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文明
摘要:眾所周知,建筑行業發展越來越快。建筑物數量呈逐年上升趨勢,而其所引起的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問題也逐漸引起人們的重視。隨著能源與環境危機的加劇,低碳與環保已經成為21世紀的主題。在這種背景下,人們提出了建筑經濟可持續發展理念,如何減輕建筑中的能耗問題和污染問題,促進建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是我們必須要思考的問題。
關鍵詞:建筑經濟;可持續發展;措施
引言
近年來,可持續發展理念受到了極大的關注,這符合資源節約型以及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建設需要。但是建筑經濟在可持續發展的過程中暴露出了一定的問題,這些問題不僅影響著建筑業的長遠發展,也影響了整個社會的健康發展,因而對此展開探究是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的。
一、綠色建筑經濟概述
所謂綠色建筑,是指在滿足人們正常居住需求的基礎上,為其營造一個舒適、健康、安全、環保的人居環境,并且保證整個建筑生命周期都不會對自然環境造成任何影響,進而充分實現對建筑資源的有效利用,所以,這種綠色建筑也被稱作為低碳建筑、生態建筑、可持續發展建筑,相對,這就給建筑經濟的未來發展指引了正確的方向。目前,我國建筑經濟的發展已遠超于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因為我國在建筑經濟的發展道路上,始終堅持技術創新、全球化、市場經濟等原則,且通過大量的理論和實踐來證明綠色建筑經濟發展的重要性,因此,要想穩固我國建筑業的市場地位,首要任務就是要尋找一條有利于其綠色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道路。
二、建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依據
首先,從國際大環境的角度分析,低碳環保已經成為全球的主題,未來一段時間內,全球經濟的發展都要將低碳環保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我國作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選擇低碳環保的發展道路是一種必然,一方面是適應全球經濟發展形勢,另一方面也是實現自身發展的需要。其次,從國內經濟發展的角度分析,當前我國經濟已經進入新常態,各個行業經濟發展速度開始放緩,建筑行業是也如此。大力發展綠色建筑施工技術,實現建筑領域的低碳化發展。建筑企業要想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上求得生存和發展,必須將創新作為法寶,兼顧經濟效益與環境效益,通過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降低成本、減輕對環境的污染,實現建筑領域的可持續發展。最后,從建筑領域本身的角度分析,改革開放以后我國城鎮化發展速度非常快,建筑占地面積逐漸增大。在這種形勢下建筑行業內部矛盾逐漸上升,土地面積不足、原材料浪費嚴重,建筑垃圾堆砌等,綠色建筑以及綠色改造工程已經成為緩解這些矛盾的必然選擇。過去幾年的經驗證明,綠色建筑可以有效緩解能源與環境危機,同時拉動內需,實現建筑領域經濟增長。建筑產業本身體量大,且商品化程度很高,在拉動國民經濟增長方面可以發揮明顯作用,因此我們必須抓住綠色建筑轉型機遇,大力推廣綠色建筑經濟,引領建筑領域發展的新方向,實現這一領域的可持續發展。
三、建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有效措施
(一)強化宣傳教育,提升人們對綠色建筑的認識
意識是建設的基礎和根本,只有不斷強化人們對綠色建筑的意識,才能促進綠色建筑的建設不斷深入推進。加強人們對綠色建筑的認識,可以將各種媒體的力量充分調動起來,在群眾的生活中加強對各種綠色建筑知識的宣傳以及普及,是綠色建筑經濟的各種內涵知識能貫穿于人們的生活之中,使得人們能夠認識到加強綠色建筑經濟發展的必要性以及緊迫性。另外,也要加強關于綠色建筑的相關培訓。高校是各種人才培養的重要陣地,在高校的教育中,應該將綠色建筑當做一個重要的課程進行推進,為綠色建筑經濟的發展培養更多復合型以及專業型人才。對于建筑行業中從事綠色建筑的人員也要加強培訓和教育,為綠色建筑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新技術與制度
作為建筑經濟管理水平提升的重要方式,創新是實現建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推動力。只有重視創新技術與制度,才能實現建筑經濟可持續發展。在建筑經濟管理中組織專家進行各個階段可持續控制方案的制定,深入研究建筑施工中的關鍵性技術,避免因技術原因降低施工效率,選用高效、節能技術,為建筑經濟可持續發展提供可靠的保障。在建筑經濟管理實施中,創新管理制度對其可持續發展具有關鍵性的作用。通過制度的建立,可為建筑經濟可持續實踐提供更好地服務,如可持續管理戰略、組織及流程的建立等。
(三)相關部門應當加強對建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視程度
政府部門應當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通過宏觀調控等手段幫助企業深入落實可持續發展觀,保證各項建設工作的有序展開。首先,國家應當建立健全相關的制度與政策,通過法律手段約束建筑單位的施工建設行為,如果企業做出危害環境、危害社會發展的行為,政府應當積極對其予以懲處,嚴格的懲處制度可以提高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意識,使其認識到綠色生產與發展的重要意義。其次,政府應當對企業予以必要的經濟扶持以及政策支持,對于能夠積極參與到可持續發展建設中的企業,應當給予其稅收等方面的優惠,減輕企業的壓力,彌補企業的經濟損失。
四、進一步推進綠色建筑經濟發展的建議
(一)強調綠色建筑的經濟性
當前,我國尚處于市場經濟轉型期,綠色建筑經濟的發展應當同市場經濟規律相符合。之前,綠色建筑的先進性是人們關注的焦點,而經濟性則容易被忽略。但其實,綠色建筑同經濟間是相關聯的,這就是為什么我國在技術實施和項目管理方面存在太多缺陷和定性因素多、定量因素少的原因。因此,強調建筑的經濟性,強化對指標、量化的分析對于綠色建筑經濟的發展有著積極的推進作用。
(二)強化綠色建筑的智能自律
當前,我國綠色建筑市場混亂,競爭十分激烈。其中惡性競爭和無序競爭的影響十分惡劣,低價中標也降低了工程質量。為有效制止這一混亂局面,將綠色建筑經濟的發展推向良性化道路,智能自律就顯得十分重要。智能自律使得綠色建筑能夠測算各類建筑元素的運行消耗、原始價格,并將使用者、學生、各專業專家緊密結合,從而實現共同的目標利益。
結語:
總之,當前我國建筑領域發展過程中面臨高能耗、高污染問題,技術和管理的落后已經使建筑市場遇到了發展瓶頸。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實現建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必須大力發展綠色建筑。一方面要提高開發商、施工人員以及消費者對綠色建筑的認識,擴大供需;另一方面要發揮政府的引導作用,促進建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金占勇,孫金穎.基于外部性分析的綠色建筑經濟激勵政策設計[J].建筑科學,2010,12(14)06:57-62
[2]劉玉明,劉長濱.基于全壽命周期成本理論的既有建筑節能經濟效益評價[J].建筑經濟,2009,15(10)03:5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