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鑫
摘要:將信息技術應用于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可以將一些學生難以理解的內容以生動飽滿的形象傳遞給學生,有效的豐富了課堂教學內容。在此基礎上,初中物理教師要不斷革新教學理念,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真正作用,使學生更好地掌握初中物理知識,為學生以后在高年段學習物理奠定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信息技術;創新思路
初中生在物理教學活動中,由于學生年齡等因素,對知識缺乏一定的認知能力和理解能力。此外,初中物理教科書的知識是抽象的、邏輯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困難。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初中階段應改變傳統教學模式,積極創新教學方法,革新學生在物理實驗教學中的思想。只有這樣,教學才能適應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現階段,中國的社會和經濟突飛猛進,迅速發展,信息技術得到廣泛普及。信息技術在各個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并取得了卓越的成效。在此基礎上,信息技術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徹底沖破了傳統固化教學模式,為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提出了新的方向。
一、信息技術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的重要性
初中物理實驗是一種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的活動,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物理實驗使學生能夠通過形像和具體的實驗步驟深入了解相關的物理概念和定義。物理實驗的發展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實驗作為重要的教學內容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但在實際教學中,影響實驗教學的因素諸多,使得實驗教學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作用并不理想,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有待提高。比如,教師自身的教學能力、實驗基礎設施、學生的實踐能力、物理實驗的可操作性等。一些實驗不能由實驗室現有設備進行,并且還存在一些不可能通過實驗向學生展示的物理定律。
在此基礎上,信息技術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的應用,可以有效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使用多媒體視頻、聲音、圖片和動畫等方式,學生可以直觀地感受到實驗的過程,有利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充分調節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積極參與學習,以保證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質量。
二、將抽象知識更加形象可視化
初中階段在對學生進行的物理實驗教學中,可以發現有些學生在教材知識上存在一定困難,缺乏學習方向感,學生不了解如何理解物理教材的概念和知識定理,并沒有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的知識。由于時間和空間的原因,許多學生無法有效參加實驗。在這種環境下,信息技術可以用來為學生創建模擬實驗,這樣學生就可以更多地了解實驗的目的和意義。模擬實驗可以有效解決實際實驗中存在的問題,且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
例如,在滑輪組合知識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在實際教學中,在網上收集滑輪組合的動態圖片或視頻,然后引導學生在計算機環境下進行模擬操作。網絡資源非常豐富,有許多物理實驗案例和相關的實驗視頻,我們也可以采用模擬實驗軟件來講授。滑輪組合實驗主要包括兩種情況:定滑輪和動滑輪。兩者之間存在較大差異,定滑輪更費力,但它可以改變力量的主要方向;動力滑輪是一個動力臂是阻力臂兩倍的杠桿,可以節省一半的力量,但不能改變力的方向。當學生知道滑輪組合的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視頻,讓學生在練習過程中掌握實驗步驟,并理清相關的注意事項。
在使用多媒體播放視頻時,教師應與學生分析實驗操作的步驟和依據,分析滑輪不同性質的情況和形成原因,最后要求運輸規定。在這個過程中,它主要包括力量的大小,如何操作是最省力的。觀看實驗視頻后,學生在軟件中進行模擬操作。學生可以自由組合滑輪并完成實驗過程。通過信息技術的全面融合和應用,學生可以輕松掌握滑輪實驗的相關知識,有效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三、創建一個模擬的實驗環境
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外界存在很多不確定因素,使得不能正常進行實驗,或者無法有效實現實驗結果。利用信息技術為學生創造一個模擬實驗環境可以使很多更加復雜的物理概念進行簡化,讓不能在實際的實驗場景中進行的實驗,可以形象而生動地呈現給學生。例如,在“色散原理”的知識點教授上,教師在開始教學之前收集相關的視頻材料,通過觀看光的分解圖片或視頻,讓學生可以直觀地感覺到光發生色散的過程,并且對單色光的過程和復色光的分解有一定的了解。
另外,在信息技術應用中,要按照新課程標準,科學合理地設置物理實驗教學課程。在教學設計中,我們為學生收集相關數據和信息,整合教育資源。在課堂教學中,我們用圖片、視頻或軟件進行實驗模擬,組織學生開展實踐活動,并運用信息技術保證模擬實驗的順利開展。在各種物理實驗中,學生要通過自己的眼睛觀察物理現象,在教師的指導下深入探索物理現象的原理和本質。例如,在研究摩擦力對物體操作的影響時,現實生活中不存在無摩擦的物體。物體在做勻速直線運動過程中所需要的工具也是不存在的。這些實驗現象需要通過信息技術來模擬,以便學生獲得更多的知識。
四、為學生展示物理實驗
由于許多物質現象無法在現實生活中進行實驗,因此我們需要利用信息技術為學生展示物理實驗。針對微觀物理過程的實驗,此實驗不能在實際場景中顯示,學生不能有效形成感性認識,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學生對物理相關知識的理解。在這種環境下,教師可以使用Flash模擬微觀世界,讓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例如,通過展示擴散現象,學生可以通過肉眼識別空氣和紅棕色二氧化氮氣體的擴散,但不可能觀察到分子運動這一微觀現象。Flash可以直觀、可視地模擬兩種氣體中分子的運動,使學生能夠有效地掌握擴散現象的本質。
對于短暫的物理實驗,還需要通過信息技術向學生展示。在初中物理教材中,有些實驗現象稍縱即逝,學生無法通過肉眼觀察。這種物理實驗可以用多媒體來模擬。例如,學生無法直接觀察皮球著陸過程中的能量轉換,地面上的瞬間彈跳以及球的變形,使用多媒體可以展示球著陸的全過程,學生可以有效地觀察實驗中的能量轉換。
五、小結
綜上所述,在初中階段開展物理實驗教學,運用信息技術,可以為學生更好地展現實驗過程,有的無法完成的現實生活中的實驗,都可以通過信息技術,將實驗在學生面前展現,以便讓學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現象。
參考文獻:
[1]張潔云.分析初中物理自主學習能力培養[J].都市家教月刊,2017(10)
[2]唐梅花.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J].廣西教育b:中教版,20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