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晨飛
摘要:本文主要從教師自身素質的展示,新穎教學方式的設計等方面介紹了初中歷史課堂教學如何提高教學效率。
關鍵詞: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方法;技巧
初中歷史課是一門綜合性、趣味性很強的科目,其學科的特點具有很鮮明的過去性。歷史是人類過去的活動,紛繁復雜、豐富多彩,但它是過去的人和事,無法重現在人們眼前,如果傳授方法不得當,往往使學生產生枯燥乏味、昏昏欲睡的感覺。因此要提高歷史課堂教學效率,必須充分利用課堂45分鐘時間,通過教師自身素質的展示,多種教學方式的設計,多媒體技術的運用等手段,把不能重演的歷史現象再現于學生面前,使學生受到感染,使課堂教學變得生動活潑、形象鮮明,直接觸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下面淺談一下筆者的粗淺認識。
一、教師自身素質的展示
教師的自身素質包括思想修養素質、專業知識素質和教學技能素質三個方面。作為一名歷史教師,必須具有崇高的情操、高尚的職業道德,熱愛教育事業,熱愛歷史教學工作,要不斷充實與提高自身的歷史專業知識和教學技能。在課堂上,教師可以通過形象語言的使用、豐富情感的流露、教學圖片的設計等來展示教師自身的素質,以達到提高歷史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
(一)教學中形象語言的使用
初中歷史課本注重基礎知識的傳授,敘述史實簡略、概括,不可能象歷史演義、小說那樣生動、具體,教師若照本宣讀必使學生感到枯燥乏味,如果能適當使用形象性的語言表述手段,使教學過程充滿感情色彩,效果就大不一樣。如教授《唐朝的對外交往》一章“晁衡與鑒真”時,筆者就選用了李白的《哭晁卿衡》一詩,“日本晁卿辭帝都,征帆一片繞蓬壺,明月不歸沉碧海,白云愁色滿蒼梧”。短短幾句,不但使人物形象鮮明,而且展示了中日兩國人民真摯友好的感情。而關于鑒真東渡,學生在小學學過,筆者就首先啟發學生回憶,然后作生動的描述,這樣人物呼之欲出,形象感人,親切自然,同時又寓愛國主義、國際主義教育于歷史教學之中。
(二)教學中豐富情感的流露
初中歷史課的內容豐富多彩,歷史事件有血有肉,而目前有些中學歷史教材限于篇幅,把原來生動的史實濃縮成抽象枯燥的概念,很難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要讓學生在掌握基礎的歷史知識的同時,受到強烈的思想教育,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各種情感的流露,當然課堂上教師的語調、節奏、表情都應隨教材內容的變化而變化。
(三)教學中教學圖片的設計
初中學生的年齡決定了他們的邏輯思維和理解能力的限度,有時具體的形象比生動的語言更能幫助他們的理解和記憶。因此在課堂上能恰如其分的運用和設計有關圖片、圖表、史料、歷史地圖等,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筆者講紅軍長征時,就親自設計了一張紅軍長征路線示意圖,運用的是三層復合式地圖,第一層是紅軍長征路線箭頭示意(箭頭已挖空)、地點等,第二層是抽拉式紙條,顏色與第一層底色相同,第三層是紅色紙張貼于背后。講解時,邊介紹內容邊抽拉紙條,紅色箭頭便展現在學生眼前,學生在新奇之中,不僅掌握了歷史的基本知識,還通過這一直觀教學,是教學內容有血有肉,趣味橫生,增強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了教學效果。
二、新穎教學方式的設計
初中歷史教學應針對不同教材的特點和教材各綱目不同的內容,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做到進行優化選擇,綜合運用。傳統的歷史課堂教學中,講述式、談話式、啟發式、提問式、討論式、競賽式等各種教學方式,在教師的主導下,學生也能主動自主的發展。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各種新穎的教學方式被運用到歷史課堂教學中,取到著令人可喜的效果。
(一)虛擬歷史情境法
對于中國古代經濟史的部分內容,以前,筆者往往以教師講授為主,從農業、手工業、城市的繁榮或商業的發展等幾方面,把某一時期的經濟發展情況呈現給學生,很少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活動與實踐來獲得知識,得到發展,課堂氣氛僵化,學生的學習效果也不太理想,所以在上《唐朝經濟的繁榮》一課時,虛擬了這樣一個歷史情境:“假如我們乘著時間隧道來到唐朝,將怎樣生活呢?你可以是農民、手工業者、商人、官吏、皇帝,等等,要求是要符合唐朝經濟生活的實際”,先讓學生看教科書,再分組討論,然后分別上臺扮演角色。 整整一節課,由于虛擬了歷史情景,幫助學生營造和維持了學習過程中積極的心理氛圍,使學生身心始終處于最佳狀態,思維活躍,興趣盎然,有效教學的時間幾乎是一節課。從課后調查來看,學生非常喜歡這樣的課堂教學形式。
(二)模擬辯論探究法
在中國歷史上,有很多戰爭史的內容或重大的歷史事件,講這一類內容時,筆者打破以前的常規思路即先分析原因(或背景),再講過程(或內容),然后分析結果、影響這種單一的學生被動接受的授課模式。讓學生以當時大臣或謀士的身份,開展辯論,拿出決策。這符合心理學“當學生被鼓舞和被信任能做重要的事情時學得最好” 的原則。
此外,在多媒體教學中,筆者常常把收集到的大量教學資料(包括資料數據、聲音、錄象等)呈現在學生面前,這樣教師可以在課堂有限的時空中,使學生增加接受知識的信息量,開闊了視野,拓展了思維的空間,為學生分析問題插上了想象的翅膀。最終達到教師教的輕松,學生學的愉快,課堂氣氛活躍,課堂效果明顯的狀態。
總之,提高歷史課堂教學效率的方法與技巧有許多,作為初中歷史教師,筆者還需不斷地努力,不斷地提高,使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上一個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