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曼古·葉爾開西
摘要:思想品德課程是小學生需要學習和領會的基礎學科,在引入隱性教育模式背景之下組織開展小學階段思想品德課程的教學督導工作,能夠在潛移默化之中,改善優化小學階段在校學生群體的思想道德觀念認知體系和日常行為方式,助力其獲取到最優化的成長發展。本文圍繞隱性教育在小學思想品德課中的應用論題,擇取兩個方面展開了簡要闡釋。
關鍵詞:隱性教育;小學;思想品德課;應用;研究分析
思想品德課程是小學階段現有教學內容構成體系中的重要學科組成內容,切實擇取和運用適當種類的教學方法,組織開展針對小學階段在校學生的思想品德課程知識內容教學督導工作,對于支持和確保小學生群體的思想道德觀念認知體系逐漸發展優化,實現最佳成長發展具備重要意義。從基本的學理內涵角度展開闡釋分析,隱性教育的實質,就是教育者主體在自身實際所處某種特定化的教育工作實踐環境之中,借由對某種教育方式方法的運用,促使被教育者主體在潛移默化之中感知到一定程度的教育引導的教育方法。在小學階段新課標課程教學改革工作日漸深入組織開展的實踐背景之下,切實將隱性教育模式引入運用到小學階段思想品德課程的教學實踐過程之中,能夠改善處置小學思想品德課程傳統化教學模式所存在的缺陷,支持小學生群體在做好思想品德課程知識內容的學習理解環節基礎上,實現良好優質的綜合性成長發展。有鑒于上述研究背景,本文將會圍繞隱性教育在小學思想品德課中的應用論題,展開簡要闡釋。
一、小學階段思想品德課程教學的現存問題
依然沿襲和運用傳統化的課堂教學工作組織開展模式。受多種因素的共同影響制約,現階段我國依然有一定數量比例的基層小學,在組織開展思想品德課程知識內容的教學督導工作過程中,長期沿襲和運用傳統的教學工作的組織開展模式,致力于控制和保障教師主體、課堂環境,以及教材文本在實際課堂教學環節組織開展過程中的的中心地位,在具體的課堂教學環節實踐過程中,長期沿用以教師為中心的課堂講授教學模式,教師在課堂教學活動的內容安排和時間進程方面長期占據絕對控制地位,學生長期處于被動接受地位,因而在未能調動激發小學階段在校學生群體的學習興趣條件下,給實際教學過程中的綜合效果獲取水平造成了嚴重不良影響。
現有的教學內容安排缺乏合理性。在多元化教育學實踐影響因素的共同制約條件下,現階段我國依然有一定數量的小學思想品德學科任課教師,在規劃和安排實際課堂教學過程中呈現的具體內容過程中,單純依賴小學思想品德課程教材中呈現的內容,既沒有充分關注和照顧小學生群體實際具備的知識內容理解認知能力,也沒有結合小學生群體日常參與校園學習生活過程中遭遇的實際情況,為其選擇恰當內容展開教學督導,給實際獲取的小學階段思想品德課程教學工作綜合效果,造成了較為嚴重的不良影響。
尚未實現對隱性教育思想觀念的充分關注和遵從。從現代教育學基本理論的角度展開闡釋分析,顯性教育模式和隱性教育模式是現代教育事業發展體系之下存在顯著差異的兩種教育模式,兩種教育模式在小學階段思想品德課程知識內容教學過程中的引入運用,均能獲取到較好效果。但是在現有的小學教育事業發展背景之下,我國依然有部分小學階段思想品德學科任課教師,在日常教學工作過程中,單純運用顯性教學模式,未能實現對隱性教學模式的充分運用,給實際教學過程中的綜合效能獲取狀態造成了不利影響。
二、小學階段思想品德課程教學過程中隱性教育的具體應用對策
第一,在具體運用隱性教育模式組織開展小學階段思想品德課程教學工作過程中,任課教師應當注重運用自身豐富深厚的知識儲備和良好優質的文化修養,為小學階段在校學生群體,積極開展思想品德學科知識內容的隱性教學督導。小學階段思想品德學科任課教師,應當借由積極閱讀吸納類型多樣的科學文化著作,不斷豐富自身的知識儲備視野,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為學生提供優質合理的內容要素。在具體參與的日常化教學工作過程中,小學思想品德學科任課教師,要時刻控制和注意自身的基本性言談舉止,在充分發揮自身在行為層面的模范帶頭作用條件下,為小學階段在校學生提供優質合理的思想品德學科隱性教育。
第二,在具體運用隱性教育模式組織開展小學階段思想品德課程教學工作過程中,小學階段思想品德學科任課教師,應當結合小學階段思想品德學教材中涉及的知識內容,為小學階段在校學生,設計和運用內容合理且形式恰當的實踐性教學方案,支持和助力小學階段在校學生,在參與實踐性教學環節的潛移默化之中,實現自身思想道德觀念的持續改善優化。
第三,在具體運用隱性教育模式組織開展小學階段思想品德課程教學工作過程中,小學階段思想品德學科任課教師,應當借由制作和發布宣傳板報,以及布置建構德育化小學校園環境的方式,為學生構筑和提供小學思想品德課程教學工作的隱性實踐環境,支持和助力小學階段在校學生的思想道德觀念持續發展優化。
結束語:
圍繞隱性教育在小學思想品德課中的應用論題,本文擇取小學階段思想品德課程教學的現存問題,以及小學階段思想品德課程教學過程中隱性教育的具體應用對策,兩個具體方面展開了簡要闡釋,旨在為相關領域的基礎研究人員,以及小學思想品德課程任課教師,構筑和提供有效且充分的經驗參考支持條件。切實在小學階段思想品德課程教學過程中引入呈現隱性教學方法,能夠有效彌補傳統教學模式在應用過程中所存在的缺點和局限性,提升小學生對思想品德課程中有關知識要素的理解認知深度,在潛移默化中助力學生的思想道德觀念持續改善,實現最優化的成長發展。
參考文獻:
[1]廖小明,李東航,吳小麗.基于新“國培計劃”實施的思想品德學科學習共同體構建實證調查分析[J].教師教育學報,2018,5(01):47-56
[2]張雪松.淺議小學思想品德課的現狀及解決對策[J].學周刊,2017(04):68-69
[3]艾艷飛.探究提高小學思想品德課堂教學效率的方式[J].中國校外教育,2017(01):60-61
[4]包春紅.新課改下小學思想品德教育“生活化”思考[J].才智,2017(12):109
[5]姜元蘇.小學思想品德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及改善對策探討[J].教育現代化,2017,4(25):232-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