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申現
摘要:中職的教學過程中,除了專業的教育為后續的就職發展鋪平道路外,體育的運動同步化開展,對于學生的身體素質強化與德育干預也是十分重要的,目前部分的中職教學中仍舊存在“重專業,忽視體育運動”的問題,而實際上體育互動無論對于后續學生的就業還是生活,都有著積極的影響,其中田徑作為體育活動中最為基礎的活動之一,教學中開展的次數較多,但教學的方式較為固化,且田徑運動較為浪費體力,往往達不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教師可采用游戲的形式,改變墨守成規的教學內容,為田徑的運動增添樂趣,以期全面提高學生的體育素養。
關鍵詞:游戲法;中職;田徑課教學;應用;實踐分析
引言:
中職的田徑教學中,填充游戲的內容,能夠極大的拓展田徑的娛樂性,使得田徑的運動開展為多元化的形式,時刻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中職學生在繁重的課業壓力下,通過田徑游戲的模式,舒緩心理的緊張狀態,走進自主的田徑空間中,充分的發揮出自身的優勢,在輕松的游戲環節使得學生逐漸的突破自我,形成游戲中的滿足感,并結合田徑游戲模式,獲得精神的引領,潛移默化的吸收體育中的精髓,塑造團隊意識、責任意識、創新意識。
一、田徑教學游戲化的應用實踐計劃
1.結合校園情況拓展場地空間
田徑的游戲活動中,應依托校園的場地,為游戲的設定提供器材準備,田徑的游戲運動中,可以設置部分的障礙物,避免持續化的田徑運動帶來的枯燥感,障礙點的設計可詢問學生的意見,參考目前全民健身狀態下,創新的獨木橋、攀爬草地等內容,在一定的經費支持下,可讓學生參與場地的擴建,避免單調的跑道帶來的枯燥感,一些活動區域的材料可選擇回收材質自制,縮減成本支出的同時,讓田徑運動的空間更富娛樂性。
2.分層次化進行練習
田徑的游戲練習中,過于集中化的教學內容鋪陳,學生中間的差異突顯較大,此時會使得一些較為落后的學生形成自卑感,衍生對田徑的排斥心理,實際上不同層次學生,在進行田徑游戲的過程中,都有著各自的優勢,教師應認識到學生的差異點,依從學生的閃光點,為學生預備優勢的發揮機會,無論學生的身體素質有哪些不同,都在平衡性、協調性、靈活性等多視角體現了自我的優點,有助于幫助學生形成田徑運動的滿足感,這樣還能夠結合學生的喜好來區分不同的運動評比,在拓展游戲內容的同時提高學生對田徑的喜愛度。
3.強化安全教育
在田徑的游戲教學規劃中,必然要強調安全性,中職生本身已經能夠在脫離教師的情況下,進行自主的運動,此時學生鮮少有自我保護意識,在運動中容易逞強,甚至挑戰一些危險的動作,田徑運動中需要調動身體的各個關節,在沒有經過前期熱身的情況下,長時間不運動也容易出現拉傷,一些學生常見“岔氣”的問題,就是貿然運動引起的,田徑運動中的一些器材由于棱角分明,沒有處理的情況下跌倒,很可能會造成嚴重的后果,應在一些危險的區域做出鮮明色彩的提醒,活動中做好提前的器材檢查,避免在輕松氛圍中出現不良影響。
二、田徑教學游戲化的應用實踐措施
1.熱身環節的游戲開展
田徑的勞動力較強,在田徑運動之前應做好熱身活動,傳統熱身形式無非是活動手腳,學生在活動中動作不一定標準,一些學生較為懶散懈怠,活動流于形式化,熱身準備不夠充分,教師可從初始環節導入游戲內容,例如“聽數抱團”游戲,學生按一定的次序排列,當教師突然報數“3”,學生找到3個人,一共抱團在一起形成一個整體,沒有抱團成功的人就要被淘汰或者表演節目助興,這樣的游戲熱身活動,學生都積極的參與其中,幾乎每一名學生都全神貫注,為后續的田徑運動打下了基礎。
2.田徑中的肢體協調運動
田徑運動中,一些學生常會出現肢體不協調,動作難以靈活化的問題,本身的身體素質被制約,重復性的進行動作操作,一些學生容易出現逆反情緒,較難的動作又無從下手,為了提高學生的自體田徑素質,可通過“蛙跳接力”的游戲形式,讓學生蹲下來,嘗試利用跳躍的形式強化忍耐力與意志力,另外,結合不同學生的喜好,還可以參考學生的意見,通過“雙人蹲跳”等形式,使得學生在合作運動中找到信心與樂趣。
3.拓展競爭類型游戲項目
游戲中,中職生在競爭的模式下,能夠最大化的激發出學生的上進欲望,尤其是合作競爭中,學生不愿意成為團隊的“后腿”,必然堅持的去追趕進度,所謂“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對比中學生不愿意落于人后,競爭游戲使得田徑運動妙趣橫生。例如:“捕獵”游戲,合作組團互為獵物,在追趕中捕捉到獵物多少來驗證學生的田徑水平,另外還可以模仿“奔跑吧兄弟”的場景,中職生喜愛綜藝活動,當綜藝的場景搬到課堂上來,學生背后貼上“標簽”自己的名字與田徑運動的榮譽聯系在一起,也有利于激發學生的斗志,使得學生不斷的突破自我,獲得田徑水平的進步。
4.分層設定游戲的目標
田徑教學中,教師會發現不同學生的身體素質不同,有著先天與后天的差異,此時避免學生看到自己與他人過大的差距,教師可在游戲中設定分層的目標,例如女生的田徑能力通常低于男生,對比中男生的田徑目標線就應設定的遠一些,以上提到的追逐與賽跑中,也可以采取分層的形式,將一些田徑水平較差的學生分為一組,當不同層次學生對抗時,教師可設計“復活”環節,為學生帶來更多的運動機會,避免田徑能力差的學生早早“下場”,合作中應科學調配人員組分,可將學生排成一隊,田徑能力較弱的學生排在前列,起跑線設定的提前一部分,在一定距離的情況下,游戲中學生也就不會突顯出嚴重的差異,避免部分學生的自尊心受到傷害,促進集體的共同進步。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中職的田徑教學中,教師可利用多重的游戲活動方式,關注安全性與娛樂性,綜合提高學生的田徑能力。
參考文獻:
[1]黃芬. 游戲教學法在中職酒店服務禮儀課程中的應用探索[J]. 黑龍江生態工程職業學院學報, 2017, 30(4).
[2]杜祥居, 趙利鵬. 游戲教學法在高校田徑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 河南教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0(4):84-85.
[3]王偉超. 中等職業學校田徑課教學評價指標體系的建構[J]. 科教文匯, 2008(34):183-184.
[4]劉興榮, 張春修. 對中職學校田徑課教學的思考探討中職學校體育課教學趣味化[J]. 讀與寫上下旬, 20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