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不力米提·麥麥提
摘要:我國有56個民族組成,每一個民族都有自己的習俗和文明,所以當前我國處于用語言和文字共存的局面,因此作為少數民族,要積極使用國語,通過對國語的使用,不僅能夠顯著提升少數民族地區的整體教育水平,還能夠培養出更加符合當前社會發展需求的人才,所以本文重點探討國語對于少數民族的重要性。
關鍵詞:國語;少數民族;重要性;措施
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尤其是地處邊境的少數民族地區的貧困,與農牧民的生存與發展關系是我國能否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一個重大問題,少數民族地區人口學習和掌握國語是提高少數民族勞動者素質,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促進各民族共同發展、繁榮和進步,實現新疆長治久安和跨越式發展的迫切需要。通過學習國語,可以全面提高少數民族的人民的素質,同時也為廣大少數民族群眾獲取更豐富的致富信息、轉變思想觀念、提高勞動技能水平、拓寬就業渠道、提高就業率、增強創業能力、實現科技致富、擺脫貧困提供便利條件,更為增進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構建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有著重要的戰略意義。因此,研究國語學習對提升少數民族勞動力素質技能無疑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理論意義。本文首先指出了國語對于少數民族的重要性,然后闡述了少數民族學習國語的具體措施,以期在少數民族地區各種群體中普遍實施國語教育,盡快實現脫貧致富奔小康的美好愿景。
一、國語對于少數民族的重要性
學習國語是我國各民族的共同愿望,究其原因,漢語是全球范圍內傳播最廣、使用人數最多的五大語言之一,同時聯合國所使用的六大工作語言中也有漢語。當前諸多發達國家都已經開始學習漢語,甚至在國家和地區中,掌握漢語已經成為其獲得就業優勢和增加經濟收入的重要條件。世界上新的科學技術以及文化都是通過漢語傳入中國的,而我國的文化以及各尖端科技的創新與創造也都是最早通過漢語言文字來介紹和反映的。所以對于少數民族而言,熟練的掌握了國語,就能夠做到與時俱進,能夠開拓自身的視野,不斷的提升自身的知識水平,盡快的掌握現代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知識,以便更好的促進少數民族的發展。
同時對于少數民族人才自身而言,如果企業未能掌握國語,則其就業僅僅局限于本民族語言通用的小范圍,而如果能夠熟練使用國語,則可以直接向全國甚至全球范圍內尋找就業,無論是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中外合資企業甚至是個體從商,都能夠獲得適合自己的位置。
而從社會語言角度來看,語言本身屬于文化的組成部分,更是文化的載體。當前我國與世界各國的交往越來越密切和廣泛,所以作為少數民族掌握國語后,就能夠擁有更好的條件,繼續學習諸如英語等當前世界范圍內最為強勢的語言,積極吸收國外的文化精華,學習和掌握世界先進的科學技術,從而促進少數民族教育事業的發展,推進少數民族的現代化,提升少數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水平以及科學文化素養,促進我國現代化建設發展。
二、少數民族學習國語的具體措施
(一)構建融洽的國語學習氛圍。
對于少數民族人們而言,其生活的地區普遍是局限于某一區域,該區域內基本都是屬于同一少數民族的人,具有相同的文化與習俗,日常交流也基本都使用本民族語言。在此情況下,少數民族內有少部分人在認真學習國語,但是由于其除學習期間使用國語進行交流之外,絕大部分時間都是依然使用本民族語言進行交流,在這種環境下勢必很難學習掌握國語,更無法熟練使用國語進行交流。如果注重構建融洽的國語學習氛圍,使正在學習國語的少數民族群眾去到普遍都是用國語的環境中生活,或鼓勵少數民族群眾在保留本民族語言和文化習俗的同時,共同學習和使用國語,盡可能使得工作和生活中都使用國語,通過構建全國語的學習氛圍,使得每一位少數民族群眾都不由自主的在工作和生活中使用國語,其對于國語的理解能力以及應用能力都會得到顯著的提升。
(二)通過增加知識面來這是少數民族群眾對于漢語學習的興趣。
當前大部分的文學作品、科學書籍等都是由漢語來印刷,作為少數民族群眾,如果能夠在學習國語的過程中,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自主的嘗試使用所學習掌握的國語來閱讀這些文學作品和科學書籍,書籍所包含的科學技術、知識以及文學故事等勢必會有效的吸引少數民族群眾的閱讀興趣,使得其產生繼續閱讀的興趣與欲望,為能夠更快更好的閱讀理解這些書籍的內容,少數民族群眾會主動的學習和掌握國語,進而會閱讀更多的書籍,如此能夠顯著提升少數民族群眾對于國語學習的熱情和興趣,而且因為在此期間閱讀大量的書籍,少數民族群眾的知識面也會得到有效拓展,形成雙贏的局面。
(三)通過互動的形式提升少數民族群眾對于國語學習的自信心。
由于學習國語的少數民族群眾不僅局限于中小學生,甚至還包括諸多成年人,所以在國語的學習方面,不應當繼續沿用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模式,可以積極引入互動型課堂教學模式,課堂內的學生根據教師所提出的問題積極主動的探究學習,對于存在的問題和困難,教師要及時協助學生解決,對學生所取得的成就予以及時的肯定和鼓勵,確保學生不會因為在學習國語的過程中,遇到困難而失去對學習國語的自信心,通過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會促進學生深入的學習國語文化知識,并且形成自己學習國語的自信心,積極自主的學習國語。
(四)少數民族群眾在學習國語的過程中要為自己合理制定學習目標。
每一位少數民族群眾在學習國語的時候,都應當根據自身的情況為自己制定學習目標,并且能夠學會將自身當前的情況與學習目標相對比,了解兩者之間所存在的差距,并以此作為學習的動力,積極的努力學習,不斷的提升自己的自信心,逐漸縮短自身實際情況與學習目標之間的差距,從而逐漸提升對于國語的理解和應用能力,達到學習和掌握規律的目的。
三、總結
每一位公民都有學好國語的責任和義務,作為少數民族群眾,應當積極學習和掌握國語,如此才能夠在未來的發展中積極的了解和掌握各種先進的科學技術,才能夠在激烈的就業競爭中處于優勢地位,才能夠更好地促進本民族文化經濟水平的快速提升,才能夠更好地促進偉大中國夢的盡快實現。
參考文獻:
[1]賀燕.移動學習——新疆少數民族漢語自主學習的新途徑[J].語言與翻譯.2017(05).
[2]姜永超.少數民族學生漢語學習的語音障礙形成及解決[J].貴州民族研究.20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