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爽
摘要:物理實驗是物理課堂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幫助學生把握知識,感受知識生成過程的主要手段。在這個基礎上,對物理實驗進行合理的創新,可以增強實驗的有效性,進一步促進課堂教學質量提高,也是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能力和實踐能力的有效方法。所以,圍繞高中物理實驗教學分析實驗的創新策略是我們認真思考、值得鉆研的重要課題。
關鍵詞:高中物理;實驗教學
實驗和物理教學之間是不可分割的姊妹關系,二者缺一不可。良好的實驗操作可以促進教學活動的有效性,可以將知識的生成過程清晰而真實地還原在學生的面前,全面增強學生的探究熱情和動力。而在這個基礎上對實驗活動進行合理的改良與創新,并間接促發學生的創新意識,不但可以顯著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和水平,還可以增強學生的創造能力和動手能力,從而讓他們更加扎實地掌握物理知識。尤其是在當前的高中物理課堂中,由于實驗方案陳舊、器材缺失和損壞,導致操作局限性過大,從而降低了實驗活動的質量。對此,如何實現對物理活動的創新,便成為廣大物理教師認真對待的一個問題。但是具體該如何落實這個方案呢?筆者圍繞多年教學經驗,談談自己的看法和建議。
一、實驗器材的創新
實驗器材是幫助教師開展物理實驗的主要工具,如果器材出現損壞、缺失等情況,不僅影響整體的實驗效果,還浪費了時間。因此,在研究物理實驗創新策略時,對實驗器材進行創新是物理教師所要優先考慮的方面。對此,筆者圍繞牛頓管的創新為例展開分析。牛頓管是《牛頓管演示自由落體》實驗的重要材具,如果出現缺失或損毀,必然會導致實驗活動的終止。我們可以創造出一個新型的牛頓管,材料方面需要準備永久磁鐵、固定鐵環、透明玻璃管(長度一米左右)、鐵片和羽毛、密封性良好的物質(環氧樹脂等)、空氣閥門開關、膠管、三通連通器。在制作的過程,可以將準備好的羽毛、鐵片放到玻璃管當中(分開放入),然后利用密封良好的物質封住玻璃管,并按上空氣閥門。當密封物質干涸后,再利用鐵環和橡膠墊對玻璃管進行固定,然后使用膠管連接三通和兩個閥門。這種創新設計在實驗中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實驗效率,并降低無關因素的干擾。為了增強可視性,還可以將材料中的羽毛涂上明艷的色彩。當然,除了新型牛頓管之外,還有許多實驗儀器值得創新,比如楞次定律實驗中所要用到的魔術筒,簡易電磁波接收演示器等。受篇幅所限,筆者不一一列舉了。
二、實驗方案的創新
(一)革新探究實驗,讓實驗具有創造性
探究實驗具有神秘性和多樣性的特點,其未知因素具有無盡的魅力,可以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在參與的同時增強自身的操作能力。如果對探究實驗進行革新,讓其具有創造性,那么一方面可以提高探究實驗的整體功能和價值,另一方面還可以有效提高實驗的樂趣。但具體該如何實現這一點呢?以《自由落體運動》為例,在創新階段,教師修改了原實驗的相關理念和目標,讓探究實驗具有了更深層的內涵。原實驗中提及:“硬幣和紙片在下落的過程中會出現哪些不同的現象?這些現象受到哪些因素的影響?如果將硬幣和紙片都放在真空環境當中,那么將會出現哪些變化?”經過修改,變成了:“在大風天,下落狀態中的硬幣和紙片會發生哪些變化?如果將紙片團成一團,那么在下落的時候會出現哪些變化?”通過這樣的整改,不但讓探究實驗更具備了懸念性的特點,而且可以讓高中生感受到挖掘知識和探究知識的樂趣,從而增強他們對物理的熱愛情緒。值得注意的是,在修改實驗方案和目標方面,教師也可以要求學生自行改良,目的是為了誘發學生潛意識中的探究積極性,間接增強他們觀察事物和挖掘問題的良好習慣。
(二)修改演示實驗,給學生提供參與機會
高中物理教材中包含了許多演示實驗,通過組織這些演示實驗可以有效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但是在傳統課堂中,這些演示實驗都是由教師在課堂中完成,而學生只能機械地觀看,偶爾配合教師進行思考。這種方法不僅局限,而且不利于學生操作能力的提高。對此,讓學生成為演示實驗的操作者,由教師配合指導,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的手感,還加強了學生操作能力。以《牛頓管演示自由落體》為例,在這次實驗中,教師改變以往的實驗規則,由學生在臺下進行自主操作,觀察實驗的過程,以及出現了哪些情況和問題。筆者觀察發現,學生在操作期間興致都非常高昂,雖然他們出現了不少的錯誤,但經過老師指點,他們都能快速發現錯誤、修改錯誤。期間,為了讓學生進一步把握知識,還可以延伸性地提出一些問題。比如,如果不存在空氣阻力,所有的物體都只會受到重力的作用,不同物體從同一高度同時由靜止下落會出現哪些結果?由此點燃學生的探究熱情。綜上可見,學生在親身經歷實驗之后,他們對知識的把握能力將會得到提高。期間,哪怕出現了一些問題,在經歷改良后,他們也會及時地把握重點。
總之,實驗是物理課堂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作用和功能在物理課堂中不可或缺。合理地對實驗進行創新,可以讓嚴謹、抽象的物理知識變得更具直觀性、具體性和可視性,可以讓學生在身臨其境中把握知識的運作規律和原理,從而達成“看得到、摸得著”的效果。但是,如何完成創新,如何保證創新后的實驗活動具有價值,這卻是一個難點中的難點,也是對廣大物理教師專業技能和素養的綜合性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