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深化教育改革必須堅定文化自信。在以更加開放的眼光學習借鑒國際成功經驗和先進理念的同時,堅定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自信,發掘和推廣本國優秀經驗,講好中國故事,走好中國道路,探索一條有中國特色的教育改革之路、教育現代化之路,實現建設教育強國的宏偉目標。
——在中國情境教育兒童學習范式國際研討會暨李吉林兒童情境學習專著(英文版)首發式上,國家教育咨詢委員會委員、教育部原副部長王湛強調深化教育改革要堅定文化自信

全科醫生是居民健康的“守門人”、第一道防線,教育部對全科醫學人才的培養非常重視。近年來,教育部與國家衛計委、國家中醫藥局密切配合,打出了一套漂亮的全科醫生人才培養組合拳,概括來說,一是全覆蓋,二是補短板,三是提層次。這套組合拳為基層培養輸送了大批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有發展的全科醫學人才。下一步,我們要再打出一套組合拳,用三個詞來概括就是提質、聯動、協同。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吳巖在改革完善全科醫生培養與使用激勵機制《意見》發布會上,對全科醫學人才的培養給出了方向

當前,數字經濟正在開啟一次重大的時代轉型,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層出不窮,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新引擎。誰掌握了信息化發展的新方向、新動態、新技術、新應用,誰就占領了未來發展的制高點。在這其中教育必然要發揮傳承與創造并行、理論與實踐并舉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教育信息化的發展也正在推動教育均衡,促進優秀人才成長,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過程中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
——在中國信息協會教育分會第二次會員代表大會暨學術年會上,中國信息協會副會長朱玉闡述了教育信息化在數字經濟時代的重要作用

一所有追求的學校,一定要有危機意識,推動學校主動創新發展模式。而這種主動創新是一個大命題,涉及課程、教學、測量、評價等學校教育的各個層面,每所學校都可以根據自身不同的情況,尋找到創新的起點。面向未來,教育一定要有新的轉變,要從依賴名師、依賴辦學條件的改善轉到依賴創新驅動上來。無論是校長還是教師,都要有強烈的創新愿望,為學校營造適應未來發展的“學習場”,進行積極的內部“創新裝修”。
——全國著名特級教師、清華大學附屬小學校長竇桂梅撰文指出,塑造面向未來的教育,學校創新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