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利
【摘要】內部控制體系建設是提高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宏觀需要、是提升內部管理水平和風險防范能力,預防腐敗的內在需求,本文根據財政部發布的內部控制規范的指引,對照單位具體情況具體分析,認為內部控制體系的建立需要領導掛帥,全員參與,形成共識,具體業務流程個性化設計,明確職責崗位的責、權、利,以點帶面,從而循序漸進將內部控制落到實處。
【關鍵詞】內部控制
一、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設背景
為進一步提高行政事業單位治理能力,防控風險,加強廉政風險防控,財政部發布了《關于印發〈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的通知》(財會〔2012〕21號),各地方財政部門也紛紛發文要求各單位做好內部控制體系建設工作。為貫徹文件精神,形成相互監督制衡的科學治理結構體系,各部門各單位抓緊時間結點,如火如荼開展內部控制建設,根據內部控制規范照鏡子、根據單位業務劃重點,但因普遍存在內部控制建設基礎差、人員配置不齊、認識不夠、時間緊、任務重的具體情況,內部控制體系普遍存在照本宣科的情況,內控制度建設工作質量和效果普遍不高。
二、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設的關鍵控制點
(一)內部控制建設的重點兼顧單位之間差異
內部控制規范的重點工作有:預算管理、收入支出程序、政府采購、資產管理、建設項目、合同六類經濟業務活動。在實際工作中要結合單位業務尋找風險點和薄弱環節,在內部控制規范的指引下兼顧單位的個體差異,系統性梳理單位權利清單、業務職權、風險防控,采用崗位代入法站在政策執行者的角度來分析業務環節,確定風險點并選擇應對策略,形成了內部控制操作手冊。從而形成規劃科學、數據準確、實施監督、追溯可查的管理運行機制,避免權力濫用、提高法治水平。全面提升單位風險防范能力,實現內部控制體系的規范化與系統化,避免內部控制成為空中樓閣,保證其執行到位。
(二)內部控制注重統籌協調,全員參與
內部控制的建設不是憑一己之力閉門造車,而是需要注重統籌協調,建立內部控制建設小組,將綜合科(辦公室)為內部控制牽頭科室,負責組織協調內部控制工作,形成單位領導掛帥、全體參與、集體決策、第三方中介機構參與相結合的議事決策機制。各個部門各個科室根據崗位設置梳理業務活動的權限范圍、職責、風險、專家和中介機構運用專業力量把關,通過繪制控制流程圖、崗位職責說明說等方面進行闡述。然后牽頭科室匯總相關流程圖及文檔資料,根據各流程相互關聯銜接關系形成單位內部業務流程大循環圖。
(三)內部控制關注重點環節、重點領域的財務監管
內部控制涉及到范圍經濟活動的方方面面,對于關鍵環節和關鍵崗位應更加重視、防范未然、注重監管。每年通過定期和不定期檢查的方式加強單位風險崗位(特別是A級風險崗位)的監督檢查并通過輪崗來加強內部監管。暫時不具備輪崗條件的崗位每年實施專項審計、以定期和不定期的抽查檢查、專項考核等措施來加強監管。
三重一大事項應該嚴格控制、高度重視,由單位領導班子集體研究決定。重大經濟事項的認定標準(比如重大金額的確定)規定和本單位實際情況確定,一經確定,不得隨意變更,做到經濟活動的決策、執行和監督三權相分離、相互制衡。
三、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設的具體措施
(一)領導重視,建立組織機構保障
在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內部控制體系的建立和落實得到了管理層鼎力支持,高度重視,中心主任任組長,成立內部控制建設領導小組,建立起分工明確、權責清晰、齊抓共管的組織管理結構。領導小組下設綜合科作為日常協調工作,綜合協調單位財務、業務、監督、紀檢各個職能部門,相互配合,相互制衡,相互監督。各科室制定科室工作和崗位工作職責表,優化設計業務流程圖,比照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對已有的內部制度進行比對梳理,針對審定的業務流程和風險點進行補充完善或重新修訂。
(二)組織培訓,提高認識
為學習內部控制體系建設的相關知識,統一認識,單位專門召開內控規范實施動員暨培訓大會,學習相關的政策法規,分析違反財經紀律和中央八項規定的內控案例,理解內部控制的原理、工作要求和工作方法。強化內部監督,保護干部群眾,建立反腐敗、反舞弊的長效機制,從“要我內控”轉變為“我要內控”思想上來,積極改變舊思想、舊習慣、形成積極主動的工作氛圍。
為了鼓勵和幫助全體員工全面掌握公共資源交易工作所需要的知識、技能,進一步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更好推進AB崗(相互之間定崗補位)工作制度,在執行輪崗制度的同時,制定崗位輪訓學分制,單位干部職工必須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多崗位的頂崗輪訓,掌握其他崗位的操作規范和業務技能。
(三)專家參與,提高內部控制制度的專業性
為科學全面地開展內控建設工作,單位聘請第三方中介機構參與到內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中來,中介機構深入到具體工作崗位和流程中,配合疏理內控制度,科學分析制度執行效果,深入查找監管漏洞,站在專業的角度對癥下藥,對單位已建立的內部控制體系進行優化打磨,建立健全以預防為核心,防微杜漸的內部防控機制。
(四)建立信息化系統,將內部控制嵌入系統開發
一是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本身承擔政府采購的代理機構職責,不僅僅為各類公共資源交易(政府采購、工程招投標、國土礦權交易、國有資產轉讓等)搭建交易平臺,更是站在政府采購政策宣傳解讀的前線。為此交易中心每年根據新的政策法規編寫《政府采購文件摘編》等各交易領域的文件匯編分發各行政事業單位等市場交易參與者,并利用互聯網傳播速度快、受眾多的優勢,在網站開辟政策法規宣傳專欄。
二是充分運用信息技術,開辟了市縣一體化的網上競價交易平臺,將電商平臺系統的價格引入系統中,實施政府采購網上競價全透明全公開、交易數據留痕、提高采購效率、節約采購成本。啟用電子輔助評審系統,將招標文件確定的評標辦法植入評審系統,減少評審專家人工操作,避免計算錯誤,提高評審質量和效率。
三是注重財務信息網建設,開發完成財務綜合信息化系統,實現網上跨行繳納和清退保證金。建立健全經濟活動數據公開制度,公示解退結果并細化到具體項目具體投標人,增加財務透明度。建立保證金數據庫,啟動保證金電子化對賬系統,支持EXCEL數據導入、導出、查詢、統計等功能,自動生成銀行存款余額調節表。解決保證金筆數多、金額大、資金往來頻繁,人工對賬無法操作且不能追溯的問題。在財務信息化建設中充分體現減少人工干預,操作數據留痕,開標前繳納信息保密,操作權限相互制約制衡的原則。
(五)突出重點,抓重點業務領域,循序漸進推進內部控制建設
內部控制體系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循序漸進推進,在預算管理、收入支出程序、政府采購、資產管理、建設項目、合同六大業務中選擇適合本單位的幾項業務,按照不相容崗位相互分離的原則制定防控措施,建立“以預決算管理為脈絡、以資金活動管控為抓手”的內部控制體系。在梳理中心業務服務事項的基礎上,明確各崗位業務授權范圍、崗位責任書及相關責任。按照內部控制規范對公共資源交易全流程進行比對,查找廉政風險點16個。再對各個廉政風險點的重要程度、自由裁量權、服務社會關聯度、行權頻率、廉政風險發生概率及危害程度等方面進行分析評估,由單位干部職工討論、內部控制領導小組集體研究討論,將保證金清退、財務審核、評標專家隔離、采購文件編制等4個風險點評定為A級廉政風險點,另外確定B級廉政風險點6個、C級廉政風險點6個。對重點業務領域的A級廉政風險崗位的履職時間、地點、方式、結果等內容進行臺賬式管理,使A級廉政風險防控管理工作有章可依、有規可循、有賬可查。
參考文獻
[1]劉艷紅.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探析[J].管理現代化,2012年04期.
[2]王莉君.論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建設[J].會計師,2013年05期.
[3]李善貴.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論文]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存在的若干問題及對策[J].中國總會計師.2015年04期.
[4]王利民.完善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鏈的思路建議[J].財務與會計.2017年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