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聽課時,經常遇到這樣的情況:教師教材解析到位,教學結構清晰,自身素質也一流,可是學生的課堂反應卻并不熱烈,師生配合毫無默契,什么原因?是因為教師忽略了一些細節問題。
關鍵詞:精彩課堂;細節;斟字酌句
俗話說“細節決定成敗”,那怎么才能打造精細化的小語課堂呢?
一、 在教學設計中要處處體現細節
何謂教學設計?教學設計,簡單地說,就是指教育實踐工作者(主要指教師)為達成一定的教學目標,對教學活動進行的系統規劃、安排與決策。所以想要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教學目標的制定,就成了重中之重。
(一) 教學目標制定要斟字酌句
很多教師,特別是年輕教師,在備課時,往往只著眼于教學內容的安排上,對于教學目標的制定通常只是公式化的套用。如果在上這堂課時,自己想要達到的目標都沒在心里,那么這課堂所達到的教學效果,你又如何評定呢?我們不僅要重視教學目標的制定,更是要斟字酌句地對待它。
(二) 教學過程設計要面面俱到
教學過程的設計,大概是老師們最重視的一環,大量心血都花在這上面了,但是實際效果卻往往跟自己預設的并不一致,這又是什么原因導致的呢?這應該與以下幾點有密切關系。
1. 教學預設是否充分。新課程指導下的課堂教學強調“多項互動、動態生成”,這是師、生、本三者之間在課堂形成的有利于學生發展的學習場。在這個學習場中,生成是否精彩,與教學的預設是否精心、全面有密切關系。想上好一節課,課前學情的排摸或小調查也是必不可少的。這樣才能更充分地做好預設,才會有更精彩的課堂。
2. 過渡語的設計要有針對性。教學過程向來不是一步到位的,它是由一塊塊的教學內容,一個個教學環節組合而成的,每塊教學內容,就好比是一顆精美的珠子,過渡語則是串聯這些珠子的絲線,沒有這絲線,如何能把這珠子串成項鏈呢?因此我們要在教學設計時充分留意過渡語的設計和運用。好的過渡語不僅能使語文課堂教學自然連貫,還能起到對上一教學內容的總結點睛,對下一教學內容啟發導入的作用,所以關注這一細節很有必要。
3. 教學環節的設計上,也要講究環環相扣、層層遞進。在充分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心理特點的基礎上,結合新課標的要求,采用“遞進循環”的方式對教學環節進行設計。
4. 板書的設計也需要花心思。板書是教師本堂課的教學思路及教學內容的濃縮,優秀的板書,能讓學生對這堂課的教學過程一目了然,所以板書的質量直接關乎本堂課的教學效果。板書在設計時要做到:凸顯教學重難點,體現教學思路,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和感悟。總之,如果把一堂語文課比作為一場快樂旅行的話,那么板書,我想就是那張導游圖吧。
5. 課堂“練寫”必不可少。所謂“練寫”,是指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選擇符合語文本體、符合年級要求、符合文本特點的以字詞句段篇為單位的語言文字因素,讓學生進行有機、層次、主體地開展動筆練習。《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薄奥犝f讀寫”是語文實踐的根本途徑,而讀寫結合更是語文教學的一個基本策略。精心設計課堂練寫,讓學生養成動筆習慣。
總而言之,想要上好小語課,首先需要一篇好的教學設計,一篇好的教學設計,就需要你處處關注細節。
二、 在課堂教學中要處處留意細節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而實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則是現在教學的核心。教師是教材與學生的連接者,是“橋梁”,承載著學生從教材獲取知識的重任。所以如何在課堂教學中跟學生相處就至關重要了?!岸嘁环痔?,少一分無味”,課堂的把控考驗著每位語文老師。
(一) 關注學生,善用“慧眼”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該時時關注學生。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精神狀態;關注學生的心情、情緒;關注學生學習進程的差異;關注學生的神情、眼神。教師要善于使用自己的“慧眼”:及時發現思想不集中的個別學生,用眼神啊、側面表揚別的孩子,或是提問的方式提醒他;如果發現大部分孩子迷茫時,要及時調整自己的教案;不放過每個孩子的精彩點,立刻給予表揚;也不錯失每張小臉上的異樣神情。那么怎樣才能做到讀懂孩子的每個“神情”“眼神”呢?那就需要你對孩子們的心里想法的把握了。
(二) 把握心理,從容應對
現在的每個孩子,自主意識都特別的強,他們需要尊重。所以,教師首先就得學會尊重每個孩子,讓孩子信任你,喜歡你。要知道,學習既是一種行為的參與,也是一種情感的交流,而情感又是培養興趣最好的手段,教師和學生越是貼心,那么這位教師的課堂教學吸引力也就越大。那么如何讓孩子們感受到教師對他們的尊重呢?
1. 課堂上絕不能出現侮辱性言辭,多以表揚為主,不輕易批評。2. 教學時,要注意自己的神態,一個微笑、一句暖語、一個動作都能傳遞著情感。3. 教師自己要真心愛每一個學生,不偏不倚,只要你真心愛他們,你就能換回他們的真誠。
(三) 多樣評價,注重激勵
課堂上除了要關注學生及把握學生心理外,多樣激勵也同樣的重要。如何能快速又精確的點評到位呢?這除了跟教師自身素質、自我學習息息相關外,還跟教師平時上課時是否留意自己的課堂評價,是否有意識地去加強這方面的關注、積累有一定關系。
三、 提高自身素質,從身邊細節做起
(一) 多讀多記,積累素材。
提高教學質量最根本的途徑就是提升每堂課的教學實效性,而每堂課的教學實效性關鍵就在教師自身的教學能力。因此,教師提升自身素質就尤為重要了。提升自身素質最好的辦法就是多讀多記。課余時間,可以多看看相關的書,多做做筆記。還要學會舉一反三,把所看所學與平時的教學聯系起來,如果能用一用就更好了??傊?,只有平時生活中多積累,用到時才能信手拈來。
(二) 多磨多思,積累經驗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我們想要上好一節課,不下苦工夫肯定是不行的。除去平常的多讀多記,磨課是一種最有效最直接的手段。每一次的課堂,不管你如何精心備課,如何對學生的回答進行預設,都會有很多“驚喜”等著你。這些“驚喜”能讓你深刻的明白,教案與課堂是存在距離的。經常磨課,不僅能鍛煉你的課堂應變能力,提升你的課堂調控能力,還能積累教學經驗,激發教學機智。
關注課堂細節是一種智慧的體現,打造精細化的小語課堂更需耐心及鉆研。在課堂教學中,我們要留意每一個細節,把小事做細、做實,才能真正提高駕馭教學的能力,提升教學效果,才能真正把每一堂課都上得精彩!
作者簡介:
奚宗澤,浙江省寧波市,象山縣鶴浦鎮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