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
摘要:隨著國家經濟的快速發展,各行業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企業會計也不例外,在企業會計行業里,主要包括財務會計和稅務會計,隨著我國稅務制度及會計制度幾年來的不斷改革與發展,企業會計已趨于規范化、合理化。但在實際企業會計工作中,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之間存在著較大的差異性,致使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的協調發展偏離原本的方向。
關鍵詞:企業財務會計;稅務會計;差異;協調分析
引言
近年來,我國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得到顯著提升,相關法律制度也日臻完善,這些現實要素均對財務會計及稅務會計發展具有積極推動作用,關系到國民經濟發展。在這一發展背景下,企業要正視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之間的聯系,增進兩者之間的協調關系,逐步提升管理質量和效率,確保財務信息數據的真實性和精準性。
一、論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之間的關系
(一)稅務會計建立在財務會計之上
財務會計及稅務會計均屬于會計管理的范疇,工作屬性具有嚴謹性和規范性。財務會計重在歸納整理企業日常經營管理中的相關數據信息,體現了會計信息的整體性。稅務會計在開展工作時,需建立在財務會計所提供的信息數據上,對企業稅務狀況進行核算,并對信息是否真實準確進行科學管理。若財務會計核算結果真實準確,能夠有效應用到稅務會計之中,有助于優化會計核算效率,對促進企業長遠發展具有積極作用。另外,在現實工作中,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一般不會同時進行,故而在信息數據的準確性方面會受到影響。
(二)財務報告與財務會計及稅務會計密切相關
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具有明顯的差異,但又具有一定聯系,財務報告便是有效連接兩者的重要途徑。在當前社會經濟發展局面下,各行各業均面臨著激烈的競爭,企業要謀求自身的長遠發展,必須重視內部會計管理,處理好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之間的關系。企業會計人員在開展財務會計核算工作時,需嚴格遵守稅法中的相關規定,準確記錄相關財務信息,并完善財務報告。
二、企業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的差異
(一)組成不同
在國家會計法律、準則和相關會計制度中,財務會計有六大要素: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利潤。這六大要素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可以全方位地反映出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可以體現企業靜態和動態的財務運行情況,為企業的財務決策提供一個較好的參考。與此同時,作為企業財務報表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六大要素之間存在著重要的邏輯勾稽關系,彼此之間關系緊密,是企業財務管理的“鏡子”。而在稅務會計中,要素組成相對來說比較簡單,有應稅收入,準予扣除項目,應納稅所得額,應納稅額四個要素。通過這四個要素,企業在稅務核算和納稅申報中有據可查,有利于企業稅務工作的進行。
(二)目標不同
在企業會計制度和體系中,財務會計和稅務會計的目標相差甚大。財務會計旨在對企業的經營狀況和經營成果進行分析總結,據此編制出財務報告,為決策提供有用信息,并且在此基礎上反映企業經營者對受托責任的履行情況。而稅務會計目的在于根據稅法的相關規定,及時準確地向稅務機關繳納稅款,同時也是為了企業自身能夠加強稅收管控,在合法范圍內減輕企業稅收負擔。
(三)核算差異
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的核算差距在核算原則、核算依據、核算對象方面均有著直觀表現,如核算原則層面,財務會計更加重視核算工作穩定,稅務會計則較為關注法律法規;核算依據層面,財務會計以企業的財務活動記錄為依據,稅務會計則以稅務法律法規為依據;核算對象層面,財務會計主要負責企業一切經濟活動貨幣計量,稅務會計則關注企業稅務有關的經濟活動。
三、對企業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之間的差異進行協調的措施
(一)建立稅務會計理論體系
稅務會計是在企業財務會計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其起步較晚,發展時間較短,很多稅務會計的理論不夠完善,在稅務會計實踐中無法提供理論指導。這就需要企業在稅務會計實踐中,以財務會計理論為基礎,依據相關稅法和結合企業實際情況,建立稅務會計理論體系。同時要加強稅法和企業內部稅務管理制度的聯系,積極協調財務會計和稅務會計差異。
(二)根據兩者的差異進行協調
首先,要對會計的核算基礎進行統一。目前我國的稅收形式操作起來非常便利,但如果按照此種制度進行稅收,則非常容易引起稅款繳納與財務利潤之間出現差異,而這種差異不能夠滿足會計信息的要求,長此以往就會致使其與會計原則相背離。所以當務之急就是要減少財務會計和稅務會計在核算時存在的差異,將權利責任制度作為會計計量方面管理制度。其次,對財務和稅務會計的組成要素進行協調。目前整體會計制度已經具有了全面、詳盡的規定,然而,我國現行的稅法卻沒有對其進行全面的規定。當前階段,企業不被允許對會計賬目以及會計報告當中所記錄的金額數據進行更改,只能等到年終時使用納稅調整的方法進行相關方面的調整。這就給企業內部財務和稅務兩方面賬目的結合帶來了很大的不便利性。因此,必須要對其組成要素進行相關協調。最后,從處理方法上進行協調。稅務會計可以說是財務會計的一條分支,所以兩者在處理方法上具有一定的相似度。基于此種情況,企業可以將財務會計系統以及較為成熟的管理方法直接應用到稅務會計工作的處理過程之中,從而達到彌補國家現行稅法在核算方面存在不足之處的目的。
(三)對企業內部進行協調
盡管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在企業內部有著明確而不同的分工,但是其本質目的都在于為企業領導層提供作出有效發展決策和準確資金流向信息的依據,使企業領導在充分了解公司的發展狀況的同時能夠及時調整發展計劃,使企業能夠有足夠的時間和資金應對市場變動所帶來的沖擊。所以企業內部的高層領導可以提供一個使兩者實現共同發展、資源共享的途徑,通過這個途徑使兩者之間數據緊密結合,不但節省企業內部的人力資源,而且可以節約企業的投入成本。
結語
作為企業會計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財務會計和稅務會計在組成、目標、核算對象、核算原則等方面存在著差異。協調財務會計和稅務會計的差異,對于企業自身發展和市場經濟的完善都是十分有必要的。為了協調兩者的關系,需要加強對稅務會計的理論完善,加強企業內部管理的協調,推動核算原則的趨同,提高企業會計信息化水平。通過協調財務會計和稅務會計的差異,能夠更好地理清兩者關系,為企業會計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支持。
參考文獻:
[1]史海鳳.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的差異與協同探究[J].時代金融,2016,(29):209-210
[2]郟偉偉.企業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差異與協調探究[J].經營管理者,2018,(02):51
[3]吳佳洋.淺談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區別及聯系[J].財經界(學術版),2017,(19):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