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軼宸
摘要:本篇文章首先對實現青少年法律保護教育的目的進行闡述,從存在孔隙、缺少剛性、追責難度大三個方面入手,對青少年法律保護現狀進行解析,并以此為依據,提出強化青少年法律保護的對策,希望在對青少年合法權益進行保護的基礎上,利用法律知識防止青少年自身權益受到侵害,從而實現青少年的穩定發展。
關鍵詞:青少年;法律保護;強化對策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穩定發展,時代發展對人才素養提出了嚴格要求。針對高中生來說,在學校期間要做好學生,在步入社會之后要做好公民,進入崗位以后還要落實好本職工作,做一個好的勞動者。在此過程中,我們不僅要全面學習和掌握基礎文化知識,同時還要樹立良好的職業素養。其中,法律職責和意識是當前每個高中生必須具備的素養和能力。通過加強對法律知識的學習和了解,提升學生法律保護實力,不但能夠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同時還能防止各種違法犯罪行為的出現,給社會的穩定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一、實現青少年法律保護教育的目的
針對當前高中生來說,不但要履行自身的學習職責,同時還要樹立良好法律意識,在保證自身合法權益的同時,對各種違法行為進行抗衡,形成一個具備較強法律素養和意識的公民,給今后從事各項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
要想促進這一目標的思想,需要全社會一同努力,要求每個人員從自身角度出發,加強對青少年法律保護。對于學校教師,不但要求自身在迎合社會發展的同時努力按法辦事,同時還擔任一個重要的任務在于,教育好每一個學生,灌輸法律意識[1]。此外,需要高中生意識到社會環境對自身發展帶來的影響,強化法律意識,樹立良好的法律理念,利用法律知識保護自身合法權益,給青少年健康發展提供法律保障。
二、青少年法律保護現狀
(一)存在孔隙
青少年作為一個國家未來發展的動力,法律自然需要全面融合到青少年日常生活中,引導青少年茁壯成長,給青少年今后發展保駕護航。于1987年,相關部門就頒布了有關青少年法律保護條例,但是在立法方面還有待完善。相關部門設定了針對青少年專門的法律體系,例如《義務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等,從數量方面十分有限,地方部門均結合上述法律需求設定了對應的執行明細,而沒有結合社會發展進行改革和創新,無法迎合當前青少年法律保護要求。
(二)缺少剛性
我國青少年法律體系建設主要是從綜合保護的角度出發,從立法初始階段設定和執行的青少年保護法律,均是以“維護青少年合法權益,預防青少年犯罪”理念為主,在家庭、學校、社會等多個方面對青少年進行法律保護。正是由于我國青少年掌門立法更注重對青少年的保護,而非對青少年犯罪行為的懲罰,從不管是在立法理念方面,還是在執行內容方面,均和其他法律之間存在差異,號召性內容相對較多,缺少剛性。
(三)追責難度大
法律權威性以及強制性在于對各項違法行為的追究和懲罰,能放讓各個侵犯青少年合法權益的人員或者行為得到應有的法律處罰,以此防止青少年犯罪的出現,保護青少年的合法權益。我國在設定青少年法律保護條例中,即便涉及了諸多法律職責方面的內容,但是整體較為籠統,不具備具體性[2]。在青少年保護方面,因為管理、保護工作落實不到位而使得失職、失誤現象的追責體系沒有得到充分構建,從客觀上引發諸多青少年法律意識淡薄的現象。例如,青少年不可購買香煙等成人用品,商店也不可向青少年出售任何成人用品,但是我國青少年吸煙現象屢見不鮮,怎樣才能從根本上防止商店銷售給青少年香煙等問題,是當前有關部門重點思考的問題。
三、強化青少年法律保護的對策
(一)科學設定法律保護目標
法律、法規等保護體系的設定和優化,可以從基礎上實現對青少年的法律保護。結合法律要求和標準,以保證青少年的合法權益。在此過程中,應該強化高中生法律意識,結合當前高中生自身情況,科學設定法律保護目標,樹立良好的法律思想,加強對自身的保護。此外,提前打擊和防范青少年犯罪,杜絕對青少年以任何方式實施暴力,根據法律要求獲取有效的法律救助,防范青少年犯罪,降低青少年犯罪比例,從司法角度出發,進一步滿足青少年發展要求。
(二)促進現有法律的創新
首先,以創新思想設定立法項目,頒布新型的青少年法律保護體系。例如個青少年有關的家庭保護、兒童福利、校園保護等,均將其當作立法項目的重點內容。力爭結合當前發展形式,將青少年法律保護中的不足和漏洞進行填補,頒布新型的法律條例。并且,在對新立法項目進行明確的過程中,可以參考西方國家的成功經驗,結合我國當前青少年發展情況,實現法律內容的優化。其次,創新維修現有的青少年法律條例,讓現有的青少年法律條例做到與時俱進,更加合理有效。在對法律內容進行調整時,不但將原來不能順利實施的條例進行撤除,同時還要提升相關內容的豐富性,利用法律體系修改,將青少年發展中各項問題進行處理,實現青少年的健康發展。
(三)加強法律知識宣傳和教育
一個人的法律意識并非與生俱來,而是在發展過程中不斷積累和學習。社會在加強對青少年法制教育的過程中,還要利用學校,讓學生掌握更多的法律保護中知識。各個學校在進行青少年法律知識講解和教學時,應該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優化教學方式,利用學校載體,實現青少年法律知識的學習,提升自身法律素養,形成守法、知法、用法的自身保護習慣。各個學校還要形成良好的法律知識普及框架,加強對青少年法律保護內容的宣傳,把法律知識教學當作學校重點工作來執行,提升法律教育的時效性,促進青少年法律教育的穩定發展[3]。
結束語
總而言之,要想促進青少年穩定發展,給其營造良好的生長環境,促進其青少年法律知識學習是非常必要的。結合當前我國青少年法律保護條例和內容得知,加強青少年法律知識教育,讓其樹立良好的法律意識,不但能夠對自身合法權益進行保護,同時還能打擊青少年犯罪現象的出現,利用法律知識保護自身,形成良好的公民素養,從而促進青少年的茁壯成長。
參考文獻:
[1]李彥辰.青少年網絡隱私權的法律保護思考[J].法制與社會,2017(27):223-224
[2]許暢.關于青少年權益法律保護情況的調研與思考[J].企業科技與發展,2017(05):237-240
[3]吳惠生.廈門市青少年法律保護的狀況及策略[J].生物技術世界,2014(03):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