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欣
伴隨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以及對外貿易規模的持續擴大,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成為中國的現實選擇。為順應國內外市場的需求,促進與周邊國家的貿易發展,2009年4月,中國政府決定開展跨境人民幣貿易結算試點工作。近年來,隨著相關配套政策的實施,跨境人民幣業務發展迅速。跨境人民幣業務規模的不斷擴大,客觀上對相關金融基礎設施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此,中國人民銀行于2012年提出建設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ross-border Interbank Payment System,下文簡稱CIPS)。CIPS于2015年正式上線運行,新系統的上線使中國跨境人民幣支付清算工作更加安全、便捷和高效,也表明人民幣在國際化道路上邁出了重要的一步。本文結合工作實際,對現有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相關解決對策。
一、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發展歷程
2012年初,人民銀行決定組織建設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滿足全球各主要時區人民幣業務發展的需要。
2011年,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量超2萬億元,跨境直接投資人民幣結算量超1100億元。
2015年,為進一步整合人民幣跨境清算渠道,提高人民幣跨境支付結算效率,人民銀行決定組織建設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2015年10月8日,CIPS(一期)順利投產,重點建立符合國際標準和通行做法的整體制度框架和基礎性安排,采用實時全額結算模式,支持客戶匯款和金融機構匯款等支付業務,較好地滿足了全球各主要時區跨境人民幣貿易、投融資業務等結算要求,便利了人民幣在全球的使用。
2018年3月26日,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二期投產試運行,10家中外資銀行同步試點上線,進一步提高人民幣跨境資金的清算、結算效率。
二、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建設意義
隨著跨境人民幣業務各項政策相繼出臺,跨境人民幣業務規模不斷擴大,人民幣已成為中國第二大跨境支付貨幣、全球第四大支付貨幣、第二大貿易融資貨幣。人民幣跨境支付結算需求迅速增長,對金融基礎設施的要求越來越高。為滿足人民幣跨境使用的需求,進一步整合現有人民幣跨境支付結算渠道和資源,提高人民幣跨境支付結算效率。建設獨立的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完善人民幣全球清算服務體系成為必然要求。業界普遍認為,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的建立在順應市場需求的同時,將進一步推動人民幣在全球的使用,為其成為真正的全球貨幣鋪平道路。
三、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建設目標
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建設目標是保證安全、穩定、高效,支持各個方面人民幣跨境使用的需求,包括人民幣跨境貿易和投資的清算、境內金融市場的跨境貨幣資金清算以及人民幣與其他幣種的同步收付業務。
CIPS分兩期建設:一期主要采用實時全額結算方式,為跨境貿易、跨境投融資和其他跨境人民幣業務提供清算、結算服務;二期將采用更為節約流動性的混合結算方式,提高人民幣跨境和離岸資金的清算、結算效率。
四、具體功能
CIPS(一期)的主要功能是便利跨境人民幣業務處理,支持跨境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結算、跨境直接投資、跨境融資和跨境個人匯款等業務。其主要特點包括:一是CIPS(一期)采用實時全額結算方式處理客戶匯款和金融機構匯款兩類業務。二是各直接參與者一點接入,集中清算業務,縮短清算路徑,提高清算效率。三是采用國際通用ISO20022報文標準,采納統一規范的中文四角碼,支持中英文傳輸,在名稱、地址、收費等欄位設置上更有利于人民幣業務的自動處理。
五、清算模式
現有人民幣跨境清算模式主要包括清算行模式和代理行模式。清算行模式下,港澳清算行直接接入大額支付系統,其他清算行通過其總行或者母行接入大額支付系統,所有清算行以大額支付系統為依托完成跨境及離岸人民幣清算服務。代理行模式下,境內代理行直接接入大額支付系統,境外參加行可在境內代理行開立人民幣同業往來賬戶進行人民幣跨境和離岸資金清算。
六、運營機構
CIPS(一期)由跨境銀行間支付清算(上海)有限責任公司負責運營,該機構為公司制企業法人(以下簡稱運營機構)。2015年9月8日,運營機構在上海正式成立,全面負責CIPS(一期)的系統運營維護、參與者服務、業務拓展等各方面工作。
七、運行模式
相比較CIPS(一期),CIPS(二期)在功能特點上進行了改進和完善。首先是運行時間由5×12小時延長至5×24小時+4小時,實現對全球各時區金融市場的全覆蓋。其次是拓展了直接參與者類型,引入金融市場基礎設施類直接參與者,明確不同類型參與者的準入條件,為引入更多境外直接參與者做好制度和業務準備。
同時,CIPS(二期)在CIPS(一期)實時全額結算(RTGS)模式的基礎上引入定時凈額結算(DNS)模式,實現混合結算功能。CIPS(二期)的所有直接參與者均可發起RTGS業務,符合審慎管理要求且業務場景不違反監管規定的直接參與者可發起DNS業務。
八、對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的展望
人民幣跨境清算系統是人民幣國際化的基礎設施保障,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對于控制風險公平交易具有積極作用,是人民幣國際化的重要基石,將成為人民幣跨境清算的主流渠道。CIPS(一期)已上線推出,但是在系統本身功能及規范運作上仍有待完善之處。
(一)建議降低直接參與行資金流動性要求
(1)提供日間透支功能。CIPS(一期)中不支持為直接參與者提供日間透支功能,直接參與者需通過大額支付系統或同業拆借獲取資金流動性,各直接參與行的清算資金占用量較大。隨著人民幣國際化的深入,人民幣跨境清算規模的提升,對各直參行清算資金流動性管理的要求也將越來越高。為進一步減少清算所占用的資金量,建議給直接參與行提供雙邊、多邊的信用透支額度,使直接參與行的頭寸可支撐更多的跨境清算業務,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直接參與行資金流動性壓力,提升跨境清算效率。
(二)加強國際合作
建議加強與其他國際清算組織和金融基礎設施運營機構的溝通合作交流,努力拓展國際市場。如SWIFT組織,SWIFT是全球報文服務供應商,可以支持100多個支付和結算系統,截至目前,已有1700家金融機構使用其網絡開展人民幣交易。其中中國金融機構和企業接入近400家,所以借助SWIFT網絡優勢,將可以快速廣泛的將全球用戶接入CIPS。擴大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影響力,形成以獨立的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為主、SWIFT系統、大額支付系統、各商業銀行行內系統等渠道輔助的跨境清算體系,成為人民幣國際化的強力基礎設施保障。
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是我國唯一專門為跨境人民幣業務提供清算、結算服務而建設的金融基礎設施,隨著人民幣國際化的縱深發展,這個基礎設施將得到進一步完善。同時也成為人民幣國際化支付結算的高速公路,滿足各類金融機構和企業的人民幣跨境結算需求,為開拓人民幣跨境業務提供契機和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