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國經濟發展的同時,面臨著來自資源和環境帶來的雙重壓力,當前經濟增長的主要力量就是綠色經濟的發展,先打死經濟的核心和血液就是金融,支撐綠色經濟就可以迅速的發展。今年我國召開了杭州峰會,提出了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理念,使我國綠色經濟市場建立了良性和投資環境,建立出良好的綠色金融支持體系,可以加快建立資源節約型社會,使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得到全面的提高,使我國國民經濟可以得到可持續的發展,發揮著不可代替看的作用。本文主要結合金融支持綠色經濟發展所提供的途徑進行實際論述,結合具體的實例,促進我國綠色經濟更好的發展。
【關鍵詞】金融 綠色經濟 途徑
一、引言
綠色經濟在實際發展的過程中,金融對于綠色經濟發揮著不可替代的支持作用。我國全球化綠色經濟在實際發展過程中,需要將財政和稅收以及金融職能的作用充分的發揮出來,將我國相關政策對于綠色經濟發展的支持力度進行加大,建立出綠色財稅金融體系,鼓勵資源的節約,可以做到循環利用,這也是我國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主要需要研究的重要課題。本文結合綠色經濟的發展情況,對于我國財稅金融在綠色經濟發展過程中面臨的制約因素進行全面的分析,并且主要圍繞著金融對于綠色經濟發展所提供路徑進行分析,并且提出了具體的發展建議。
二、我國金融支持綠色經濟發展的制約因素
(一)缺失金融支持綠色經濟發扎的政策體系
在宏觀的政策出發,我國相關的單位很少發布相關的政策規劃,對于綠色經濟的發展目標并沒有專門的金融支持政策,綠色經濟信貸項目沒有規定實際范圍,也沒有針對綠色經濟項目提出具體的優惠信貸措施,在綠色經濟發展過程中沒有規定金融的職責和定位。當前我國的人民銀行每天針對信貸增長提出具體的指導意見,需要針對生態環境保護加大支持力度,但是政策傳導機制不夠順暢,沒有形成有關經濟發展的相關金融政策政策,金融無法有效的促進經濟的發展。從微觀的角度上看,當前我國的環保部門和稅務部利用費用返還等方法,支持綠色經濟的發展,促進循環經濟項目更好的發展,但是沒有建立風險補償政策,對于金融在綠色緊急發展過程中發揮的積極性,在綠色經濟發展中的過程中,很容易就會出現商業信貸缺位的情況。
(二)資金來源比較單一,政府投資不足
綠色經濟在我國發展主要依靠的就是財政注入,社會財力并沒有給予有效的支持,這是因為我國當前還沒有建立相應的激勵和保障措施。我國當前的財政收支存在尖銳的矛盾,支出財政的前提需要實施其基本職能,這樣一來,有關綠色經濟的投資就沒有足夠的資金。綠色經濟無法得到健全的發展,所采取的融資手段缺乏市場性,這樣一來,綠色經濟市場無法將社會當中的閑散資金適時的吸收,導致市場嚴重缺乏資金,無法有效的解決市場發展過程中遇到的緊迫性問題,對于綠色經濟的發展造成一定的阻礙。我國有關綠色經濟的投資總量逐年得到增加,但是其GDP仍舊占據很低的比例,環境污染無法得到有效的控制,也沒有將資源利用情況進行改善,經濟效益的社會的需求無法得到滿足,綠色經濟的需求總量不斷得到增加,導致綠色經濟的發展出現了越來越大的資金缺口,對于綠色經濟的發展造成嚴重的阻礙。
(三)缺乏金融資源配置
行業具有很高的集中度,而我國的商業銀行信貸資金對于大企業和大項目更加青睞,這樣一來,小企業的循環經濟發展就會缺乏信貸方面的有效支持,這樣使貸款出現過高的集中度,如果市場環境和企業經營出現問題,那么銀行就會增加風險。高新技術產業在發展的過程中缺乏信貸的支持,而我國的商業銀行在貸款投資方面主要偏向房地產和電力等行業,有關高新技術產業的貸款投放卻是很低的比例,產業升級無法結合時代的發展,對于企業的循環經濟發展造成嚴重的硬性,沒有促進經濟進一步的發展。
三、世界上其他發達國家對于金融支持綠色經濟的經驗
(一)注重法律規范
我國世界經濟不斷的發展,國外的綠色金融的相關體系已經逐漸變得完善,聯合國頒布了《21世紀議程》,其中提到了有關發展中國家在可持續發揮在那戰略實施的過程中,需要結合各自的國情,采取經濟政策改革,使銀行信貸得到提高,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在環保領域當中,金融發揮著不可代替的作用,并且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各個國家開始實現金融的綠色改革,制定和修改相關的法律。在1980年,美國要求企業需要對于環境污染引起重視,并且承擔一定的責任,信貸銀行就會由此重視潛在的環境風險。在1993年,美國證券管理委員會,從環境會計的角度出發,結合自身的環境,采取實質性的報告。在1997年,英國提出就了有關環境報告和能源報告的編制指南,與此同時,還發布了有關環境事項的征求意見,2001的澳大力也提出了有關金融服務的改革法案,金融機構需要將有關環境保護和投資中考慮因素進行披露。
(二)啟動金融行業自律
在世界銀行的領導下,世界上比較著名的銀行紛紛簽署了“遲到規則”,主要是針對項目融資的規則。如果項目投資超過了5000萬美元,那么需啊喲評估對于環境的影響。商業銀行在業務發展過程中,制定出了通知的社會責任標準。世界銀行將傳統的貸款方針進行改變,這樣一來,具體的貸款項目就會滿足環境保護的相關要求。環境評估標準和技術在建立的過程中需要得到國際金融公司的有效協助。在中期發展戰略當中,亞洲開發銀行提出了有關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加強管理的戰略目標。聯合國環境署給予統一的指導,金融自律組織定期召開相關的會議,從而探討出可持續發展的相關戰略。當今在全世界的范圍當中,大約已經有70家金融機構利用了這個原則,成為其主要的行業規范。
(三)建立綠色政策性銀行
德國最早成立生態銀行,一些環保項目可能不會受到傳統銀行的支持,那么它們可以到生態銀行申請貸款,波蘭在1991年也成了環保銀行,主要是對環保的投資項目給予重點支持。日本政策投資銀行利用環境評級的方式,將投資對象進行確定,可以和商業銀行更好的實現合作,將政策銀行自身的協調作用充分的發揮出來,使綠色信貸可以得到更好的發展。和蘇那工業銀行可以利用政策性銀行,評估和監督貸款企業,這樣可以將投資風險進行規避,并且使投資效率進行提高,使企業對于環保領域的投入積極性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四)發展綠色基金
在20世紀80年代的后期,開始出現了環保主義,綠色資金在全球的范圍內得到迅速的發展,紛紛出現了生態基金和可持續發展基金以及環境共同基金。波蘭后來成立了國家環境保護和誰管理的基金會,這也是波蘭當今比較大的金融機構,不僅可以保護傳統的自然資源,還可以開發和引進環保項目技術,對于國際環境保護圓柱基金也會進行管理。例如荷蘭建立了“低碳加速器”的相關積極,主要針對的公司雖然還沒有上市,但是卻致力于碳排放降低的公司。通過更多的實踐可以證明,投資者對于綠色基金項目給予更多的關注,可以使投資目標更加合理,投資者發揮著綠色投票和監督的作用,可以促進企業綠色經營更好的發展。
四、我國金融支持綠色經濟發展的途徑
(一)建立綠色了經濟發展制度的保障體系
有效學習外國的成功經驗,制定出相關的法律法規制度體系,這樣綠色經濟在發展的過程中就會受到法律的有效支持。加工相關的獎罰政策進行出臺,與此同時,將傳統改革領導干部的方法進行改變,在政府決策者的考核體系當中融入綠色經濟,將評價和考核指標體系來進行創新。各級政府需要簽訂有關綠色經濟的責任制,將綠色經濟職能更好的履行,將地方保護主義進行堅決抵制。
(二)建立專門的綠色經濟發展銀行
可以建立出區域發展的銀行,財政資金和金融債券籌資資金需要發揮支持作用,使落后地區可以得到發展,將區域經濟結構進行平衡,可以使綠色經濟發展具備政策性的資金支持,。成立綠色經濟促進銀行,將全國綠色經濟發展過程中具備金融支持體系,產生發展的力量。進一步促進綠色經濟的發展,促進經濟發展,實現節能減排,政府可以利用市場手段和法律手段等,在環境保護和經濟增長二者之間找到具體的均衡點。建立相關的獎勵資金,建立有關污染物的減排基金,可以實現節能降耗和技術改造,有關于吸能元的投入不斷增加。使資金的投入范圍進行拓展,使節能減排的實施得到全面的推進,由政府促進,將結構性的降耗進行實現,將節能降耗的現骨干考核進行強化,使體系得到控制,將約束激勵機制的作用充分的發揮出來,使企業可以更好的實現節能減排。
(三)使金融宏觀政策的調控力度得到加大
利用綠色信貸,可以使綠色經濟得到持續的發展,將差別性的信貸政策傳導機制進行完善,控制不符合產業政策和環境的違法項目,利用綠色細帶機制,將高耗能和高污染的初級產品進行遏制,對于相關的行業提供信貸方面的支持,通過貸款貼息和差別利率等各種優惠手段,將金融服務的產品進行創新,促進生產能力的發展,使節能減排和循環經濟的發展需求得到滿足。充分利用政策引導,將我國民間的融資對于金融宏觀調控的沖擊進行緩解,通過產業政策的相關領導,可以使民間融資的管理和監督得到有效的規范,使民間融資流向可以變得更加合理和合法,將民間融資的趨利性和無序性進行減少,保證民進融資得到正常的金融秩序。將央行征信系統進行完善,促進節能減排的發展,央行需要和地方的環保部門保持親密的聯系,建立出工作交流機制,可以實現環保信息的共享,在征信系統當紅只能怪納入企業的環保息息,在信貸評估的過程中,需要高度重視企業環保信息,申辦信貸業務的重要依據就是企業的環評報告和環保手法情況,有效的對風險進行防范,從而使節能減排工作更好的發展,使地方經濟獲得可持續的發展。
五、結論
總體來說綠色經濟在我國發展的速度比較緩慢,這主要是因為綠色經濟在我國起步較晚,存在很多的制約因素,在當前的發展情況下,我國政府支持綠色經濟,加大有關政策和信貸的支持力度,使我國社會經濟和自然環境可以得到協調發展,促進綠色經濟可以獲得可持續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楊文文.關于我國綠色金融可持續發展的長效機制分析[J].現代營銷(下旬刊),2017,(09):10-11.
[2]李妍,馬麗斌,劉婷婷,唐敏.綠色發展理念下PPP支持河北特色小城鎮發展的創新對策[J].石家莊經濟學院學報,2017,(04):107-110.
[3]柏宏繁.發展綠色金融支持循環經濟發展——以金昌市為例[J].甘肅金融,2017,(04):20-23.
[4]劉金石.我國區域綠色金融發展政策的省際分析[J].改革與戰略,2017:1-6.
[5]馮靜生.對金融支持我國綠色經濟發展問題的研究[J].中國農業銀行武漢培訓學院學報,2011,(02):11-18.
[6]李東衛.財稅金融支持綠色經濟發展的路徑選擇[J].節能與環保,2011,(02):62-66.
[7]李東衛.財稅金融支持綠色經濟發展的思考[J].貴州農村金融,2010,(04):3-5.
作者簡介:王鋒(1997-),安徽淮北人,安徽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本科在讀。