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德玲
摘 要: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的今天,情感教育慢慢變為初中語文的主要教學目標,也變得更加重要了。語文情感教育主要是要加強學生人格,個性和個人品質的教育從而可以樹立一個正確的三觀。
關鍵詞:情感教育 初中語文 興趣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8)01-0-01
一、情感教育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培養學生熱愛學習的興趣是語文情感教育的重點。好學者不如樂學者,興趣是支撐學生一直努力的基礎。要讓學生對這門課程充滿興趣,就要充分的讓他們自己感受到文章本身所具有的美和情感。激發他們自主探索的興趣,讓他們在自己的探索發現中去欣賞感受語文的魅力。要想使得學生的學習不枯燥,有趣味性,就要在教學的過程中學習情境和環境,做好學生的引路者,可以引導學生自己對課程深入思考產生見解,豐富自身的知識、打好情感基礎。從根本上提高自己的文學素養和考試成績。
二、在教學中讓學生充分表達個人的感情
我們要不斷對學生的自身情感要素進行引導,通過這樣的方法便可以達到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運用情感要素的要求。有一位偉大的人曾經說過沒有感情就不會產生教育,在情感教育中要注重教育方法和分寸。因此,要想做一名合格稱職的教師必須要先提高自己個人的知識水平和道德素養,要在學生自己擁有濃厚的學習興趣的時候,再把感情因素這個語文學習中的重要素質傳授給他。可以使學生對它進行掌握和落實。在不能單一地依靠教師的講解這種方法進行情感教育的培養,要通過各種途徑,讓學生自己對書中所包含的情感自我挖掘和分析。并且要相信只有自己非常地熱愛和擁有豐富的情感,才可以在文章中做到和人物有共鳴,從實際上促進發展。比如在學習《春》這篇文章的時候,老師可以先營造那種氛圍,把文章中的情感因素在自己所創造的課堂氛圍中彰顯出來。教師可以做一些配樂朗誦比如在讀到“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欣欣然張開了眼。山朗潤起來了,水漲起來了,太陽的臉紅起來了。”的時候要有柔和感覺到春天的氣息,和大自然的美好,語速要緩慢,音色要輕柔,音樂也可以選擇那些緩慢的治愈系的純音樂。
三、建立良好的教學氣氛,促進情感教育的發展
在教學中設立良好的氛圍是情感教育的重要要求。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一定要使用相關的教學方式,通過自己的表達來打動學生。在給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的同時也從根本上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課程都要這樣做,一定要針對不同的課程采取不同的方法。還有在對不同的學生的時候也要有所重點。每個人的性格是不同,有的人天生比較熱情,情感豐富這樣會比較容易引起自己的感情。但是有一些性格孤僻的孩子往往不容易表露自己的情感,這樣就需要教師采取不同的方法,還要有所側重點。只有這樣才可以讓學生真正的沉浸在所營造的氛圍中,并且激發出自己的情感,從而讓學生可以自己主動的學習知識。除了做到這些外教師一定要在引導學生學習相關的知識上下工夫,不斷地引導學生去看課外讀物,或者文學作品,將課程和閱讀進行對接。從而在學生心中種下情感因素的種子。
四、利用真情實感來激發學生的情感
其實所用的文學作品都來源生活,所以所有的課文都是在生活中提煉出來的。這樣老師可以利用這一特性,做到將課本中的情感在課堂上真實的表現出來。讓學生的感情可以有共鳴。比如在學習《萬卡》這篇課文的時候,可以將課文的內容進行發揮,在讀到小萬卡給爺爺寫信希望爺爺把他接回去的時候和訴說老板打他的時候,都可以讓每個同學都說出自己的父母是怎么對自己的。和跟父母分開的時候有多難過等等,情感的訴說往往可以直接勾起自己的情感因素。從而對比可憐的小萬卡,來明白我們的生活是多么的幸福。這樣不僅可以抒發學生自己的情感還可以真正的認識到自己在現實生活中的不足。初中階段正是自己人生觀的養成階段,教師一定要在這個時候做好引導。
五、結語
在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已經成為重要的教育內容,同時也是提高語文學習方法和成績的重要途徑,從根源上來說雖然情感教育是教育的一種方法,可是在對這種方法的使用過程中,可以不斷增強學生對情感知識的了解認識。雖然現在情感教育的發展還在初始的實驗階段,但是隨著廣大教師的不斷探索和研究使用,一定可以在不斷的實踐中來豐富這一理論,從而讓這一理論更好的服務于廣大教師。由于本人自身的能力限制有可能對這一理論的探討不夠深入,但是還是希望可以對教學工作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沈建紅.新課改背景下的初中語文情感教育[J].學周刊, 2015(13):136-136.
[2]趙富剛.新課改下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研究[J].新課程:中,2016(1):4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