合作,提升全體學生的參與意識
合作,是至少需要兩個人的思維碰撞才能擦起成功的火花,是至少需要兩種力量的有機結合才能拼接出最終的勝利,因此在農村小學的課堂教學中,基于對小班額背景的充分考慮,教師可以采用小組合作,有利于激發每一位學生的參與意識,同時也有助于全面滲透數學理論知識。例如,教師在講授“圓柱的側面積”這部分知識時,首先可根據每位學生的學習能力、性格、興趣愛好等方面的不同有針對性地排列座位,方便小組的科學與合理的劃分。然后,教師在劃分好小組后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將桌子拼接在一起,然后以組為單位回答下列問題:“圓柱的側面積展開后是什么圖形?如何求得圓柱的體積?”在這五分鐘中,各個小組成員都投入了知識駁論的激烈交流中,有的小組會利用玻璃杯來做實驗,有的小組會通過畫圖來進行空間思維想象……五分鐘過后,教師可隨機提問幾個小組,其中小組代表甲回答:“是長方形,圓柱體的體積可仿照長方體的體積寫。”小組代表乙回答:“是扇形,因此圓柱的底部是一個圓形,所以應當是扇形。”兩個小組回答后,其他不同意見的小組都積極闡述了自己的想法,對此教師進行逐一點評并補充:“可以采用做實驗的方式觀察側面積,是圓形,而非扇形。”通過小組合作,每一位學生都積極投入小組的討論與合作交流中,而且其興致也非常高。由此可見,教師采用小組合作開展教學,確實有利于提升全體學生的參與意識。
二、 開展多元化的課堂活動,激發學生的自主探究與合作意識
在傳統的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只是照本宣科地在講臺上講述知識,而沒有任何其他的趣味元素,導致本就枯燥乏味的數學課更加無聊,對此,教師應當在授課中開展多元化的課堂活動,通過鼓勵學生的積極參與,以此來激發他們的自主探究與合作意識。例如,教師在講授“觀察物體”這節知識時,首先可利用實物教學法開展課堂活動,即取出幾個小正方體,通過不同樣式的堆積、排列組合等方式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當學生基本了解如何從正面、側面、上下面觀察物體后,教師可采用自主探究式教學法,分發給每一位學生幾個小正方體,鼓勵他們通過自己動手堆積、排列的方式擺出不同的物體樣貌,并從各個角度觀察該物體的不同面的圖形,以此來激發他們的自主探究意識。五分鐘過后,教師指導學生和同桌根據自己的要求進行合作,即說出一個正面與側面的圖形,讓他們合作擺放這個物體。整個課堂通過這三種教學方法的加入顯得更加有趣、歡快。由此可見,教師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開展多元化的課堂活動,有利于學生提升自身的自主探究與合作意識。
三、 科學設計數學課堂的教學目標與內容,適應不同層次學生發展的需求
教師應當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科學、合理地設計數學教學目標與主要內容,以便于能夠盡快適應不同層次學生的發展需求。具體而言,每位學生的學習能力與認知水平都是不一樣的,而且他們對數學知識的掌握程度也有區別。例如,有的學生數學計算能力較差,但其空間轉換思維能力較強;有的學生邏輯推理能力較差,但是其數據分析能力較好;也有的學生數學能力較差,但是記憶力較好。不管怎樣,每位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與其他學生或多或少都有不同之處,因此教師在設計教學目標與內容時,應當采取分層式教學,即按照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進行有針對性地設計與編排數學目標與內容。例如,教師在講述“分數相加”這部分知識時,首先可設計如下目標:針對后進生,教師應當要求其掌握分母相同時的分數相加,同時能夠正確計算;針對學習成績優異的學生,教師應當要求其必須理解分母不同時的分數相加,同時要求準確計算,能靈活運用到實際生活中。而針對學習成績中等的學生,教師應當要求其必須掌握分母相同時的分數相加,而對分母不同的分數相加要理解其計算原理,同時要求計算準確,減少失誤。教師通過這樣有針對性的目標設計與內容編排,有利于充分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發展需求,而且也有助于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他們學業水平的提升。
總而言之,小學數學教師在農村實施小班額的教育背景下開展全體參與式教學,不但有利于充分提升學生的參與意識與自主探究意識,而且也有助于提升他們的數學學習水平。
參考文獻:
[1]張有蘭.淺議小班額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J].新課程(上),2015年10期.
[2]李福德.農村小學小班額有效性教學的探索[J].甘肅教育,2015年21期.
[3]安菊萍.小班額教學中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J].吉林教育,2013(26):106.
作者簡介:
關釗鑫,甘肅省武威市,甘肅省武威市天祝縣西大灘鎮教育輔導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