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文琴
摘要:學習語文,重在積累,現在的教育已經不只是簡單的培養學生的學習的能力了,更要注重學生全面發展,加強對學生的素質教育,初中語文作文教學,重在引導學生從生活、課堂、課外閱讀等各個地方去發現和積累素材,學習和他人寫作中的優點,以此不斷提高自身的寫作水平,作為老師,要緊跟時代發展,提倡創新精神,積極轉化傳統教育思想,教育學生寫作方法和技巧的同時,注重培養學生的能力,本文就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之素材積累引導工作作出簡要分析,并提出相應教學策略。
關鍵詞:初中語文;素材積累;教學策略
引言:
學習語文以及提高作文水平,都非一日之功,老師引導學生去積累素材,首先是從思想上的引導,讓學生明白積累素材的重要性,其次是從方法上引導,告訴學生應該怎么去尋找素材,怎么積累素材,三是從能力上引導,培養學生善于觀察的能力、善于學習的能力以及善于運用的能力,最后達到提升自我綜合寫作水平的目的。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老師是學生成長的引路人,更應當清楚積累應該重在堅持,不論是在制定教學計劃還是完善教學方法的過程中都要充分考慮教學的長久性。
一、優化課堂內容,講解素材案例
語文相對于其他課程而言,可能不算那么枯燥無味,學習也相對輕松。然而寫作這一塊卻可能是很多學生都感到頭疼的,寫作文時常有湊字數、用語口水化、名人名言亂用等現象,作為語文老師在優化課堂內容,教學寫作時,應該針對學生出現的問題從根源入手,這根源主要就是學生素材積累過少,平常看得少。對此,課堂上講解一些優質素材,讓學生記下以備寫作之需是非常必要的。尤其是語文課本里的素材講解,我在上語文課時總是鼓勵讓學生舉手發言,說出他認為課文里能夠在作文中用到的素材有哪些,一是鍛煉了學生去尋找和辨別的能力,其次也可以加深學生的記憶,并且每個人所找到的素材都不同,也可以豐富內容量,我會從中選擇比較好的素材加以講解同時補充拓展,這樣既能學習到課本的重點內容,也能豐富學生素材積累量,在寫作上有所提高。當然講解的素材來源也可以適當進行豐富,科學選擇。
二、鼓勵學生走進書海,暢讀經典著作
學習語文,積累素材提高寫作能力,一定離不開多讀、多寫。鼓勵學生多閱讀經典名作,不但能增加學生的知識和素材積累,也能豐富學生精神世界,對培養學生人格促進全面發展也有許多好處,語文試卷都是設有閱讀理解題的,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要想有所提高,也是必須多練和多讀的,語文課教學知識,也應當適當留出一部分時間讓學生閱讀,當然,光憑課上時間是不夠的,所以作為老師還是應該多鼓勵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當教學進度能夠跟上時,我會抽出一到兩節課的時間帶學生去學校的閱覽室閱讀,并要求他們帶上筆記本做好筆記。從反饋來看,絕大多數學生都是很喜歡上閱讀課的,上的效果也很不錯,學生都很認真的對待了這件事,也珍惜閱讀課的時間,閱覽室比較安靜每個人都能投入到書中。除此之外,我在周末也會布置一些閱讀作業,比如指定閱讀一本書,讓學生寫讀后感或者概括書中主要內容,這樣不但讓學生積累了素材,也可以提高做閱讀題的能力。
三、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從生活積累素材
寫作基于生活,很多生活中的素材如果運用到作文當中不但可以豐富文章內容,其真實性也更容易打動閱卷老師,考場作文切忌假大空,有的學生寫作文,為了迎合題目要求中的寫出真情實感,就編造出各種災禍和事故,一來二去反而引起閱卷老師的反感從而給了低分。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從生活中的點滴去積累素材。比如寫母愛,生活中的很多小事和細節都能夠體現,學生沒必要非得把自己寫得有多慘然后突然明白,或者好幾篇作文用一件事到用爛。針對這一點,我會要求學生寫周記,周記內容就是學生從生活中積累的可以作為素材的事件、例子,沒有硬性規定一定要寫多少件,一周寫一次,平常也可以當作日記來寫,這樣日積月累,學生寫作運用生活中的素材,可以豐富不少,不用去亂編亂套。
四、開展交流活動,學習他人優秀作品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開展交流活動,學習他人優秀作品中的寫作技巧和文章布局等,好的作品都是經過學習和模仿,最后進行創新出來的。寫作水平想要提高,就必須向優秀作品看齊,不會寫的就多模仿別人的,直到自己也會寫。交流活動中,學生可以互相分享自己的寫作經驗,相互學習和借鑒能夠促進共同進步。每次學生寫完作文或者有考試,我都會將其中的高分作文進行講解,并且讓優秀的學生談談他拿到作文題目是如何思考,如何選題和做文章布局的,等他說完之后我再進行點評說明,并且讓其他學生交流討論,這樣可以提高教學效果。學習他人優秀作品,是創作優秀作品的第一步。
五、結束語
總的來說,初中語文寫作水平的提高,積累寫作最重要的是做好三個方面,一是多讀,不管是經典著作還是美文雜志,當閱讀量積累到一定程度時,寫作水平會自然而然提高;二是多寫,不管是寫作文還是寫隨筆、日記,多寫多練,在這個過程中探索合理運用素材的方式,也一定能對寫作有所幫助;三是模仿學習,借鑒別人的寫作手法、寫作技巧、寫作經驗,模仿久了,自己也會寫了再進行創新變成自己的寫作方法。而作為老師,引導學生素材積累要講究方法和策略。
參考文獻:
[1]李紅霞.不積跬步 無以至千里——淺談指導中年級學生習作素材積累的幾點做法[J]. 科學大眾(科學教育), 2010(1):46-47.
[2]申震芳.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在初中作文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積累[J]. 祖國:建設版, 2012(12):176-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