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華
摘要:環境的好壞影響著人類生存和發展,是社會經濟在發展的時候不可忽視的一個重點考慮因素。隨著全球經濟的不斷發展和城市建設的推進,環境問題成為了人類發展的限制因素。而環境影響評價能夠為各種城市規劃和建設對環境可能造成的后果進行評估,確保對環境的影響降到最低,這對于人類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指導性作用。本文將探討我國環境影響評價的發展歷程,指出在發展的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探討其發展方向。
關鍵詞:環境影響評價;發展歷程;發展方向
環境影響評價是指對城市規劃或者建設項目在實施后可能對環境造成的影響進行分析和估測,提出一定的預防對策和措施,將城市在建設發展的過程中對環境的影響作用降到最低。今年來,我國的城市化進程迅速推進,環境問題沒得到重視,造成一系列的環境污染問題大量地爆發,給我們的日常生活受到了嚴重的威脅,所以應該引起人們和社會對環境影響評價的重視,改變現階段的狀況。
一、我國環境影響評價的發展歷程
我國的環境影響評價的建立和發展是吸收國外的經驗并結合我國的國情逐步完善發展的。
(一)我國環境影響評價思想
1973年8月在北京召開的全國環境保護會議,標志著我國環保事業的開始,國民環保意識在這個時候有了初步的觀念。這個會議初步孕育了我國環境影響評價的思想體系,其會議上的“全面規劃、綜合利用、化害為利、依靠群眾、保護環境、造福人民”,的觀念為我國的環境影響評價思想的發展奠定了理論基礎。
(二)我國環境影響評價思想的快速發展
在1979年我國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試行),標志著我國正式實施環節影響評價制度,其后面幾年連續頒布的幾部法律法規標志著我國初步建立了環境影響評價制度的實施、管理體系,在這一系列的規范性文件的保障下,我國的環境影響評價得到了良好的發展。環境影響評價體系得到快速發展是在20世紀90年代,由于亞洲開發銀行和世界銀行的援助,我國的環境影響評價和國際接軌吸取國外的經驗,發展自身。并結合我國的國情進行分門別類管理,分別為: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編制環境影響報告表和填報環境影響登記表三類。
(三)我國環境影響評價的穩步發展
在1998年11月,國務院第10次常務會議通過了《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并予發布實施,該條例對環境影響評價的分類、適用范圍、程序、環境影響報告書的內容以及相應的法律責任等都做了明確規定。 至此,我國環境影響評價開始步入了穩步發展的階段。
二、我國環境影響評價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一)時間滯后,信息接收不及時
在進行環境影響評價的時候由于該研究項目所處的環境質量狀況、污染等背景資料沒有進行實時更新,在進行調查和數據分析的時候就容易出現紕漏。
(二)指導性不強
在建設項目開展的時候,由于開發商在施工時要求速度,使得在環境影響評價中提出的措施沒能夠落實到位,使其指導實踐性不強。并且許多的地方城市的功能區域沒有合理劃分,讓環境影響評價的合理布局思想沒能得到落實
3、由于一些項目的評價質量不高,常常帶來不應有的糾紛或損失,使提高評價質量成為改進環境影響評價制度的關鍵環節。
三、我國環境影響評價的發展方向
(一)發展清潔生產戰略 , 積極推進循環經濟
環境影響評價對環境保護起著預防作用,這項工作的開展是讓經濟和環境在發展上達到和諧的有效途徑。在最近幾年我國的鋼鐵、電解鋁和水泥的產量達到了世界第一,但是在這一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存在著高污染、高消耗和低產出的問題,讓環境受到了很大的影響。我國現階段的環境影響評價應該注意在生產階段的污染控制問題,發展清潔生產的戰略,將清潔生產這一工作也納入到環境影響評價體系中,推動我國的經濟可持續發展,調整產業結構。
(二)完善環境影響評價制度中的公眾參與機制
強調公眾的參與是環境影響評價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項目的建設工程中將公眾的意見和要求進行及時的反饋解決,能更有效地分析出影響項目建設的因素,為環境影響評價策略的提出提供參考依據。在今后環境影響評價中必須要完善公眾參與機制,加強公眾的參與度,調動公眾的環境保護意識,并且在了解公眾的看法,吸取公眾的建議和意見中起到和公眾關系發展的和諧性,在集思廣益中為維護 公眾的切身利益找到依據 , 使公眾對項目建設環保 措施的實施起到監督作用 , 并賦予法律保證。
(三)推進生態型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
國家環境保護總局環境影響評價司司長祝興祥提出生態型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將是環 境影響評價未來10年發展的重點。尤其是流域開發中的生態問題,既包括移民問題,又存在生態風險問題。目前,國內的許多學者在這方面已經做了相關方面的一些研究工作。
結束語:
總而言之,隨著我國的不斷發展,對環境保護事業的關注也提到日程,環境影響評價事業在這種社會的廣泛關注中得到了空前的發展。。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建設和思想發展,能夠保證人類的生存空間,并且能讓外國的經濟朝著可持續的道路發展,所以要嚴格落實環境保護的各項措施。相信在我國的建設下,我國的環境影響平均愛事業一定能得到更加穩健和快速地發展,實現節能減排、保障生態環境,促進我國經濟與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王蘭.環境影響評價體系[J].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13
[2]王威.葛再立.我國環境影響評價的現狀與發展[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
[3]趙艷博,林逢春.中國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發展現狀與存在問題分析[J].能源與環境,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